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453 3
2007-09-11
肖雪慧:拉大收入差距的“涨”工资
  贫富两极分化,对任何国家来说都不是好事,对中国尤具危险性。危险首先源自中国两极分化的特殊性:“中国的两极分化不像其他同样受这个问题困扰的国家那样,一般经历了相对长期也相对自然的分化过程。我国私人财富积累的自然过程,经由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对私有财产的全面否定和大规模没收,早就彻底中断。后来发生在转轨时期的两极分化非常特殊:没有经历数代人的长期积累过程,而是很短时间内通过社会财富迅速向极少数人手里集中发生的。这是一个很不自然的财富分化过程,始终有制度上的安排在起作用,有公权力的渗透和参与。这中间,最容易触动社会神经的公正问题格外引人瞩目。”①

这是笔者两年前谈及的财富自然积累过程被打断后因公正缺失而使两极分化发生得极为快速的状况。这种状况,如今未见改善。事实上,加剧两极分化的国民收入差距过大现象不减反增。除了人们心照不宣的那些原因在加剧这种现象——譬如,机会不平等;国有垄断行业凭借行政垄断攫取私利②;国企高管自定高得离谱的年薪;征地、拆迁富了极少数穷了一大帮;合法致富阻力横生但利用非法手段暴富反而容易得多,等等——,即使一些据说旨在缩小收入差距的措施,也同样在继续拉大差距。比如象征性提高个税起征点,说是调节国民收入,却丝毫未改变对高收入者征收无力而使个税主要落在中低收入者头上的现实,与其说是调节,倒更像是劫贫济富;低于物价上涨指数的银行利率外加高额利息税,对余钱不多、投资无门,在银行存点钱备不时之需的人,分明意味着双重剥夺,有关部门却至今硬说利息税是在“对不同收入人群之间的收入水平进行合理的税收调节”③。

在上述所有原因之外,名义上惠及底层的涨工资把底层推到了更困难的境地。这还不是指那个只照耀公务员的“阳光工程”(该“工程”一举大幅提高原本收入已经高于各行业平均数且福利待遇远非企、事业能比的公务员工资。这一特殊群体的工资上涨当年就引发了由其他社会群体、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承受代价的一轮物价上涨)。此处指的是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城镇职工涨工资。对这次据称旨在改善低收入状况的涨工资,已经有人指出对低收入者是“利空”。然而何止“利空”?其实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大张旗鼓宣传为低收入者增加工资,不声不响地大幅度增加工资高的那部分人的工资,把收入差距拉得更大,由此引发的物价上涨则把低收入者的购买力降得更低。

怎样暗度陈仓?那就是从头至尾的黑箱操作。各工资等级的涨幅不讨论、不公开,直接打入各人工资户头。不同的行政级别、专业职务究竟涨了多少,不是局内人根本弄不明白,事后唯一可以明白的是工资越高涨得越多。其中,工资本来就高于其他公职人员、又占有最多社会资源、医疗由国家完全包起来的那一部分人,涨幅最大、甚至翻番。例如,一个月薪四千多的部队离退人员,一翻倍便达到月薪八千多。而收入很低的非垄断企业的职工每月增加一两百元,至于城市中最困难的低保户,仅象征性增加三五十,比如成都市每月210元的低保费上调了30元。

说到低保费,忍不住要提起年初遇见的一位丈夫有严重残疾的低保户。她抱怨:电视、报纸把给我们增加30元当政绩宣传几个月了,现在也没有兑现。问街道办事处,他们说:“你们拿的低保费是人家捐的钱,别不知足!”这番话包含的沉重信息令人难以释然。政府每年的税费进账越来越高,官员开销越来越大,仅公费出国、公车消费、公费吃喝就耗费掉全国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但基本民生投入却全球倒数第一,而这倒数第一的民生投入正如公平度倒数第四的医疗一样,是很小部分人占了最大份额。这使得应该由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一减再减,已经减到聊胜于无,却居然还可当成予民恩惠反复宣扬,甚至有人敢在钱的来路上蒙底层民众,被蒙者也信以为真,街道办一句抢白就让她闭了嘴,不敢多问,更不敢相信这是自己应该作为权利要求于政府的。

