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4782 4
2007-09-24
<P>
<TABLE width="85%" border=0>

<TR>
<TD class=zhengwen style="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P><FONT face=楷体_GB2312><B>[摘要]</B> 资源观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在不完全要素市场和不对称信息约束下获取和配置资源和能力的异质性。制度观认为企业遵守主要制度背景将导致企业结构和活动的同质性。规范理性、制度隔离机制以及同构性压力,这三个来源作为资源基础观的企业异质性和持续竞争优势的补充和扩展。资源选择的背景和过程对于企业异质性和持续竞争优势有重要的影响,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依赖于管理资源决策的制度背景的能力。</FONT></P>  <B>一、 基于资源基础观的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br>  </B><br>  企业资源观是战略管理领域的主流理论之一,也是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理论。资源观认为,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企业获得高额回报利润率和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基于这一观点,企业选择资源和配置资源的能力的异质性是企业获取经济租的原因,具体来看,有以下两个来源:<br>  <br>  <B>(一)战略要素市场的特性<br>  <br>  </B>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是在有缺陷的和不完全的战略要素市场上选择资源和配置资源的,当要素市场并不完全的时候,它们形成资源流动障碍以及资源在竞争企业之间的不平等的分布。因此主要资源投入在获取、模仿和替代上存在着障碍,这些障碍阻止竞争者获取或复制主要资源的能力,并导致企业之间获取租的能力的长期区别。因此,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是在信息不完全和要素市场不完全约束下,获取并配置稀缺资源的优先权。<br>  <br>  <B>(二)资源的特性<br>  <br>  </B>资源基础观认为在有限的信息、认知偏见和因果关系模糊等条件制约下,企业在选择和积累资源上的决策是经济理性的。来自于资源的租的持续性即持续的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资源本身的特性,这些特性包括资源是否是稀缺的、独特的、不能模仿的、可持续的、异质的、不可贸易的、无形的以及不可替代的。但一旦企业原有借以发展的稀缺资源,为竞争者所复制,如通过不断学习获得了这样的资源,或者容易被别的资源所替代,就会对已具竞争优势的企业构成威胁。<br>  基于资源观的竞争优势分析的关键在于资源的选择机制和能力构建机制。资源代表被企业控制的资产,它作为一种投入,通常被运用到组织的各个过程之中。组织能力,是企业组合、开发和使用它的资源去创造竞争优势的潜力。Barney J B指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获取能够产生经济租的资源的有效途径是唯一的,它必须通过应用优越的资源获取能力在资源市场胜出。那就是,系统开发出比资源市场上其它参与者拥有更准确的预期资源在未来的价值的能力。拥有优越的资源获取能力的企业,运用他们的技能去识别哪些资源是成功所必须的,哪些不是,以便他们能够获得前者而回避后者。同时企业还要通过在开发配置资源上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来创造经济租,即通过能力构建机制,关心过程和相关的行为能力进行资源配置来获取竞争优势中的作用。<br>  资源基础观的重要贡献在于把企业竞争优势的视角从企业外部转移到企业内部,然而资源基础观明显地忽视了资源及资源市场所有权的特性来解释企业持续的“异质性”。特别是,它没有考虑资源选择决策所根植的社会环境,如企业交易、网络纽带、制度压力等,也没有考虑到这种背景如何影响企业持续的差异性,另外资源基础观也没有指出资源选择的过程,以及为什么稀缺资源选择会失败。<br>  <B><br>  二、基于制度观的持续的竞争优势<br>  </B><br>  与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在选择资源和能力上存在异质性相反,制度观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企业在其内部和外部环境遵守主要规范、传统和社会影响将导致企业在结构和活动的同质性。成功的企业是那些通过遵守社会压力而获得支持和合法性的企业,遵从于社会预期有利于组织成功和生存,即企业竞争优势的取得,以组织行为和目标与制度背景相整合为前提。在个体层次,制度背景包括决策者的规范、价值观;在企业层次,制度背景包括组织文化和政策;在企业间层次,制度背景包括公共的和制度的压力及产业方面的规范。<br>  制度通常被定义为一套规则,它们被用于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和相互关系。从制度观看,企业是在一个规范、价值的社会框架中运做。经济行为的选择不仅受技术、信息和新古典经济模型强调的收入限制等因素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结构的限制,包括规范、习惯和风俗等。