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702 1
2007-09-09
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 <BR>    <BR>     <BR>    <BR>  管孝海<BR>    <BR>     <BR>    <BR>    一、社会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本来内涵是什么?<BR>    <BR>    大家知道,对于什么是社会的生产关系,它的本来内涵是什么,在我国经济理论界中存在着几种不同的意见。有所谓“总合论”,即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总合;有所谓“三个方面”论,即认为斯大林所表述的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就是生产关系;还有所谓“四个环节”论,即认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中,所讲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这四个环节,就是生产关系。还有的同志说:“什么是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并没有给我们留下一个定义。按照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的几段论述,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关系,就是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人们‘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的关系。在这里,马克思虽然对生产关系的内涵作了阐述,但却是非常概括的。”(蒋学模:《蒋学模选集》第467页。)<BR>    <BR>    由此可见,不首先弄清什么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内涵,就无法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本来内涵。<BR>    <BR>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开头就说:“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而,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自然是出发点。”为什么这些个人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质呢?为什么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是出发点呢?这是因为,“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也就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显得越不独立,越从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最初还是十分自然地在家庭和扩大成为氏族的家庭中;后来是在由氏族间的冲突和融合而产生的各种形式的公社中……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孤立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偶然落到荒野中的已经内在地具有社会力量的文明人或许能做到--就象许多个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谈而竟有语言发展一样,是不可思议的。在这方面无需多说。”<BR>    <BR>    显然,为了进行社会的物质生产,人这种最名副其实的最合群的社会动物,自然就要联结和结合起来。并且,也只有首先是这些个人之间的相互结合,其次才是他们对自然的改造,即生产。这些个人之间的相互结合和他们的结合关系,自然也就使这些个人表现出了一定的社会性质,即表现出了他们的结合关系的社会性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说:“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BR>    <BR>    既然马克思把人们为了进行社会的物质生产而结成的关系,称之为社会的生产关系,那么,社会生产关系所具有的一般内涵是什么呢?或者说,这些个人之间的相互结合关系的社会性质的一般内涵是什么呢?<BR>    <BR>    自然,人们为了进行物质资料生产而进行的结合,不是抽象的和空洞的结合,而是具体的和实际的结合。这种具体的和实际的结合,就在于它要有结合点。既然是为了进行物质的生产而进行的结合,这种结合点也就表现在他们与物质的生产资料的结合上。而物质的生产资料,由于不是上帝的恩赐物,而是社会劳动的结晶,自然也就具有社会所有制的形式。它或者为全社会的劳动者共同所有,或者为社会上的一部分人所有。正是由于生产资料具有社会所有制的形式,也就决定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首先是社会规定性上的结合,其次才是自然规定性上的结合。既然他们的结合点,表现在与生产资料的结合上,并且首先表现在与生产资料在社会规定性上的结合上,那么,他们为进行物质生产而结成的这种结合关系,作为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就表现为社会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在社会规定性上的结合关系。这就是社会生产关系所具有的一般内涵,或者说,也是这些个人之间结合关系的社会性质的一般内涵。<BR>    <BR>    但是,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的形式,是由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不同的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不同形态的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的形式。这就决定了社会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在社会规定性上的结合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上,具有不同的结合关系的形式。正如马克思所说:“总之,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这种不同的社会结合关系的形式,作为社会生产关系的一般内涵的具体表现形式,则进一步证实了作为社会生产关系的一般内涵,要存在于其应有的具体的内涵之中,并通过具有具体内涵的结合关系形式表现出来。<BR>    <BR>    实际上,具有一般内涵的社会生产关系,存在于具有具体内涵的社会生产关系之中,并通过具有具体内涵的社会生产关系直接地表现出来,是马克思在这一问题上的一贯思想。对于这一点来说,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同一段话,就可以看的比较清楚。“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生产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不难理解,马克思的这段话,一开头就是讲的具有一般内涵的社会关系,接着又讲了具有一般内涵的社会生产关系存在于具有具体内涵的社会生产关系之中,马克思在这一段话中,虽然没有说明什么是具有一般内涵的社会生产关系,什么是具有具体内涵的社会生产关系,但是,这一基本思想却是寓于此言中的。<BR>    <BR>    正是因为具有一般内涵的社会生产关系,总是存在于社会劳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有具体内涵的社会生产关系之中,所以,也就使社会的经济形态的演进,表现出不同的时代或时期。正如马克思所说:“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又说:“任何时候,我们总是要在生产条件的所有者同直接生产者的直接关系--这种关系的任何形式总是自然地同劳动方式和劳动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当中,为整个社会结构,……找出最深的秘密,找出隐蔽的基础。”<BR>    <BR>    既然首先是这些个人之间的结合关系,其次才是他们对物资资料的生产,既然这些个人之间的结合关系,是具体的和实际的结合关系,这些个人的社会性质,作为他们相互结合关系的社会性质,也是具体的和实际的社会性质,那么,他们之间的相互结合关系,和由此所表现出来的这些个人的社会性质,就要寓于他们所从事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之中,并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表现出来,即表现出社会物质产品关系的人格化和承担者。正如马克思所说:“我决不用玖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过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并且,从事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这些社会的个人,所具有的社会性质,即作为社会物质产品关系的人格化和承担者,要因他们所结成的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而各不相同。显然,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物质产品的生产,不仅再生产出物质的产品,而且也还再生产出物质产品在其中的生产关系,即再生产出他们所结成的社会的生产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任何别的生产方式一样,不仅不断再生产物质的产品,而且不断再生产社会的经济关系,即再生产产品形成上的经济的形式规定性。”也就是说,“它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而资本家和雇佣工人,则不过是这种社会生产关系的人格化和承担者。<BR>    <BR>    的确,在人们所从事的物质产品的生产本身中,还要相应地发生物质产品的交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9-9 14:22:00
说了一大篇不知所云,企业改革的核心就是“效率和成本”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