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185 0
2013-01-23

国家减税促进经济增长

当今世界,普遍存在一种社会现象:大部分消费者确有需求却因缺钱而使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大部分生产者因有效需求(社会购买力)的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生产力。一方面人们的真实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满足,另一方面大量的人力资源、科技资源、自然资源被闲置。有没有一种办法,能把这些被闲置的资源利用起来,创造更多的产品,来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呢?
    有人说,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扩大社会购买力,以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资源的充分利用。这种方法就是人们熟知的凯尔斯主义。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实践证明,该方法容易引发通货膨胀,用得不好,还会引发恶性通货膨胀。原因在于这种方法是先增加货币供给量扩大需求量,再以此拉动经济增长。货币先增长,产品后增长,且货币增长之后,产品并不一定会有当量的增长,二者之间无法平衡增长,通货膨胀就难以避免,甚至引发恶性通货膨胀。因此,各国用起来都十分谨慎。因为谨慎,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就有限,往往还是不能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和资源充分利用。
    那么,有没有一种既能强劲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又能保持物价稳定的方法呢?
    有!这就是“减税促进经济增长”法。

一、方法介绍

先不增加货币供给量,国家承诺:境内全面减税,每月减税额等于货币需求量增长额。国家按照货币需求量增长额增发货币弥补因减税减少的财政收入。国家每月初根据货币需求量增长额计算出上月减税额,进而确定减税比例。国家再根据减税比例打折征收上月税款。减税不仅对境内生产、需求都有显著的刺激作用,而且能显著提高境内产品的价格竞争力,降低境内消费价格,提高国际竞争力。这必将吸引大量境外企业竞相前来投资兴业,大量境外消费者前来消费,从而聚集各国生产力和购买力,带动经济强劲增长。

二、怎样保持物价稳定
    在减税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后,国家每月再根据经济增长率计算出货币需求量增长率,增发相应数量货币弥补财政收入,对境内进行相应额度的减税。其实是在减税政策拉动产量增长后,再增发当量的货币,实现了产量先增长,货币后增长,且二者增长率相当。这就保证了货币与商品平衡增长,从而有效避免通货膨胀。

三、利弊分析

(一)好处

1、对于国家来说,减税所需的资金来源于增发货币,不会增加财政负担。相反,经济的强劲增长会给国家带来更多的财政收入。
    2、对于企业来说,市场需求量会更大,生产经营成本会降低,产品会有更大的价格竞争力和销路。

3、对于消费者和民众来说,实际消费价格会降低;经济的强劲增长使劳动力需求量增加,就业会更加容易。

4、由于减税政策在境内各领域的普遍性,不会影响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

5、减税政策会形成显著优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投资环境和消费环境,必将吸引各国企业争相前来投资,各国消费者争相前来消费。

(二)弊端:难以精确计算出减税数额,无法保证绝对的准确性。但任何经济政策都存在这个问题。只要能保证基本准确,就不会有问题。

综上,“减税政策”虽然有弊端,但是会有效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充分发挥国内生产潜力。更重要的是能吸引境外企业前来投资、境外人员前来消费,聚集世界各国生产力和购买力,带动经济强劲增长!这无疑会给国家、企业、民众都带来巨大的利益。总体上来说是“利”远远大于“弊”。   

可以选择一个中西部普通的中等地级市,作为经济特区,进行试点。

如特区试点成功,则可逐步推向全国。

                                           吴文华
                                    2013年1月18日

本文作者:吴文华,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所在单位:四川省丹巴县法院,邮箱tyjawjz@126.com
请大家多多转载,多多分享,文中的强国富民之策如能引起国家重视并采纳,必将给全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包括你和你的家人,都会因此而幸福!!所以请你一定多转载宣传此文,为了你和你的家人,为了全国人民的福祉,为了我们共同的强国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