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07-9-30 16:46:00
以下是引用ssmmb在2007-9-30 14:10:00的发言:

把货币引入复合商品概念,其效用也要受边际的影响,只是这个边际递减的幅度或斜率小点而已。另外,其他商品为什么就不能看成复合商品的,一包香烟我可以和别人换成货币(就算折点价吧),然后不就和货币一样了。那么,任何商品是否都可因为是复合商品而边际效用都是一个固定值了呢?

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这点不用过多争论,因为效用函数会设定为拟线性效用函数,至于你所说的“将物品换成货币便可以买其他东西,那么物品不就成了和货币一样的东西(复合商品)”,是有逻辑错误的,试问:物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又没有本质区别?货币和一般的商品又没有本质区别?

大家只是仔细想想,要是想深入讨论可另发一贴,要不跑题就跑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16:51:00
以下是引用statax在2007-9-30 14:32:00的发言:

注意,对于富人,你敢保证解出凸规划的最优解MU不为0吗?

所以,我的观点始终还是吃饱只有角点解才能做得到。

我的观点:MU=0在规划maxU(x),s.t. px=m,x>=0下,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这根本不是角点解的问题

当然会存在MUi/Pi不等于MUj/Pj的情况,但这种角点解的出现也仅限于我在2007-9-30 13:49:00所发帖中所论述的情况

还是那句话,在U(x)性状良好的情形下,不可能出现MU=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30 20:54:3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17:04:00
以下是引用statax在2007-9-30 14:13:00的发言:


所以,斑竹所说的:

应该是将两个问题混在一起,也正是楼主将两个问题混在一起所产生的混乱。

这两个问题是:

1、楼主定义吃饱与效用函数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问题。

2、吃饭与其他商品的选择,这是第二个问题。

我看到的教科书,一般情况下,似乎讲效用函数要单独成一小节,而讲选择时,又可成为一小节。并且,效用函数就有基数和序数,而选择问题,就有边际分析和超边际分析了。

不知斑竹对这个看法持何态度。


不知道你是否了解消费者的选择理论

微观经济学对消费者的行为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角度,其一是偏好法,其二是选择规则,对于第二种选择规则,支持该理论的假设是WARP,即显示偏好弱公理。

注意,偏好法是要先对偏好做出若干假设,然后给出效用函数和预算约束,最后解出消费者的最有选择,即Walras` demand correspondence:X(p,w)

而选择规则,则完全不是求解规划的问题(于是也就不想你说的那样用超边际分析解),而是直接假定实际观察到的消费者所做出的选择已是消费者的最优选择(前提是满足WARP),然后再进一步讨论X(p,w),此时由于没有像偏好法那样求解出X(p,w),因此X(p,w)的零次齐次性和满足Walras` law是假设出来的。

ps:建议最好不要说超边际分析,在新古典框架下,称之为Kuhn——Tucker condition就可以了,多个名词,玄了好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30 17:20:0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17:14:00
如果购买食物可以无限细分,如果想吃的时候随时可以进食,如果绝对没有也不会经历饥饿,如果吃东西不仅为了解决温饱,更重要的是养生和健康投资......那么可以断定“吃饱”绝对是非理性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18:31:00
以下是引用ssmmb在2007-9-30 13:47:00的发言:

实际上西经提出“理性人”的假设的初衷就是看到了现实中是不存在这种“理性人”的,如果它认为现实中的人都是它认为的那种“理性人”还多此一举搞出一个“理性人”假设做什么?

其实,这充分反映了西经对决定市场运行的关键性因素——“人”的认识还很不完全,对人的行为和选择问题也没有更深刻的认识。提出各种假设或约束条件只是一种修补漏洞的办法,但理论适用就很局限性,这是目前西经的软肋。

照你那么说,物理学最基本的理论牛顿第二定律就不能用了,因为它就是假定无摩擦的,而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是无摩擦的。但是实际上呢?