制度观认为,人类行为的动机的延伸,使经济活动的最优化受到社会规范和社会责任等条件的制约。同经济学和战略学的解释企业行为是理性的以及经济上的合理性不同的是,制度理论家强调企业行为是顺从的、习惯性的、非反射性的以及社会定义的。企业内组织行为的决策,受到企业主导文化和权力结构的普遍支持,很少对这些活动的经济性和合理性提出疑问。例如,一个企业几年来保持同样的不大可靠的供应商,他们可能仅仅由于习惯而保持这种制度性活动。制度理论学家认为企业的很多活动(例如管理雇员的方法、分配资源的惯例)都是应该这样的,或强烈地被企业流行文化或权力结构所支持,因此决策制定者甚至不再质疑这些活动的恰当性或理性。<br>  Rindovaa和Fombrun(1999)也指出,建立持续竞争优势模型时应该考虑到社会的认知因素,即个体、群体对企业释义,如解释、理解、领悟、归因、推断和预测是如何影响战略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的。当然竞争优势还将取决于外部社会认知者在产业领域对竞争条件的反应及修订,这是因为外部社会认知者的行为将影响到资源分配、对成功的定义及产业范式的变化。<br>  但是基于制度观的竞争优势理论的最大局限在于忽视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的客观存在,但实际上不同企业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如何解释这些差异性,是制度观存在的根本缺陷。<br>  <B><br>  三、资源基础观和制度观对资源选择的共同影响<br>  </B><br>  在过去的20多年中,资源基础观的理论学家们对异质性资源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进行大量的研究,得出很多有价值的研究结果。然而,单独用这一理论来解释企业面临的如何有效地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问题,难以令人满意。从表1看出,资源观认为企业在“经济活动最优化”下做经济性的理性决策,但是企业在做资源决策的时候不能仅仅从经济理性进行考虑,它还受到内部和外部的社会压力的影响,制度观认为企业在“内部、外部社会压力相一致”下作出规范性的理性决策。因此,企业在进行资源决策的时候,不仅要从资源基础观来考虑,还要从制度观来考虑。下面笔者从资源选择的个人、企业以及企业之间三个层次分别来分析资源观和制度观对资源选择的影响。<br>  <br>  <B>(一) 资源选择的个人层次<br>  <br>  </B>资源基础的理论学家认为管理者的理性选择受到不确定性以及信息限制,是一种价值最大化的经济决策。而制度学家认为管理者的非理性选择通常受到社会判断、历史限制以及习惯力惯性的限制,是一种价值充满规范理性。资源的获得和积累的过程通常是规范理性的,他们是在企业规范和传统的背景上发生的,这将限制管理者获得新的资源或改变当前资源组合的愿望,因此导致次优资源决策和次优累积资源的使用。例如,由于认识沉没成本的存在,管理者不愿意重新评估他们的资源决策,这导致阻止管理者获得有价值的资源。又如,由于历史或路径依赖的资源的持久性的存在,使它们的价值偏离了时间压缩不经济性。传统的核心能力就变成了阻止一系列发展和成功的核心刚性,正如Teece(1988:265)观察的,由于企业的学习领域部分地受到以前的限制,企业只具有有限的改变能力的能力。当环境需求变动的时候,企业的最深的根植的能力将对持续的竞争优势提出最严重的挑战。<br>  因此,Oliver(1997)提出6个有利于资源的最优选择和积累的情况:(1)当要求获取的取代的资源不是企业运做中的重要部分的时候;(2)当获取的资源并不显著地偏离企业的传统的时候;(3)当要求被取代的资源不再被管理者认为有价值的时候;(4)当资源的有效性被周期性和正式评价过的时候;(5)当雇员连续重新训练,以确保资源的全部潜力都被利用的时候;(6)当人员的选择和定位支持资源的使用及重要性。<br>  <br>  <B>(二) 资源选择的企业层次<br>  <br>  </B>在企业层次,从资源基础观看,战略隔离机制影响了资源的选择,竞争优势来源于获得企业有价值资源的能力;从制度观看资源决策的社会背景影响最优资源使用和获得的可能性。这通过制度隔离机制获得,即支持资源决策的政治和文化层次,来自于企业不愿意模仿或获得与企业文化或政治背景不相容的资源,竞争优势来源于调动企业对有价值资源的支持的能力。<br>  因此,Oliver(1997)提出了6个通过最大化企业资源和企业政治和文化背景之间的匹配性来提高资源的经济租的能力的情况:(1)当获得的资源并不偏离企业的规范和价值;(2)当获得的资源有高层管理团队的政治支持的时候;(3)当获得的资源能持续或增加企业主要决策制定者的现存的权力时;(4)当高层管理者能够动员和持续资源的文化和政治支持的时候;(5)当管理者和雇员的关系是信任的时候;(6)当有效的利用资源和企业的激励系统正式相联系的时候。<br>  因此,由于资源的使用在企业中得到的支持是不同的,当企业使用同样的有价值的资源也可能获得不同的回报。战略隔离机制和制度隔离机制可能相互作用来影响竞争优势,例如,如果技术和竞争企业的现存文化不相容,企业的专有技术将提供更显著的流动障碍,所以资源流动障碍既是经济性的,同时也是社会性的。<br>  <br>  <B>(三) 资源选择的企业之间层次<br>  <br>  </B>在企业之间的层次,从资源基础观来看,不完全的要素市场是引起企业异质性的资源流动性障碍的来源;从制度观来看,企业之间的社会和经济的相互关系和共同依赖于一定范围的外部要素是引起同质性的来源。同构(isomorphism)压力(DiMaggio and Powell,1983)是指施加给企业的要求一致性的影响,可能来自定义或描述社会可接受的经济行为的ZF、职业团体以及其他的外部机构,这些压力促使企业倾向于同质性的结构和战略(DiMaggio and Powell,1983)。