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是否会实现“双同步”增长
财政收入的和谐定律
财政是国家经济的信息密码。
财政收入=国内生产总值*22%=GDP*22%。
国家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为22%,可见,国家平均税率为22%。
比率为22%的由来:和谐度Dn=1 : log n,log n为n的自然对数。将经济总量看成100,Dn=22%。
2012年GDP世界排名(官方数据)由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出版)最权威的报道,2011年底世界各国GDP(百万美元)如下:
1 美利坚合众国United States 15,924,18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China (PRC) 7,426,090 (471564亿元RMB) 汇率为6.35
3 日本Japan 5,974,297
中国2011年财政收入为:GDP*22%=471564亿元RMB*22%=103744.08亿元RMB
据新华社电:
财政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的财政预算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740.01亿元,增长24.8%。与全国人大批准的预算相比,2011年中央财政收入超过预算5446亿元。
由此可见,中国2011年财政收入与和谐定律基本一致。
财政收入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反映什么?
财政收入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是指以财政收入为分子,国内生产总值为分母而形成的比率,它是反映财政收入同国内生产总值间数量关系的重要统计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国内生产总值分配中,国家所得占的比重。
其计算公式为:
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同期财政收入合计额/本期国内生产总值
一般来说,此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国家财政收入越多,国家财力越充足,但应注意,作为一项监测指标,在经济增长环境稳定的条件下(如税率、预算内与预算外的比例关系稳定),这个比率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即财政收入的规模应随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上升,财政预算也应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相适应。
因此,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总是围绕22%波动。最优比率为22%。
中国财政收入增长方式:已由超常增长转变为与GDP同步增长
2011年,中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639亿元,增长24.8%。中国GDP为473104亿元,增长9.3%。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为22%。与财政收入的和谐定律基本一致。
2012年,中国财政收入117210亿元,增长12.8%。GDP为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为23%。与财政收入的和谐定律基本一致。2012年财政收入增速仍然较高,但与往年20%以上的增幅相比,已经出现明显回落。中国财政收入增长方式:已由超常增长转变为与GDP同步增长。
其意义有二:
经济增长方式由国进民退向民富国强转变。
收入倍增计划的内容是:倍增目标应是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倍增目标,去除通胀因素,到2020年实现居民购买力翻倍。实质是: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和GDP增幅同步,国民收入倍增带动GDP倍增,用国民收入的增长来带动经济总量的增长,即:民富国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因此,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同步增长的重要前提是:财政收入首先与GDP同步增长。经济增长的方向:财政收入的规模与GDP同步增长,居民人均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只有财政收入比率的稳定,才能保障国家财政的稳健发展,从而保障GDP的稳增长。
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驱动增长向消费驱动增长转变。
在短期内,以投资拉动为主,消费拉动为辅;在长时期内,以消费拉动为主,投资拉动为辅。依赖投资推动的高增长,是没有效率,没有质量的增长,对结构调整、经济转型非常不利。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是由消费导向的创新和创造力。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领先消费增长,消费增长带动GDP增长。
如此,收入倍增计划并不遥远。
2013年,随着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为主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中有宽的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全面实行,“减税增支”将成为财税政策的主调。税收将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手段,以实现经济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促民生。
预计:由于换届效应和新型城镇化投资拉动,2013年中国经济稳中有升,GDP将重返8.0%大关。财政收入的增幅为9.5%。
2013年,中国经济是否会实现“双同步”增长:财政收入的规模与GDP同步增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GDP同步增长?从而实现中国经济“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增长。
2013年,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是否会回落到最优点22%?关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