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07-9-10 11:42:00

自己没搞明白还是别人没理解?

你说的那个K,L不独立只有在Y给定并且技术已知的情况下才存在。

这是将中一那本书里说得很清楚的,自己好好看看,算一算吧。

你说自己的高微靠得很好,说实话,好几年之前我国的西方经济学教育是实在不敢恭维的。

就算你学得地很好,至多也就是范例按那本书,遗憾的说,那本书里面的函数都是单值函数。

想起了邹恒甫曾经说的话,嘿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0 11:51:00

举一个例子,您就明白了。

某工厂用价值E元的设备,L个工人。假设年初发工资,从而年初投入的资本K=E+wL。一年的资本利息为 r·K=r(E+w·L)=r·E+r·w·L

从而,总成本函数为TC=w·L+r·K=w·L+r·K=w·L+r·E+r·w·L,其中K=E+w·L

从而,边际成本MC=dTC/dQ=d(wL)/dQ+d(rE)/dQ+d(rwL)dQ

=w·dL/dQ + r·dE/dQ + r·w·dL/dQ

=w/MPL + 0 + r·w/MPL

=(1+r)·w/MPL

其中,dL/dQ=1/MPL

关键是,劳动工资什么时候发?但肯定不是生产结束了才发工资,因为那时候,工人全饿死了。生产结束了才发工资,那么,生产过程中,工人一无所有,饭都没有吃,衣服都没有穿,怎么参加劳动?

举这个例子,您应该明白了吧

上面的例子还说明,资本K=E+wL, 资本K和劳动L不独立,因为K是L的函数,不知道sungmoo是否理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0 12:04:2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0 12:01:00
关键是你的贷款用到哪里去,有听说过借钱付工资的吗?大部分的借贷都是用来购置设备和原材料的,一企业在注册的时候的第一桶金就必须包括首期的工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0 12:08:00
首先注意一个前提就是企业投入的资本分两个方向,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只有外源融资譬如银行贷款,公司债券这些才算利息,自己给自己的留存利润是没有利息可言的,一企业最基本的就是要有利润,有了利润人家银行才敢贷款,债券才有市场,既然要有利润,那么成本总应该自己撑的吧,工资怎么可能借钱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0 12:10:00
回33楼:经济理论中计算成本时,计算的是机会成本,从而计算成本时,不管发工资的钱是借来的,还是自己有的,都要把利息计算在内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0 12:11:00
补充一点就是外源融资还包括发行股份,同样也不受利息影响。只有债务性质的资本才付利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0 12:14:00
那你的意思是一个企业不雇用工人也能有充足的非主营业务收入?这个思维拿来搞宏观管理还差不多,当官的视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0 12:15:00
当你签定劳动合同的时候就没有所谓的“机会”和“机会”成本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0 12:21:00

简单的说,楼主不应该把自己的头衔写出来

这样的争论就不公平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0 12:24: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0 12:27:00

大隐隐于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0 12:35:00
让我们期待楼主的大作问世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0 13:15:00
楼主快写吧,中国还没有出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0 13:23:00

西方经济学中的很多基本理论都是需要做出重大修改的。西方经济学到现在还远未成熟。

中国人要勇敢地在基本理论上对人类有所贡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0 13:30: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7-9-10 8:24:00的发言:

这个厂商可以压价(underprice)出售,但他能否改变市场价格?

如果他行为可以显著改变市场价格,这个市场一定不是“完全竞争”市场。

回19楼:

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这个厂商是不是价格的接受者?”

您说“这个厂商可以压价(underprice)出售”,就已经说明他不是价格的接受者。

这就说明了我的观点的正确性,我的观点就是“完全竞争市场下,厂商不一定是价格的接受者”。

我没有说“完全竞争市场下,厂商可以改变价格”,我只说完全竞争市场下,企业不一定是价格的接受者。而西方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中,都说完全竞争市场下,生产者是价格的接受者!

我想再说一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简直就是一团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0 13:33:1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0 13:48:00

lz敢于挑战的勇气的确让人钦佩,但是似乎准备不足就匆匆上阵了,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0 14:48:00

呵呵,我们的西方经济学正如我们所有的科学研究和实验结论一样,他们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成立的,楼主是在利用证伪的方法说明他就是错误的理论么,那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是令人可笑的笑话,还有什么经典理论之说。

请楼主三思你的经济学将是在什么条件下成立呢,难道会是真理,无法证伪么,那我们期待。.可不要成为笑柄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0 14:56:00

楼主行文老辣,文字功底极好,兼且态度值得钦佩,仔细看了大作。

觉得有一些问题已有文献做过研究,且做的相当深入,经济学不能只有一个版本,应该有针对入门者的,学习者的,还有以之为职业的版本。

就如中学的化学不会研究药物化学一样。

期待你的大作,个人觉得工作量会非常的大,不是一人或几个人能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0 15:21:00
以下是引用wanglinhai在2007-9-10 13:30:00的发言: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这个厂商是不是价格的接受者?”