回到“涨”工资话题。工资高的大涨、工资低的小涨、低保微涨。不用任何高深的经济学、数学知识,凭常识就可以明白,这种“涨”法人为地进一步扩大了收入差距,结果当然是直接加深城市居民的贫富两极分化。而跟“涨”工资形影相随的物价上涨,更陷低收入者于困境。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不少物价上涨并非市场的自然反应,而是具有行政垄断趁火打劫性质。这有事实为证。当增加工资还在传闻中,水、电、气、粮油等生活必需品便统统涨价了。涨价潮中,电价和邮资的上涨,在时机选择上,无异于算计民众。电价赶在用电高峰前夕的七月份涨了,邮资也凑热闹,赶在邮寄高峰的圣诞节、元旦之前猛涨,寄本地和外地的平信分别上涨25%和50%。邮资大涨,如今多用电脑的知识分子、白领阶层大可不理睬,但年底要往家乡寄信寄钱的上亿农民工就得铁定挨宰了,喜欢节日互寄贺卡的学生也免不了当冤大头。盛夏前夕的电价上涨影响面更大。据说,为照顾贫困户,每户月用电量60度以下不涨价。但实际上穷人照样承受涨价,因为,60度根本不能保证一个家庭的最低用电;因为穷人一样是血肉之躯,气温太高要中暑,气温太低要冻出病,防暑防冻乃生存基本需要。而在四川,电价刚涨,就遭逢百年不遇、长达40余天连续高温。高温蒸烤下,用电量怎么也要大大超出60度。把60度确定为涨价线,当穷人拥有寒暑不侵之身似的,这种所谓照顾,其刻薄劲儿,跟限定低保户不得有电脑、不得有空调什么的如出一辙。

给中低收入带来更大影响的是今年年初就开始、现今已如脱缰野马般的食品价格全面上涨。天府之国的四川,粮油涨幅在20%以上,蔬菜价格平均涨幅不低于50%,猪肉涨幅则高达150%,几个月前买一斤猪肉的钱,现在连半斤也买不到,鸡蛋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70%。这四大类商品是一般家庭的主要食品构成。如此涨幅,别说月收入仅上调30元的低保家庭,就是上涨一两百元的企业职工也难以抵御。因为对这些家庭来说,食品消费是主要支出,那点小涨或微涨的钱远不够应付食品价格的全面暴涨。但对工资增加千元乃至数千元的人来说,情况就全然不同了。他们的食品消费占收入的比例——即恩格尔系数——原本就低,大幅增加工资数额后,恩格尔系数更低,这使他们不仅可以面对食品涨价而不损及皮毛,还在食品消费之外有了更多可支配货币、更强的购买力。

当物价暴涨把庞大的低收入家庭置于连最低生活都难以为继的境地,而这又是在倾斜性涨工资造成工薪者之间更严重两极分化的背景下发生的,这种情况下,和谐、安宁,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政府大概意识到了这其中隐藏的危险,宣布将调高低保水平、提高普遍偏低的企业职工工资。然而,令人不安的是,政府并不打算通过遏制不合理的财政支出、特别是遏制官员耗费来实现这部分人的收入调高,而是转嫁到企业头上。这部分人的收入调高还在酝酿之中,增税计划就不明不白地出台了。据悉,大城市和乡县的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将由现在的每年2元上下分别提高为6—30元/年和0·6—10元/年。土地使用税呈数倍增加,本来已经税负沉重、平均寿命仅三年的中小民企将更加短命。而暴涨的土地使用税导致的成本上涨又迫使企业提价。提价举措不一定救得了企业,却一定会引起工资和物价的恶性循环。至于近日成都市宣布为了提高低保水平,下半年将增加税收10亿元。这10亿元将从谁口袋里掏,现在还是悬念,但没有悬念的是,这笔临时宣布要增加的税肯定推动物价上涨。

2007-8-8

①肖雪慧:《财富与社会公正》,上海证券报2005年5月28日。
②据2005年的相关资料,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烟草等行业的职工人数不足全国职工人数的8%,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竟相当于当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
③《财政部:对低收入者实行轻税政策尚不具备条件》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5日 12:14 中国新闻网

文章来源:天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9-11 12:28:00

被你感动得哭,呜呜。

天下还有你这种知道小老百姓心里话的人,感慨,国之重兴,希望之种未绝。

我有一个想法,政府人员一律取消公款消费,出国费用自理,吃喝费用自理,把这一条写入宪法,让公民有告状的权利。

哎,本来是应该做到的,为什么非要老百姓这么麻烦地可怜地祈祷呢?

政府,到底给了我什么样的梦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3 17:23:00

党政机关已经长了工资了,最近还要涨阳光工资,增长幅度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低保人员的收入,而现在的物价上涨速度远高于社会低层人员的收入增长。而国家统计部门还有脸公布CPI。

上小学的时候,一扁文章说是国民政府时期,通货膨胀,马路过三过,物价长三长。现在呢?都说人民币升值了,按咱老百姓的理解,那说是手里的钱值钱了,更结实了,一块能顶两块用。可实际上呢,猪肉从七块一斤一直长到现在的十三块,这到底是手里的钱什钱了呢?还是不值钱呢?还有个问题,我一直搞不明白,从我工作的时候起,每月100多块,每年都长工资,原来是十几块,几十块,到上百块,现在政府机关要长上千块。物价有长有落,股市有长有跌,难道工资只长不跌?如果真的是这样,等到工资长到数千元、上万元的时候,现在的十元、五十元的纸币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那时一斤猪肉怕是要以百元为单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8 13:35:48
不错,顶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