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778 4
2007-09-07
最近物价上升得厉害,国家也开始了宏观调控.集中的措施显示在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利率一再上调,利率也一再上调.但是这些措施和一再上涨的物价来说显得不那么明显.7月份国家公布的CPI是5%左右,而调整的利率只有零点几个百分点。从费舍效应来看,真是利率无疑是降低的。一个月的CPI是5%,如果每个月都保持这个速度的话那么一年的CPI将是70%左右。即便没有这么高,如果平均每月1%,那么一年的CPI也有12.68%。那么这么看,存款利率上涨的这零点几个百分点根本弥补不了物价上涨所带来的利率损失。那么大量的存款在银行也就越来越贬值。存款的吸引力会下降,如果国民是理性的话,存款转移出银行是可以理解的。那么这将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和股市这两个中国老百姓仅有的存款替代投资品。
那么,政府为什么不下狠力度控制通胀,为什么不想政府所表态的那样在经济政策上保证物价不持续的上涨呢?原因是政府的预期,政府有一个预期的中国经济增长率,如果进行过紧的货币政策无疑在短期内会降低产出增长率进而达不到预期的标准。所以政府采取了低压力的控制通胀的货币政策。但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政府居然把控制通胀和地方政府的政绩进行了尝试挂钩。采取行政手段来影响国民的预期,关于这一做法的影响我也把握不准。我只知道这一做法会影响老百姓对于通胀的预期,对于降低通胀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关键取决于这一信号可不可信。总结上面的,我们可以说正是由于政府这一预期的产出增长率使得降低力度的货币政策从而导致房地产与股市的繁荣,并将影响下一期的国民经济的预期。政府正沉浸在“自我娱乐”的良性循环当中。
谈到这次政策的分配影响,无疑受害的是中国的最贫困的老百姓这一部分人虽然存款不多,但是受到高物价的影响福利遭受较大损失。同时,因此而红火的房市和股市他们也粘不到边。痛苦至极。还好农民朋友因为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受益了。可惜苦了城市最低收入者。对于这些群体的保障能否执行这是这部分群体损失减少的直接原因。不管怎样,这部分群体的相对福利肯定会减少,股市,房市这类以生产出来无再生产能力的物品在升值,导致一部分得益,这样总有一部分人会相对受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9-9 10:40:00

7月份公布的cpi是第二节度的同比cpi。70%?开玩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9 23:37:2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9 22:17:00

针对楼上提的问题,我专门上网查找了一下。7月份公布的CPI确实是七月份一个月的CPI,不是一个季度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9 22:17:3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9 23:37:00

是同比数据,和去年7月比增加5%

一个月5%那还了得,早动乱了

附一段新闻

“人民网北京8月13日电 (记者朱剑红)据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信息,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5.6%。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9%。1―7月份累计,CPI同比上涨3.5%。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9 23:39:4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0 12:58: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