如果你非要这么说,我也没办法,但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是选择问题,而不是扬弃问题。如果你认为这是错误的,并且不能这么用,那么就请你提出更好的方法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19:53:00

这是一种理论上的诡辩,"吃饭哪有饱呢"?根据人的非餍足性,如果多余的饭能够自由处置特别是能够与其它物品交换时,能有饱吗,多的总比少的好,生理上的饱和经济学上的饱不是一个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20:10:00
以下是引用jerryliu在2007-9-30 16:51:00的发言:

我的观点:MU=0在规划maxU(x),s.t. px=m,x>=0下,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这根本不是角点解的问题

当然会存在MUi/Pi不等于MUj不等于Pj的情况,但这种角点解的出现也仅限于我在2007-9-30 13:49:00所发帖中所论述的情况

还是那句话,在U(x)性状良好的情形下,不可能出现MU=0


如果U(x)是收敛的呢? 如果收敛于MU=0处呢? 请问下图的U(x)性状是否良好? 但在顶点处MU=0,且是MUx1=MUx2=0 .这样的U(x)下,如果 PX=m>PS(顶点向量), MU=0是可能实现的.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你不能吃饱饭的,否则,你就不是理性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20:37:00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7-9-30 20:10:00的发言:

如果U(x)是收敛的呢? 如果收敛于MU=0处呢? 请问下图的U(x)性状是否良好? 但在顶点处MU=0,且是MUx1=MUx2=0 .这样的U(x)下,如果 PX=m>PS(顶点向量), MU=0是可能实现的.

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好图!不过你的Argument仍然不能成立(你的图像是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

无非两种情况:

case1:U(X1,X2)可以取到顶点,并且在顶点出dU(X1)/X1=dU(X2)/X2,且恰好为零。请问,此时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的性状是什么样的? 见下图(画得很丑,见谅),注意吃食消费者在A点达到效用最大,但此时A点是一个厌足点,其邻域内没有任何其他消费束比A点更好,于是该点不满足偏好的局部非厌足性。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你不能吃饱饭的,否则,你就不是理性的

case2:U(X1,X2)可以取不到最大值,但当X1,X2趋向于无穷大时,U(X1,X2)趋近于定点,此时虽然满足偏好的局部非厌足性,但由于消费者存在着预算约束,于是X1,X2趋向于无穷大仍然无法实现。

综上,在效用函数足够良好(注意这里的良好时要满足偏好的一些比较弱的假设:理性、连续性、凸性、局部非厌足性)时,仍不能保证MU=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30 20:53:1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20:40:00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7-9-30 20:10:00的发言:

如果U(x)是收敛的呢? 如果收敛于MU=0处呢? 请问下图的U(x)性状是否良好? 但在顶点处MU=0,且是MUx1=MUx2=0 .这样的U(x)下,如果 PX=m>PS(顶点向量), MU=0是可能实现的.

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ruoyan画出的图是我所举的例子 U(x)=a-b/x 在二维情形的版本啊(我指的是收敛性与凹凸性),我们可以考虑U(x)离散的序列情形(即取函数的一个收敛子序列),不妨设为 Un=U(xn)=a-b/n, n=1,2.....无穷。显然,Un收敛于a,但永远也达不到a,只能无限地接近。 也就是说,MU也不可能等于0,只是无限地接近0,要注意,MU接近0的代价是消费量是无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20:46:00
以下是引用jerryliu在2007-9-30 16:51:00的发言:

我的观点:MU=0在规划maxU(x),s.t. px=m,x>=0下,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这根本不是角点解的问题

当然会存在MUi/Pi不等于MUj/Pj的情况,但这种角点解的出现也仅限于我在2007-9-30 13:49:00所发帖中所论述的情况

还是那句话,在U(x)性状良好的情形下,不可能出现MU=0



我认为,在吃饱与效用函数的关系上,我们已经达成一致了,就是满足偏好公理假设的效用函数是不可能出现MU=0,这一点上我们达到共识了。

[此贴子已经被jerryliu于2007-9-30 20:54:0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20:50:00
以下是引用statax在2007-9-30 20:46:00的发言:


我认为,在吃饱与效用函数的关系上,我们已经达成一致了,就是满足偏好公理假设的效用函数是不可能出现MU=0,这一点上我们达到共识了。

呵呵,不容易。。。。

该举杯相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30 20:55:3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21:00:00
以下是引用jerryliu在2007-9-30 17:04:00的发言:

不知道你是否了解消费者的选择理论

微观经济学对消费者的行为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角度,其一是偏好法,其二是选择规则,对于第二种选择规则,支持该理论的假设是WARP,即显示偏好弱公理。

