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析的基础是三张表,分别对应三个恒等式。
1)国民收入核算结构表,对应的是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从恒等式中看出“不均衡”的意义:存货意外增减)
2)国际收支平衡表,对应的是国际收支恒等式(从恒等式中看出“不平衡”的意义:顺差、逆差)
3)央行资产负债表,对应的是资产负债恒等式(从恒等式中看出货币扩张与收缩的方式)
如果这三张表中的内容及内在机理没弄清楚,许多宏观分析看起来就是令人费解的。
二、分析的关键是区分名义量(以货币表现的)与实际量(以实物表现的)
三、分析的方式是观察这三表中的各个变量,与名义利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货币与其他资产的交换关系)、名义汇率(货币与货币间的交换关系)、价格(货币与实物间的交换关系)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的要义在于“货币”,如果没有货币,或者货币是超中性的(有与无都一个样),有没有宏观经济学都无所谓了。“货币”使得“宏观经济调节”在一定时期中、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可行性。名义量与实际量之所以要区分,正表现了货币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