您说“这个厂商可以压价(underprice)出售”,就已经说明他不是价格的接受者。

这就说明了我的观点的正确性,我的观点就是“完全竞争市场下,厂商不一定是价格的接受者”。

我没有说“完全竞争市场下,厂商可以改变价格”,我只说完全竞争市场下,企业不一定是价格的接受者。而西方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中,都说完全竞争市场下,生产者是价格的接受者!

我想再说一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简直就是一团糟!

你的理论中的“厂商”是不是很奇怪?

如果他不以“挤出其他厂商”为目的,且不能“改变市场价格”——“完全竞争”中的厂商,他单方面压低自己价格是想做什么呢?

看来,对于基础薄弱的人,仅靠提示是不能启发他们思考的。必须揭示他们真地不懂很多东西,否则他们会一再显示自己不懂。

你为什么不想想?如果一个厂商没有在市场上举足轻重的供给能力,他何以能够通过“压价”来挤走其他厂商?“压价”的目的无非是想改变整个市场价格,以至于其他厂商无法在这个价格水平维持下去,否则如何挤走其他厂商呢(为什么在这里就不仔细考一下呢)?而有能力实行压价的厂商,必然能够重大改变市场供给。

如前所述,再重复一遍:既然一个厂商单方面降价,既不能挤走别人,又不能影响市场价格——这可是“完全竞争”的条件,厂商自己把价格降下来,他吃饱撑着了?你的理论中如果尽是这样的“厂商”,咱们就不必继续讨论了。

这样的“大头”厂商的存在,难道仅仅是为说明西方经济学一团糟?!

楼主的这一番论述,无非表明,楼主还未接触到起码的产业组织理论。

再简单说一句:压价,不是想就能做出来的。

如果还不明白,请参见Bertrand模型及其实现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0 15:27:00

price taker与price maker相对应。

如果市场价格对于参与人来说是外生的,是参与人单方面行为无法改变的,参与人就只能以这个外生价格作前提或约束来决定自己的最优决策。

如果你的消费者或厂商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无论以何种价格购买或出售都)不会实质性地改变市场价格及需求量或供给量(请注意没有改变市场供求能力的人,无法改变市场价格),那么,他们是自己充大头支出更高的价格或收入更低的价格,还是以市场价格为前提做出自己最优的决策呢?

我们只知道,至少西方经济学里没有这样的“冤大头”厂商或消费者,至于别的理论有没有,我们也不清楚了。如果有,且请千万不要说这是“西方经济学”里的厂商或消费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0 15:33:00
以下是引用wanglinhai在2007-9-10 13:30:00的发言:……我想再说一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简直就是一团糟!

最不理解的就是,为什么论坛上总有人敢于做此论断呢?(包括对马克思理论的论断)

做此论断前,就不能“十读、三思而后言”吗?

如果是自己的思维与理解一团糟,用说别人的理论一团糟的方法来掩盖自己的一团糟,这算“理性”吗?

经济学启示大家:每个人都是理性的,之所以有人有时表现得不理性,一定另有原因,经济学就是启示大家去寻找这些“另有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0 16:03:00

回49楼、50楼、51楼:

什么叫价格接受者?,严格而言,价格的接受者是既不能高价出售、也不能低价出售的厂商,这才叫价格的接受者。

虽然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厂商不能改变市场的价格,但是,如果该厂商有能力低价出售,从而他就有可能低价出售,这说明他就不是价格的接受者。

当然,我们的分歧在于,价格的接受者怎么定义?我觉得价格接收者的定义是“没有能力高价出售,也没有能力低价出售的厂商”。

有一个问题,我觉得西方经济学没有讲清楚,当完全竞争市场下,如果商品价格较高,那么,大多数厂商都有经济利润,从而会有生产者进入这个行业。那么,商品价格就会下降。

问题是,如果大家都是价格的接受者,大家都不制定一个较低的价格,那么,商品价格怎么从较高的水平降下来?

