计划,简单地说是企业的一种工作安排,因为有专业分工、企业就需要跨部门分工合作,有合作就要事先有安排,这就叫有计划。
计划有多种分法,不同的分类维度派生出不同的具体的计划名称。
按照计划所对应的制造环节分,有销售计划、出产计划、发货计划、投产计划等。
按照计划编排的周期和频次分,有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
按照计划对应的物料来分,有零件计划、部件计划、总装计划、现场施工计划等。
按照生产组织方式来分,有外协计划、自制计划。
按紧急程度分,有常规计划、临时计划、插单计划。
按计划的“力度”分,有先行计划、预投计划、补件计划。
按产品生命周期分,有量产计划、研发计划、试样计划。
按计划下达的方式和状态分,有一次性计划、滚动计划。
有些企业,特别是老国企(从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演变而来的),在月生产计划等“规律性”计划之外,还有一种叫“另投计划”的,也可以理解为“例外计划”,或者说因为没有赶上计划周期,而追加安排的计划。
上述两类或者多类计划的组合,就形成了企业的常用计划定义。比如计划周期如果再加上“限定词”,就是月生产计划、周生产计划、日生产计划,或者说月销售计划等等。
这些计划虽然分类繁多,其实单一维度反而清晰。然而企业中之所以计划的叫法不一、理解不一,主要是大家沿用了旧有的习惯,省去了准确的叫法和定义,因为没有准确描述计划的本质含义,这就使得新进的大学生无法理解。
我每每与企业的生产计划部交流,都不能理解他们所说的“我是负责生产计划的”这句话的含义,是负责与销售接口的月销售滚动计划?还是负责与协调交货期、原材料准备的投产计划?还是负责每天的机台作业计划?如果这些名词说不清楚,就很难知道对口岗位和人员的职责,那就很难进行分工协作。很多计划执行的偏差就是这样来的。
生产计划的N种含义,需要我们剥丝抽茧,将上述概念编成教材、做成考题,是普及计划知识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