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5248 41
2013-03-26
 
    以下为 200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研复试哲学基础理论试题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辨证法做了这样一个明确论述: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结合这一论述谈谈你对辩证法的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3-26 23:18:10
用这种荒诞无稽的东西,不停地灌输给学生,能有好结果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7 08:10:11
假如说,我们用马克思上述意义上的辩证法,去研究红杉树,
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
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几乎完全不适用,如果自然条件允许,红杉树可以活的如此长,
以至于人类不能确定它到底啥时候“必然灭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7 08:16:04
尽管我把上述马克思意义上的辩证法,归类于荒诞无稽,但我并不是就要把它一棍子打死,具体理由,参考我的如下观点:
以下文字,引自《统一经济学的视野》


为了说明以上谈到的理论的两种区别的不同,我举一个例子: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现的世界》这本书里说,树木向天空生长,就是世界作为意志的表现形式。他的这种理论,给我们认识世界,增加了一个有价值的方法。至于这种方法,是否是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姑且不论或则当别论。就现代植物科学知识而言,很显然,树木向天空生长,是为了吸收更多的能量,但树木有没有意志,它的的枝杈直插云霄,是否是世界意志的表现形式,则是我们人类到目前为止,还未知或不可知的问题。和叔本华的理论一样,中国的《易经》以及老子、庄子的理论,也具有如此的性质。尽管它们不能和现代科学的观点相符,但那也是一种有价值的人类认识世界(包括人类社会)的方法。也就是说,中国古人那些玄之又玄的观念,也是一种认识世界的维度,和叔本华的一样。但这些都不是科学认识,也很少具有科学性。
因此,我认为,对客观经济存在的认识和理解,是有许多维度的:它可以是科学的,也可以是伦理的、艺术的,甚至可以是宗教信仰的抑或形而上学的(中国人所讲的“玄学”的)等等。这些不同的维度,在我们研究客观经济存在的目的不同时,就具有不同的价值和意义。
人们由于受到各种局限性因素的影响,易于把通过以上各种维度研究出来的结果混为一谈。这些不同维度,在不同的认识阶段,有着不同的价值。值得强调的是,经济科学(包括科学和技术、工具),是经济理论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它既不是全部,也不是我们研究客观经济存在的最终目的。确切地说,它既是我们学术研究所要达到的一个初级阶段的目的,也是我们在认识客观经济存后去改善社会经济环境的工具。如果我们只强调经济理论中的科学部分,那我们就有可能陷入科学至上论(或唯科学主义)的陷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7 09:13: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7 09:24:58
据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经话了几千年,
现在,国内种了许多,用它的提取物治疗癌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