完全竞争市场下,如果所有的厂商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那么,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商品价格将是恒久不变的(不管价格有多么高)——因为所有的企业都是接受者,所有企业都不改变价格。

这就说明了,西方经济学的完全竞争市场理论是一团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0 16:30:1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0 16:12:00
方向是重要的,主要是方向。学术讨论不要牵扯意识形态,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古典和庸俗西方经济学,对经济有贡献,但是自身都有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0 16:12:00

尊敬的sungmoo版主: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我的32楼的论述?32楼的论述严格证明了西方经济学中的边际成本的计算方法是错误的。

当然,对于这个铁的事实,很多人都不敢相信,流传了上百年的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竟然出现这样的大错误?可这是铁的事实。

我还会逐步告诉大家,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中的错误还有更多。

西方经济学需要一次思维范式的革命,这个思维范式的革命,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完成!

但是,主观主义者和主观唯心主义者是完成不了这次革命的。只有唯物主义、事实求是的理论革命者,才能胜任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0 16:28:5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0 16:26:00

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认为:MC=w/MPL,可是,实际上的边际成本却为MC=(1+r)w/MPL 。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中,边际成本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最重要的概念都算错了,这不是说明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是一团糟?

举一个例子,就知道边际成本是MC=(1+r)w/MPL ,而不是MC=w/MPL

某工厂用价值E元的设备和L个工人。假设年初发工资,从而年初投入的总资本K=E+wL。一年的资本利息为 r·K=r(E+w·L)=r·E+r·w·L,其中,r为利息率,w为工人工资率。

从而,总成本函数为TC=w·L+r·K=w·L+r·K=w·L+r·E+r·w·L,其中K=E+w·L

从而,边际成本MC=dTC/dQ=d(w·L)/dQ+d(r·E)/dQ+d(r·w·L)dQ

=w·dL/dQ + r·dE/dQ + r·w·dL/dQ

=w/MPL + 0 + r·w/MPL

=(1+r)·w/MPL

其中,dL/dQ=1/MPL

关键是,劳动工资什么时候发?但肯定不是生产结束了才发工资,因为那时候,工人全饿死了。生产结束了才发工资,那么,生产过程中,工人一无所有,饭都没有吃,衣服都没有穿,怎么参加劳动?

上面的例子还说明,资本K=E+wL, 资本K和劳动L不独立,因为K是L的函数。

一般而言,选择多元函数的自变量时,互相不独立的自变量是尽量不并列在一起分析的,可西方经济学却活生生地把资本K和劳动L这两个互相不独立的自变量并列在一起,来构造生产函数Y=f(L,K)。岂不是犯了科学方法的大忌,岂不是可笑?

西方经济学把劳动和资本并列在一起来构造生产函数时,就不可避免地犯了连自己都还不知道的错误:在计算边际成本时,就漏算了劳动工资的利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0 16:53:4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0 17:58:00

回55楼:

西方经济学提供了一种思考经济问题的架构,其缺点连西方的诸多经济学家都知道,而且也在进行不断的批判和完善。楼主只不过做了同样的工作,值得敬佩。

楼主从工资发放时间入手,的确新颖。为什么通常情况下,不是按小时,按天,按年呢,而多数是按月发放基本工资,年终发奖金等其它收入?

对于刚刚毕业的家境不好的大学生来讲,初次参加工作,生活基本上是靠工资养活。如果年终发工资,估计他会辞职另寻工作。如果整个社会都年终发工资,那么将一大批人饿死,甚至光屁股。但是,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因为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是理性的,这就是西方经济学假设的合理之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0 18:16:2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0 18:17:00
理解呀,都有道理,但是为什么两个人都在争外国人创造的东西有什么意义吗,现实生活中要那么多理论做什么呀,搞点实际点的说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0 19:08:00

对汪林海发现的西方经济学的五个错误的回答:

1、生产者理论:边际成本计算错误

先生的确指出了西方经济学的一个不符合实际的假设。不过,西方经济学的短期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默认只有一种生产要素,比如劳动,从而假设了不需要时间这个要素,所以不考虑利息。也就是说,主流西方经济学在假设了只考虑劳动这一种要素的情况下,边际成本等于工资率乘以增加单位产品所需劳动数量的计算并没有逻辑上的错误。作者可以攻击其在这个地方假设生产不需要时间是否合适。】

2.生产者理论:每一单位商品都相同的错误

楼主对这个假设的攻击是没有道理的。从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的角度看,世界上没有两条相同的鱼,但是如果消费者认为一个池子里的五条鱼是没有差异的,它们就是相同的。有没有人在刚大开的一合乒乓球中认真挑选呢?有没有人在买鱼的时候,除了考虑重量和新鲜等之外再认真检查鱼是否都是双眼皮呢?

