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天下为菊师兄对天下为菊的评价本人不发表任何看法。只想说说最近阅读异质性企业贸易的国际理论的一些感受,国际上处于该理论研究前沿的学者写的篇篇论文是如此精妙,对问题研究是如此渗透,构建的模型简直令人叫绝,即或是做的实证,也是国内学者望尘莫及。Melitz(2003)以及2007加上其他学者似乎该理论要走到尽头,但是当读到Arkolakis的Market Penetration Costs and the New Consumers Margin in International Trade,简直让人拍案叫绝。事实上国际上研究国际贸易理论和基础经济的大牌经济学家在异质性企业研究的共同发飙,使异质性贸易理论大放光彩,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异质性贸易理论以及异质性企业的产业演化理论精彩纷呈,里面充满创新,没有两篇论文是用相同的框架,我认为写50篇实证不如写一篇的的确确建立在数学模型的演绎推理经济论文。中国的大多数经济学论文在国际上纯粹就是一个笑话。在中国你没有时间去阅读那么多书籍和文献,硕士要求发论文,博士要求发多篇cssci论文。如果学生静下心来读完基本数学和经济学重要著作,可以说连文凭都难以拿到手,吃饭都成问题。短平快的培养体制使学生连最起码的经济学基础和数学都没有,写出来的论文质量可想而知。最近读了几篇Luttmer的几篇论文,如Models of Growth and Firm Heterogeneity,里面涉及的数学很是让人头痛。Luttmer的一系列论文正是作者对经济学研究严谨思考和长期努力的结果。我想改变这个局面不是哪一个人能够改观的。作为天下为菊,他本身没有错,也不应当受到责备,能够写总比不能写强。至于他是否能写出像Melitz/helpman/baldwin/Ottaviano/bernard/yeaple/那样有魅力的论文,我想也许一辈子也难以实现。除非从头来过,把跳过的5-6年阅读时间老老实实重新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