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3.关于放射现象的思考
2013.5.2
放射现象是一种排斥反应:核聚变排斥相反物质,形成与星球相反物质的基本粒子流;核裂变排斥自身物质,是核聚变的逆过程。
从正负电荷到氢、氦元素是放热聚变过程,而从氢、氦元素到正负电荷是吸热裂变过程,前者造成了恒星表面的高温,而后者造成了广阔太空的低温。星球内部的核聚变也是正负电荷到质子和中子的核聚变,为什么有放热核聚变,又有吸热核聚变呢?只能解释为一定重力和温度环境下聚变条件的逆转!而初级核聚变一定是放热核聚变,因为事实就是如此。这种解释好像有些强词夺理,在没有掌握真相之前也只能这样了: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总比沉默要好。
任何物质的形成都需要条件,瓦解也是一样,任何逆过程都离不开条件的改变,放射现象就是条件改变的产物。
放射性物质在形成条件下没有放射性是我的推理,离开了形成条件达到一定的限值就会开始裂变过程,放射现象是裂变的表现之一。聚变是从正负电荷到质子和中子的形成,裂变是从质子和中子到正负电荷,包括中间物质。阿尔法射线和半数裂变是裂变过程的副产品。最极端的裂变是质子和中子全部的瞬间瓦解,所谓宇宙大爆炸就是这种裂变。其形成机理可能是物极必反的一种现象,是什么原因我也不知道。
放射线有甲乙丙三种,是原子内部物质的不同存在形式。阿尔法射线表明了氦核的特殊地位,贝塔射线表明中子可以转化为质子,伽玛射线和X射线是光子流和微中子电磁波。伴随贝塔射线、伽玛射线和X射线的释放,阿尔法射线也就必然产生了,阿尔法射线的产生表明原子已经进入实体的解体过程。
放射线是温和的解体过程,大爆炸是激烈的解体过程,质子和中子的全部瞬间解体是核裂变的极端形式,会使相当广阔的宇宙空间瞬间剩下正负电荷和基本粒子,而一个庞大的星系会裂变为无数的小星系,远离中心,形成开枝散叶。正负电荷和基本粒子就是它们继续成长发育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