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4567 64
2007-09-13
教育家陶行知“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生从事教育,桃李满天下;名师杨昌济“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拄长天”,培养了毛泽东、蔡和森等杰出人才;名师华罗庚“心甘情愿当人梯,鞠躬尽瘁育英才”,提携了一批数学家脱颖而出;军队优秀教师方永刚,殚精竭虑,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不遗余力,影响了成千上万的听众。他们的突出成就,辉煌业绩,无不得益于几十年如一日地“静下心来教书”。
<P>  当前,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默默耕耘,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然而,也确实有个别教师心浮气躁,静不下心来,上课三心二意,教书心不在焉。从客观上来看,是外界干扰较多,各种诱惑很吸引人;但根本原因还是自己定力不够,意志不坚,事业心不强。所以,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分心走神。
<P>  人们常说,教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教师是默默吐丝的春蚕,教师是不知疲倦的辛勤园丁。这些生动的比喻都说明,教师这一职业意味着更多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准备,恐怕难以胜任教师工作。所以,如果哪个老师一边上课,一边想着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一边教书,一边惦记着吃喝玩乐,那是绝对教不好书、育不好人的。道理很简单,以己昏昏,岂能使人昭昭,又怎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P>  古人云:“淡泊可以明志,宁静可以致远。”“静下心来教书”,才有可能提升自己,争当名师、大师,进而带出高徒,桃李满天下。只有静下心来,坚持不懈,集中精力研究教学方法,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潜心致力于学术钻研,才能不断提高水平,充实自己,并把学科前沿的高精尖问题带到教学中去,教出高水平的学生。我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名师、清华大学教授叶企孙,一生教书,呕心沥血,不图名利,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国庆50周年前夕,国家隆重表彰的为“两弹一星”研制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著名科学家中,有11位都出自他的门下。名满天下,高山仰止。叶企孙老师不愧为静心教书的典范。
<P > </P>
<P >  金秋送爽,天高云淡。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第23个教师节。每一名教师都应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的号召,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9-13 23:25:00

说的轻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3 23:44: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4 07:06:00
大家为什么又要把教师给神圣化呢?危害社会不说,对于教师这个阶层也是一大迫害。本来只是一份职业,非要加上沉重的道德枷锁。中国人民的三座大山好不容易推翻了,唯独教师们还要继续顶着道德的大山,对他们而言实在不公平。
让我们一起高呼“教师无罪,不要枷锁“
让我们一起祈祷,祈祷教师可以真正走下神坛的那天。

又:神圣化别人有时出于善意,但是善意杀人一样是杀人,绝对不会因为你的善意而改变。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毛泽东,本来可以永垂青史,结果被一帮人吹捧的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了。搞成了三份功劳,七分过错。若没有那些善意的吹捧者,毛的历史地位又怎会如此凄惨。
所以,爱之不要捧之以害之,善良的人们。我们不要继续坑害我们的老师们了,好不好。
老师们加油,坚决抵制神圣化教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4 7:08:4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4 08:58:00

说得最好听的不一定是出自教师之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4 11:51:00
  人应该有一点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和神圣感,做起事来才会有激情,有创造性,有灵感。否则就太庸俗化了,做任何事情就会得过且过,很难成就什么大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