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点半到现在,我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去读了汪先生的帖子和诸位的回复。
我是一名经济统计学的本科生,最近因为要考研,把尘封多年的高老的西经拿出来又仔细的看了几遍。在看的过程中发现了无数我以前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有些我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碰巧又看了一些批高老那本书的文章,说书中有多少错误,多少误人子弟云云。之后便觉得自己的某些疑惑确实是书中的错误。便去看平狄克和曼昆的书。甚至有点鄙视高老,觉得有些很通俗的东西高老说的如此高深,让人费解。偶尔一次和朋友交流中,发现他一直在仔细研读高老的西经,几天的讨论过后我发现自己当初的某些疑惑经常被他一语道破;我指出的那些所谓的“书中的错误”,他都能给我解释清楚。
现在我又重新在看高老的西经,这次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这本书在国内影响这么深,为什么用这本教材的大学这么多。那些以前我认为“高深,费解”的东西其实是“精辟”
汪先生,我觉得我比你幸运,至少我有一个可以和我讨论问题的研友,在我犯错误之前纠正了我。汪先生您周围可能没有一个能和您谈得来的朋友,正像您说的:在国内经济学界,水平超过您的人并不多。所以您才来这里发这个帖子。但是我觉得您不应该在这些问题没有认真讨论过以前就说“常见的错误实在太多了,真想重新写《经济学》”这样的话。即便是真的有错误,重写又谈何容易?更何况您指出的某些问题,在我们看来根本就不成问题,甚至有些“错误”已经早有学说对其做了更正,只是您不知道而已。有些问题其实您的思路,出发点就有疑问,坛子上的朋友早已指出,您可能没看见,有时候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会有好效果。
不断学习中才能进步,妄下结论,往往是错误的。我的朋友让我明白了这一点。
汪先生,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