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242 18
2013-04-26

由无数人进行分散独立的决策, 能带来某种秩序吗?

黄焕金

    某学者提出以下这个问题:

“由无数人进行分散的独立的决策, 它的结果是什么呢? 它能带来某种秩序吗? 还是不能带来某种秩序? 大家都知道亚当斯密给予了正面的回答,即通过看不见的手,是可以带来秩序的。当然, 后来马克思嘲讽他,说你怎么知道无数人追求自己的利益,独立自主决策就一定相互促进了大家的利益,而不是彼此妨碍? 马克思提出这个问题是对的。”

“对上述问题,我们现有的理论经济学范式有 3种典型的回答,我给它做了一个概括。第一种回答是新古典经济学,它继承了亚当 斯密的基本结论,就是说无数人的分散决策带来了一个结果,在新古典的术语里叫带来了一般均衡。这个均衡状态里面每个人的状况都是最好的,你要打破这个均衡的话每个人的状况都会不如从前。”

“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另外一个解答。大家都知道马克思主义有一个著名的表述,即资本主义是无ZF状态的。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矛盾是社会生产的无ZF状态,但个别企业的生产则是有计划的。所以说,/整个社会生产是无ZF的0这个措词本身就是一种评价,就是说你是不行的。所以,无数人分散独立的决策,最后的结果是无ZF状态,是混乱,是危机,甚至是崩溃。”

“演化经济学找到了两者之间的另一条道路。演化经济学家提出了新古典的均衡论、马克思主义的危机论、 演化经济学的协调论……. 演化经济学家一方面承认资本主义存在固有的非均衡的趋势,这是一种矛盾,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承认,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非均衡能够受到约束,就是说能够被协调。“

他接受马克思的观点,认为由无数人进行分散的独立的决策,不能给社会带来某种秩序。亚当斯密的观点是不对的。既然各个个人的自由行为不能导致某种社会 秩序,那就需要ZF作用了,就需要引入ZF因素了.但是,ZF行为则往往成为动乱之源,因为,它难以公正因此难以服众,另外一个,它自己有私利,它往往过多地为自己的利益集群谋利,并且通过权力的方式来谋取这些私利,因此更容易犯众怒。因此,如果说各个个人的自由行为不能形成社会秩序,那引入ZF因素也不见得就可以形成社会 秩序。ZF要想在人民之间形成秩序,应该是要因势利导,引导老百姓切入某种最适合于他们的秩序之中,而不是从外面,从什么地方找到某种什么样的秩序,硬套在老百姓头上。这样的话,在老百姓所群居的一个群体里,实际上已经潜在着某种秩序,这种秩序是历史性地形成的,是与环境、历史传统、文化等等因素之下形成的秩序,而ZF只是把这种潜在的秩序在老百姓群体里面启动与弘扬出来,因此,秩序不是强加在老百姓头上的东西,还是由老百姓自在自己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这一点我们可称之为“自然秩序”,它是由无数人进行分散独立的决策的长期历史中形成的。

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各个个人的自由行为是不是有利于经济稳定,或者有害于稳定?有人把经济与金融危机解释成因为人的自由行为所搞乱的一种结果,因此从金融危机得出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其实,从危机的详细机制来说未必这样。比如,人的行为是趋利的,而这种趋利投机行为往往伴随着价格的上涨而加剧。一旦价格不变,那么人的这种投机行为就会几乎没有。比如所谓次贷危机就是因为美国房价不断上涨而使最穷的人也要买房,因为随着房价的上涨,买到房就等于白赚了。这样,旦房价上涨到顶点不再上涨了,买房行为就少了,随着房价反升为跌,人们甚至放弃了养房,最终导致次贷危机的爆发。因此,价格上涨是关键,价格上涨就会使人们原来的理智而有秩序的经济行为变质,变为不理智甚至疯狂的行为。而造成美国房价如此上涨的,不是个人,而是美国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长期低利率使热钱过多,投机盛行,泡沫膨胀。。因此并非是个人行为搞乱社会,而是ZF行为扰乱人们的正常行为,从而显得是个人行为不端的结果。就象不知从何而来的大量假币对经济与对人的正常行为的破坏作用一样,ZF过量发行货币,与某些人发行假币有什么差别?没有什么差别。都是货币总量的膨胀与对货物的窃取。

每个人的自由行动对一个社会反而具有平衡与稳定作用,尤其是对于经济来说。如果只给予一些人以自由,而禁止另外一些人的自由,那么社会 就不平衡,就会倾斜,就会产生对对抗。另外,自由主义的意义是每个人都拥有自由权利,因此任何 的自由行为不能损害其他 人的自由。这就意味着自由主义是社会平衡稳定的基石,因为它禁止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侵犯。因此,如果自由主义不能促进每个人(双方与各方)的利益增进,也至少不会产生一个人损害另一个人利益的情况。为了确保这种自由主义的平衡情况的实现,它需要一个强有力的ZF,这个ZF行为,不是与人的自由相对立,而是保护人的自由不被侵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4-26 22:10:58
  这个问题值得探究,著名的囚徒困境问题表明个人的决策并不一定能带来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这就需要ZF的介入。但是另一方面ZF机构也是一个利益集团,而且是一个垄断集团,因此把过多的权力交给ZF很多时候会造成ZF效率低下等问题。如何均衡二者真是一个难题。。。我觉得最新的经济学发展,如公共选择学派,制度经济学派的研究值得一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7 00:01:45
说了半天,重点不就是霍布斯囧境和洛克囧境嘛
“经济危机”或“经济周期”,是广义的休谟囧境和广义庞巴维克囧境,高分工(及高迂回)水平与其引起的高交易成本之间的两难冲突的积累并爆发的结果。再就是广义洛克囧境——ZF对经济生活的胡乱干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7 07:19:31
罗鹏 发表于 2013-4-27 00:01
说了半天,重点不就是霍布斯囧境和洛克囧境嘛
“经济危机”或“经济周期”,是广义的休谟囧境和广义庞巴维 ...
核心问题是:各个个人的分散独立的决策,能否产生某种社会秩序?能否增进每个人的利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7 07:33:27
zackery 发表于 2013-4-26 22:10
这个问题值得探究,著名的囚徒困境问题表明个人的决策并不一定能带来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这就需要ZF的介入 ...
这确实是个重要而又艰难的问题。我们读历史知道,给予人民休养生息,国家才能富强,而什么才算是人民休养生息呢?应该是人民可以自由从事经济活动,自主获得经济成果。这就包含着人民的各个个人的独立自由的决策意义。而民富了,国家才可以通过种种方式获得更多的财富,才能强国。比如民间富了,那么国家单单通过背后多发行货币就可以很富,而它所产生的后果,只是一点通货膨胀而已,但由于民富了,所以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通胀。这是民富则国强的一种方式。
国家与ZF可以帮助人民从事他们的经济活动,但并不能先入为主地自作主张地替人民做决策,因此哪怕有ZF因素存在,人民也不能丧失独立自由的决策权。至于这种分散决策有时候不能产生某种秩序,那只需ZF做一些协调,而不是通过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来获得这种死板的秩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7 10:12:14
hhj 发表于 2013-4-27 07:19
核心问题是:各个个人的分散独立的决策,能否产生某种社会秩序?能否增进每个人的利益?
古往今来,除了苏式的统制经济外,社会经济秩序自然存在啊?这还需要证明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