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1188 27
2007-09-04
尊敬的南农郑校长: <BR><BR>  我是本校的一名普通教师,三年前博士毕业于**大学,结束了清贫的学生生活,带着希<BR>望和憧憬,有幸来到了南京农业大学。不幸的是我的生活和理想都遇到了危机。 <BR><BR><BR>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进入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价水平也<BR>节节上升,诸如:学校周围的房价已到了八九千每平方,远在江宁的房价也到了四五千;<BR>菜场的肉价已到了十几元每斤;到外面吃碗水饺、面条也都涨价了。可我的工资是区区两<BR>千五百大洋!当别人问起我工作的现状时,答曰:“压力大,工资低。”无人相信!邻居<BR>老奶奶瞪着眼睛说:“不是吧?我孙子大专毕业,现在一个月四五千呢!当初我们都羡慕<BR>你呢!” <BR><BR><BR>  我不喜欢与人攀比,以前的同学年薪大多十几万,我不羡慕。相邻的南理工、南航等学<BR>校同样级别的教师年收入是我们的两倍,甚至更多,我无奈。可是我也要生活!我何时才<BR>能拥有自己的房子?何时才能把女友娶进门? <BR><BR><BR>  今年年初,我们都共同期待传说已久的加工资。工资终于加了,可没有哪个年轻老师高<BR>兴得起来,我们只加了一两百,幅度小于10%,而月薪五千左右的教授加一千左右,幅度2<BR>0%。这几年,国家以及江苏省出台了很多关于加工资的文件,可我们学校很少加上!不加<BR>也让我们知道不加的理由吧!? <BR><BR><BR>  南农的等级制度,在各个环节体现的淋漓尽致:不同职称的老师上同一节课,课时费不<BR>同;不同级别的老师出差享受不同交通工具;博士毕业的普通教师,两人共挤一间狭小的<BR>宿舍,而2000年本科毕业的校行政干部可以有一套住房,三天两头上下高级饭店…… <BR><BR><BR>  暑期到来,我依然每天行走在宿舍、食堂、实验室,在室温接近四十度的实验室里奋战<BR>(没有人会相信南农的实验室没有空调,可的确很多实验室没有),期望哪天一滴汗水滴<BR>入哪根试管后,会出现奇迹。 <BR><BR><BR>  校长先生,您也许是想“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BR>为……”,在这我不是人才,我是凡夫俗子,我首先要养活自己,要奉养父母。年底,我<BR>打电话回家,妈妈问:“你发了多少奖金?”妈妈不知道世界上有不发奖金的地儿。我流<BR>泪了…… <BR><BR><BR>   我很抱歉我想从此退出,将位置留给高层次的人才(只有他们在这儿才会得到应有的待<BR>遇)。可是我还有个不情之请:我能不能不交违约金?一年八千元的违约金,我到现在还<BR>没有攒到这么多钱。 <BR><BR><BR>   校长先生,您知道有多少象我这样的年轻教师在这苦忍着,遇到一起抱怨不断,但没有<BR>人听见。 <BR><BR><BR><BR>   教师给学生讲如何做人|如何公平公正处事,可事实上他们也生活在一个不公正不公平的<BR>环境里.就说一点按劳分配吧! <BR><BR><BR>   年轻教师同样教学完成一个工作量,凭什么岗位津贴比一些人低很多,甚至是一些人的1<BR>/2|1/3都不到.同样一样上课,难道差距会那么大.那些屁股指挥脑袋的人(整天坐办公室想<BR>制定什么规定|什么制度)建了一个根本无用也极不负责任的课程评价体系.试想哪个教师不<BR>想上好课!!!,再看看评出优秀的除一部分教师确实过硬外,其他的都是关系|权力的产物.<BR><BR>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9-4 23:50:00
有点同情这个老师,但是不知道这个老师的实际情况,不敢发表一些评论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5 01:17:00
现在的平凡是无能的代名词,不要抱怨社会和别人,当机立断,该放的就放,早为自己打算,不至于将来穷得一无所有。婚姻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这是每个男人的人生转折点,打好了根基,才有将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5 1:22:5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5 01:22:00

若是真的想在教师队伍里搞创收,应该找几个合伙人一起到都市里租用位置开特色的培训班,抓住学生的空闲时间,相信这样一来你不会穷得无法忍受,我之所以不搞,是因为我自始至终没有想在教育线上挣钱,农村学生都是穷的多。雷锋精神啊,我不配。我惭愧。

关于流动资金短缺,可以找亲戚或银行及单位借贷。相信培训班的成功展开很快会资金回笼。

如何让学生和家长相信你呢?我想最好的突破口就是当下几个学生的家教,通过一些家长的肯定会给你做最好的宣传,也可以找半个经纪人帮你代劳。我想不会饿死吧,这是个别人成功,并非属于教师队伍的普及政策,因为家教不需要那么多老师。谁走在前面谁就是赢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5 1:26:3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5 01:31:00

至于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经费国家发放,其实并不是真正用在了教育经费上,而是某些学校和教育局等单位的某些人手中,本来不想说的,鄙视国家的策划者,如此荒唐的上下一致只能说明了一切都是虚假的。教育改革必然失败,这是我对教育的最终评价。

离开了是非之地,虽然不知道个人的将来,但是活得不再是那么压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5 10:50:00
早就该走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