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有如下论述,由于单个资本家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其结果造成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剩余劳动时间因此增多,因而剥削率提高,这是短期的结果。但是由于企业生产率提高,产品相对比过去丰裕,价值量也降低了,从产品角度而言市场的物质发达了,价值量降低了。同时从工人角度看,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导致企业预付给工人的工资也降低了。
那现在考虑这样一个社会,这个社会的资本家只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那么这样的社会,工人的收入的购买力几乎没发生变化,因为商品的价值量与工资均降低了,或者说我们无法判断工人的购买力是否一定降低,因而我猜想只是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购买力不一定下降,进而工人的生活状况未必变差。
给人感觉好像工人生活状况没什么恶化,这显然与马克思看的剩余价值率角度不同,但是工人应该不太会抱怨自己被剥削而导致生活状况的变化,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