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9405 17
2007-09-22

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到底是谁创造的

个别资本家因率先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多得的一部分剩余价值,马克思称之为超额剩余价值。当所有的资本家都普遍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时,每一个资本家都获得这样的超额剩余价值。这时,超额剩余价值便称之为相对剩余价值。就是说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特殊形式。马克思认为不论是超额剩余价值还是相对剩余价值都是工人创造的,是资本家通过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的长度而获得的。而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的长度是通过降低工人的消费资料价格实现的。而降低工人的消费资料价格就必须在生产生活资料的所有企业都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这里就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在生产生活资料的所有企业都还没有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时,生产生产资料的一套制砖生产线诞生了。依照马克思的观点,此时这套制砖生产线即使投入使用也不会生产出超额剩余价值,也就是说它的生产高效率不会体现出来,它还会和手工制砖机效率一样低。因为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还不可能缩短。稍微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这套制砖生产线的效率不和任何企业的生产效率发生联系,即使所有的企业都使用原始落后的生产工具,只要这套制砖生产线开动使用就会明显提高生产效率。所以马克思是明显的错了,说他犯的是低级错误一点不过分。超额剩余价值或相对剩余价值根本就不是工人创造的,而是具有创造性脑力劳动者通过他发明创造的生产工具创造出来的。在未来的社会中,会出现和广泛使用无人操作的全自动化生产工具,它可以独自进行生产从而创造出大量的财富。我认为这样的财富就是具有创造性脑力劳动者创造的,这应该得到所有探讨财富创造学说的人们一致认可。我认为它的正确性并不需要复杂严谨的论证。而工人操作生产工具进行生产时,表面上看来是工人自己在劳动,而这在本质上是工人和发明创造该生产工具的脑力劳动者共同在劳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工具独自工作时,就是代替人在劳动,就相当于工人在劳动;而需要工人操作的生产工具在工人的操作下工作时,就是工人和生产工具共同在劳动。我们可以把需要工人来操作的生产工具比作是有智力障碍的人,他不能独立地进行劳动,必须有正常的人(工人)带领他才能进行正常的劳动。所以我认为工人操作生产工具在劳动时,就是工人和发明创造该生产工具的脑力劳动者共同在劳动。即使工人使用最简单的生产工具比如使用一把铁锹挖土方,也不是这个工人一个人在劳动,而是这个工人和发明创造铁锹的脑力劳动者共同在劳动。这就好比一个工人带领一个有智力障碍的工人共同挖了3立方米的土方,你不能说这3立方米的土方都是这个正常的工人干的活,而那个有智力障碍的工人一点土方也没挖。但是,马克思在《资本论》是这样解释高效率生产工具的:“有格外生产力的劳动,会当作加强的劳动来发生作用,或者说它会在同时间内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创造更大的价值。”(1963年版)“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或者说,在同样的时间内,它所创造的价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要多”。(1975年版)这里是怎样地“格外加强与自乘”使人们无法理解。马克思就是不承认超额剩余价值或相对剩余价值是脑力劳动者创造的,这是马克思的时代局限性,另外他本人带有强烈的阶级偏见性。政治经济学是探讨社会财富创造及财富分配的学说,就必然涉及到社会中每一个成员的切身利益。所以从事这门学问的工作者必须放弃阶级偏见性,这样才能有公正的客观的见解和结论。另外,马克思认为生产生产资料的企业超额剩余价值的实现,必须在所有的生产消费资料的企业普遍采用先进的生产工具之后,只有这样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才有可能缩短,生产生产资料的企业超额剩余价值才能实现。这和他优先发展第一部类的观点又是自相矛盾。在马克思时代的确还存在这样的现象,资本家不仅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工具来剥削脑力劳动者创造的大量剩余价值,而且还残酷地剥削工人的“不剩余的价值”。这两种剥削交织在一起同时发生在生产过程之中,这就给马克思造成很大的迷惑,认为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工人创造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9-23 08:08:00

A企业用一个劳动量的耗费,生产9件上衣。

B企业用一个劳动量的耗费,生产1件上衣。

每件上衣的社会平均劳动是:两个劳动/10件上衣=1/5个劳动。

A企业用一个劳动实现了,相当于1+4/5个劳动耗费的价值,9件上衣 乘 1/5个劳动。超额价值是4/5个劳动。

B企业用一个劳动的耗费实现了,相当于1件上衣乘1/5个劳动耗费的价值。未实现的价值是4/5个劳动。

所以马克思说:“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劳动的作用,或者说,在同样的时间内,它所创造的价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要多”。

实际上:先进企业的超额利润,正好是落后企业未实现的价值损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3 8:31:5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25 13:30:00
原始人打猎,两个人使用最原始的工具棍棒和石头,一天只打两只野兔;而另外两个人使用比较先进的工具弓箭,一天打了八只野兔。这两个人比使用最原始的工具棍棒和石头两个人多打了六只野兔。如果说这多打的六只野兔正好是使用落后工具的两个人的损失,我怎么也不能相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27 16:50:00
不管是超额剩余价值还是相对剩余价值都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也是价值吧?马克思对价值的解释就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脑力劳动也算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27 22:39:00

根本就不存在剩余价值!何来超额、相对剩余价值?

请看《制度经济学、主流经济学、价值理论的融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27 23:21: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