压力主要有以下五个来源:规则压力、战略联盟、人力资源转换、社会和职业关系和能力计划。这些来源通过影响企业之间资源的分布和流动性,通过对企业施加共同的社会影响,通过定义企业允许获得和部署什么样的资源,从而增加了企业的同质性而减少了异质性。<br>  <B><br>  四、基于系统观的持续竞争优势--整合资源基础观和制度观<br>  </B><br>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即使在企业之间由于资源异质性存在着不同租的可能,但是由于规则以及企业之间的环境的影响,组织的范式和实际操作中存在惊人的同化现象,这种制度的同化将减少企业之间的异质性,但它也是持续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所以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是同时由企业资源及其决策背景影响的,这两个观点并不互相排斥,而是可以相互补充的。管理者在选择累积和部署什么样的资源和能力的时候,不能仅从资源观来考虑问题,而应该在现有的基于资源基础观的基础上,从资源观和制度观联结的思路考虑,把制度观作为资源基础观的企业异质性和持续竞争优势的补充和扩展,构建一个整合框架,这样才可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即在确定何种资源能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时,既要考虑资源的经济合理性,又要分析其规制合理性。<br>  另外,要把企业看成既拥有资源资本,又拥有制度资本。资源资本是指企业增加价值的资产和能力,例如好的分销渠道、短的生产周期、节约的成本结构、专利保护的能力、忠诚的顾客基础、好的顾客--雇员关系。制度资本是指企业的支持增加价值的资产和能力,是增加或阻碍有价值的资源资本的最优使用的资源和资源战略周围的环境,例如连续改进的文化、强调资源创新的管理、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训练项目以及信息技术系统。对于资源资本来说,持续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保护和获取稀有的不可模仿的资源和能力,对于制度资本来说,成功的竞争优势取决于有效的管理企业的资源决策环境。资源资本和制度资本,可以作为竞争优势的互补的来源。获得或加强资源资本的方法包括:不断对资源基础评价以确保最优价值;资源实践的行业之间或全球的标杆,以避免行业内能力的模仿导致降低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培养不同行业和国家的企业之间的联系,以获得新奇、特有的资源信息的最大潜力。获得或加强制度资本的方法包括:联系着企业能力共享和资源创新的激励系统;对内部文化和存在的资源资本的政治支持的不断追踪;强调资源创新的文化的发展;分权的跨功能团队基础结构的应用,以促进连续的资源改进和减少遵照当然的资源惯例。<br>  具体来说,选择和配置资源时,首先要考虑是否是有价值的,稀缺的、不能模仿的、以及不可替代的。其次还要考虑是否符合传统规范和企业背景。第三要考虑是否与企业文化和政治背景相容。若获取的资源与组织内部规制不相容,首先应分析能否优化组织的内部“制度资产”(Amit,Schoemaker,1993),如为加速新知识和新能力的采用而进行的项目培训;使资源资产加速传播和利用的信息技术系统;鼓励资源革新和有助于新资源学习和知识分享的自主决策支持系统。若具有稀缺的、不能模仿的、以及不可替代的资源被获取后,能与组织规制相容,那么对于持续的竞争优势是特别重要的,即新能力根植或整合到企业现存的知识基础上的速度,以及一旦整合到企业中去以后,新能力被重新评估和重新匹配的频率。第四要尽可能为外部规制性压力所容许。<br>  <B><br>  五、应用及未来研究<br>  </B><br>  笔者主要提出了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既需要制度资本又需要资源资本,如果没有组织意愿或政治支持进行部署,即使是高生产率、不可模仿的资源都可能只有有限的价值,也就是获得资源和持续竞争优势不仅仅是不完全的要素市场的作用,更多地要依赖于资源决策的社会背景,企业从资源和能力中产生租的能力将依赖于企业在管理这些资源和能力的社会背景的有效性。这对于众多企业进行资源决策的时候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br>
<TR>
<TD class=zhengwen align=right><br>( 商业研究, 林萍,李刚)</TD></TR></TABLE></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5 7:44:4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9-25 07:46:00
奇怪,发上去怎么出现这种情况,请版主帮忙处理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1 10:24:34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6 11:21:37
谢谢分享!楼主还有持续对资源观对企业竞争力方面做研究吗?怎么感觉资源观对研究方面,只有作为解释性的方法,不能作为深入研究的手段。呵呵,能讨论最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6 18:00:37
多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