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辉华文中(https://bbs.pinggu.org/thread-226491-1-1.html&page=1)提到的几种对找工作有利的素质,完成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相对成本因人而异。通过学习经济学来获得这些素质未必是最优选择。
还有更致命的是:就算承认学好经济学能提高很多方面的素养,但有什么机制保证三年的研究生经济学就一定学得比两年强呢?假设我本人就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三年两年之争中南是个焦点)的经济学研究生,两年毕业的有考上CCER博士第一名的余同学,三年硕士论文写得一团糟的也大有人在。
聂辉华认为三年比两年的硕士学得好,是有前提的:其他条件不变。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费日渐高昂、补助日少的今天(我有本科同学考上人大社保自费,连生活补助都没有),学校谁不想早毕业呢?如果学校强制读三年,学生自然会有“理性”反应----会选择多兼职,这样虽然呆在学校的时间多了一年,可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又能多多少呢?聂先生系出名门,硕士毕业自然可以去投行之类的地方,高级微观宏观以及高级计量当然有用,可作为一般学校的小硕,多读一年不过是多面临近50万竞争对手和更少的岗位罢了。
再者,在欧美,除了MBA和MPA之类的实用性硕士之外,鲜有其他的社会科学硕士,人家读硕士就是为了以后读PHD,可中国呢?先生以前在《经济学茶座》的文章我基本都拜读过,非常喜欢你的文笔与逻辑,但我看了最新一本的《茶座》,觉得太失望了:咋就完全成黑板经济学了!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5 10:43:1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