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731 3
2013-04-10

中国正在开启新的发展篇章,同时也正在经历由消费取代投资,成为GDP增长驱动力并最终成为GDP占比最大构成者的转折点。我们的预测显示,在今后5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将由过去长期下滑的趋势转变为增长并逐步加速。相反,投资占GDP的比重将从2008-2011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达到的顶峰持续下滑。

贸易对GDP的贡献率也将从2008年的顶峰下滑,尽管出口将仍然作为经济的重要动力,尤其在沿海省份(见图2)。

图2.jpg

我们的预测显示,个人消费增长会持续加速,消费将在2020年前后成为GDP增长的最重要驱动因素,并在2025年前后替代投资成为GDP占比中最大构成者。在此,我们并不预测消费超过投资贡献准确的时间点。日本,韩国等亚洲其他国家也经历过类似的投资见顶后逐渐下降的发展进程 (见图3)。

图3.jpg

原动力:提高家庭收入

家庭收入增长是中国自1990年以来投资导向型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标志。在过去20年,中国的GDP增长主要由ZF和企业部门投资的推动,比如国有企业收益留存再投资。由于投资增长速度非常快,因此虽然家庭收入自1990年连续提高,但其在GDP占比则从1990年的70%减少至2011年的57%。今后5年内,我们预测家庭收入占GDP的比重将可能开始回升。

家庭收入增长的加速来自三大动力。首先,ZF政策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有可能提高工资水平。其次,金融市场改革有可能进一步刺激就业增长,从而产生新增收入。其三,

向民营企业开放更多的经济领域可鼓励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成本和增加家庭收入。

1.工资水平。政策制定者设定了明确目标,即在“十二五”期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至少应保持与GDP同样的速度。主要措施包括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参考工资标准。中国4/5的省及自治区在2012年上半年已采取行动,比如16个省及自治区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了19.7%。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与ZF政策保持同向: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从农村进入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减少,中国的劳动力供应正在减少(我们即将在本文后面详细讨论)。而这些因素正在给工资带来上行压力。

2.金融改革。ZF开放金融市场和鼓励竞争的措施可以促进私人部门发展,从而增加就业并加速家庭收入增长。利率自由化可能是第一步,这可以说是保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举措之一。利率自由化将加大银行间的竞争、增加获得银行信贷的企业数量、引入更多的市场参与者(包括外资金融机构),并帮助降低存贷利率差。

提高存款利率将提高家庭收入,而企业的贷款融资利率也将下降。金融业目前缺乏竞争的局面限制了民营企业获得银行信贷的几率,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有形资产极少的服务业企业。为银行业引入市场化激励机制可帮助民营企业更轻松地从中小银行、外资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融资。引入更多的金融机构和出台更加市场化的监管法规,可令融资交易更加便利和高效。由此导致的更活跃的经济活动可以提高回报,从而增加收入。

3.刺激竞争。某些规则的存在阻碍了部分行业的民间投资。府可以通过向民营资本开放这些领域,从而鼓励竞争,帮助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资源优化。ZF在开放采矿业、输配电以及水务等资源类方面已经取得进展。

此外,ZF也在鼓励通信、医疗、铁路和航空运输服务领域开放以实现更多的良性竞争。正在考虑的措施包括鼓励在中国基础设施的所有权和管理层面的竞争,包括公路、铁路、桥梁、城市供水管网和城市配电网络。开放封闭和垄断的市场以扩大竞争,将有助于将收益中较大的一部分从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中转移出来,并随着价格的下降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此项收益转给居民家庭。

我们的预测显示,如果所有这些动力如期发挥作用,到2030年,中国家庭平均收入可能翻番。在2012-2030年期间,家庭收入增长将超过GDP增长:在GDP年增长率预测为6.5%的情境下,城市家庭收入年增长率将达到7.7%、全国平均家庭收入年增长率将达到6.9% (见图4)。

图4.jpg

4.消费进入快车道。我们的预测显示,家庭消费增长速度将超过同期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中国城镇家庭的储蓄率预计将从占收入比例的42%分别下降至2020年的36%和2030年的29%,与亚洲其他经济体发展过程中的模式类似。收入增长提振了消费者信心,预计将成为推动消费增长超过收入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当家庭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并且对收入持续增长抱有信心,中国家庭将更愿意消费,而不是一味储蓄。

其他因素也将强化这种消费意愿。首先,到2015年,ZF对社会保障的补贴预计将增至现有水平的三倍(以达到十二五规划中养老、医疗等目标),从而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其次,地方ZF住房供应量的增加,以及对房地产更严格的调控,让中国家庭感觉不需要保持高储蓄率。其三,城市化和现代化也将鼓励中国家庭增加支出,尤其对非必需消费品的支出。最后,人民币的升值可以增强人们对进口商品的购买力,进而促进消费。

我们预测,在2012-2030年期间,中国城市个人消费总量将每年增长9%,全国总体个人消费将每年增长8%。据我们估计,平均家庭消费将增长接近三倍,分别从2012年城市家庭39,000元人民币和全国平均30,000元人民币增长到2030年的城市家庭112,000元人民币和全国平均92,000元人民币(以2005年人民币计价)。

文章由我的期货网wdqh.net整理编辑。文章来源网易博客http://qhcp.blog.163.com/blog/static/217828087201331091132239/转载请注明出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4-10 14:21:01
clm0600 发表于 2013-4-10 12:00
两大基本条件在哪里?
看文章,大概是
1、提高家庭收入
2、消费增长速度将超过同期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0 14:34:34
bbstone2008 发表于 2013-4-10 14:21
看文章,大概是
1、提高家庭收入
2、消费增长速度将超过同期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
就是这意思,是我没写明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1 22:58:55
我觉得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中国人较高的储蓄率为未来准备,使得消费不够,起码社会保障要好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