此外,经济学像其他科学一样,要得出结论就必须假设。如果你如此攻击经济学家,那么,你应该攻击物理学家在提出理学公示时假设了没有摩擦力,而现实中一般来说总是有摩擦力的。关于这个问题,我建议你读一读弗里德曼的《实证经济学方法论》。

3、消费者理论:两个假设错误

西方经济学的消费者理论中,假设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但现实生活中,商品的边际效用往往不一定递减的。比如,吃饭时,一个人需要吃4两米饭,实际上,吃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两米饭,人还可能是越吃越香,从而米饭的边际效用越来越高。我们可认为第五两米饭对人而言,其效用为负值,但我们没有理由说,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两米饭的边际效用一定是递减的。【在这一段讨论中,楼主批评的是个别经济学家的错误,而这个错误早已被现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纠正了。其实,你只要读一读100年前的庞巴维克的《资本实证论》中的第3章,你就不认上述说法是一个普遍错误了。

消费者选择理论中,西方经济学还假设人消费商品时,任何商品都没有消费到满足程度的最高值。即不管人们多有钱,人们仍然没有吃饱饭、没有穿暖衣服、没有喝够水,即便是比尔盖茨,也处于忍饥挨饿的生活状态。这显然不符合现实生活。

西方经济学以严重不符合事实的假设构建了消费者理论,结果就是使消费者选择理论成了无用的、错误的理论。

一些西方经济学理论还假设人消费任何商品时,都是无满足的。也即人吃大米是越多越好,一天吃几千吨大米还没有吃饱;人喝水是越多越好,一天喝几万吨水还没有喝够。这严重不符合事实。以这样的假设前提的经济论,不可避免地成为无用的、滑稽的理论。【此类攻击本身甚为滑稽。西方经济学只是假设在一定限度内,有些东西对消费者来说越多越好。没有人假设“一天吃几千吨大米还没有吃饱;人喝水是越多越好,一天喝几万吨水还没有喝够。

4.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生产者是价格接受者的错误

西方经济学中认为,完全竞争市场下,生产者是价格的接收者。而实际上,完全竞争市场下,生产者却不一定是价格的接收者。对于完全竞争市场下,能够获得超额利润的生产者眼,他们完全可以制定一个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从而扩大销量,把别的生产者排挤出去。

比如,冰箱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冰箱的市场价格为2500/台,海尔公司由于具有低成本优势,从而海尔公司把他的冰箱按照2200/台销售,从而抢占别的企业的市场份额。这个例子中,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但海尔公司却不是价格的接收者。

完全竞争市场下,生产者不一定是价格的接受者,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下实现竞争均衡后,生产者才是价格的接收者。【在西方经济学中,完全竞争就意味着单个厂商是价格接受者,这是定义,是套套逻辑。请注意,完全竞争的条件之一是产品同质,如果海尔冰箱和其他厂家的冰箱完全相同,它为什么要降价呢?你又如何断定冰箱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呢?】

5,价格决定错误:

西方经济学认为,完全竞争市场下,商品的价格等于生产着实现均衡时的边际成本。比如,生产桑塔纳汽车时,生产者实现均衡时的边际成本为10万元/辆,从而每一辆桑塔纳汽车的价格都是10万元/辆。这表示,一辆质量优良的桑塔纳汽车的价格将为10万元/辆,而一辆废品桑塔纳汽车的价格也是10万元/辆,质量好的汽车和废品的价格没有差异。

西方经济学在分析价格决定时,把商品的性能、质量等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的因素抛在一边不管,而只关注如生产成本、消费者的需求等间接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要知道,如果商品是废品,不管生产成本有多高、不管消费者的需求有多强烈,商品的价格都是0

以上只是简单的分析,就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存在的错误实在太多。目前,西方经济学与成熟的科学理论之间,还有相当遥远的差距啊。【西方经济学假设完全竞争是为了说明通过厂商在个产业之间的调整带来利润消失的趋势。当你把一辆优质桑塔纳和一辆废品桑塔纳比较时,违背了其假设。

最后,我不得不说,根据你的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出的水平,我不相信你真的是北京亚细亚经济理论研究中心 研究员 理论经济学研究部部长。我也很后悔写这个帖子,觉得自己上当了。不过,既然写好了,就发了吧。看到这么多人跟帖,你就偷着乐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0 19:09:00

你写一本出来看看嘛

市场行为会说明结果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0 19:15:00

i am sorry to read all the material,but i think your logiti is worry, so you must to read the economy carefully and know all the principles profoundly.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