注意,偏好法是要先对偏好做出若干假设,然后给出效用函数和预算约束,最后解出消费者的最有选择,即Walras` demand correspondence:X(p,w)

而选择规则,则完全不是求解规划的问题(于是也就不想你说的那样用超边际分析解),而是直接假定实际观察到的消费者所做出的选择已是消费者的最优选择(前提是满足WARP),然后再进一步讨论X(p,w),此时由于没有像偏好法那样求解出X(p,w),因此X(p,w)的零次齐次性和满足Walras` law是假设出来的。

ps:建议最好不要说超边际分析,在新古典框架下,称之为Kuhn——Tucker condition就可以了,多个名词,玄了好多。


我看的书不多,而且不是从头到尾地看的。翻过MWG,印象中第一章只讲偏好、效用函数与序的关系,也就是效用函数的构建吧,这也正是我所说的,是楼主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定义偏好与效用函数,还没涉及消费者的选择,当然,你可以说这是消费者选择理论一部分,因为它为消费者选择理论打下基础。

至于你说的消费者选择理论的方法:“其一是偏好法,其二是选择规则”————这个我在瓦里安(现代观点或高级教程),以及平狄的中级上都见到过。但话又说回来,MWG,瓦里安这些我都没有从头到尾仔细分析过,我正有系统地看瓦里安的高级教程的想法。

但我还是维持我原来的观点,就是偏好和效用函数是一个问题,消费者选择理论是另一个问题。虽然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但不一定要将二者扯到一块。

最后,超边际分析一说,不是顾意扯上名词,只是想到了消费者选择理论的边际法与超边际法随便说出来而已,但要注意,这可能是因为这里常提到角点解的原因。 但也正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上所说到的,用上角点解未必就和超边际分析扯上关系了。所以,同意斑竹的ps建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21:01:00
以下是引用jerryliu在2007-9-30 20:50:00的发言:

呵呵,不容易。。。。

该举杯相庆


呵呵,就是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21:12:00
以下是引用statax在2007-9-30 21:00:00的发言:

我看的书不多,而且不是从头到尾地看的。翻过MWG,印象中第一章只讲偏好、效用函数与序的关系,也就是效用函数的构建吧,这也正是我所说的,是楼主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定义偏好与效用函数,还没涉及消费者的选择,当然,你可以说这是消费者选择理论一部分,因为它为消费者选择理论打下基础。

至于你说的消费者选择理论的方法:“其一是偏好法,其二是选择规则”————这个我在瓦里安(现代观点或高级教程),以及平狄的中级上都见到过。但话又说回来,MWG,瓦里安这些我都没有从头到尾仔细分析过,我正有系统地看瓦里安的高级教程的想法。

但我还是维持我原来的观点,就是偏好和效用函数是一个问题,消费者选择理论是另一个问题。虽然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但不一定要将二者扯到一块。

最后,超边际分析一说,不是顾意扯上名词,只是想到了消费者选择理论的边际法与超边际法随便说出来而已,但要注意,这可能是因为这里常提到角点解的原因。 但也正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上所说到的,用上角点解未必就和超边际分析扯上关系了。所以,同意斑竹的ps建议。




偏好和效用函数和消费者选择两个理论发展有先有后,但在地位上是平起平坐的,并非前者为后者基础

先看看书吧,我想你现在的基础可以先跳过Varian的Microeconomic analysis,直接看MWG,或者两者结合在一起

MWG我也在看,一起学习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 13:01:3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21:18:00
以下是引用jerryliu在2007-9-30 16:31:00的发言:

你这个角点解完全是自己硬规定的阿,消费者可不会自己先选择一个能“吃饱”的点,在该点上使得MU=0,然后把该点作为一个约束再去解其他商品的消费量。

要不你给我举个例子看看?

我想这应该是未来讨论的方向。 因为用效用函数来定义楼主所说的“吃饱”(MU=0)已经不可能,

那么,我们只有两种选择:

一是改变吃饱的定义,不是MU=0,而是吃到一个数量,不能再吃,假设数量是x*,这就是我强制确定的角点解。

另外一种选择,就是改变效用函数的定义了,以适用于楼主所说的“吃饱”问题,这可不得了,说得夸张一点,是对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创新”,不知有没有这样的胆量或可能? 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30 21:20:4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21:25:00
以下是引用jerryliu在2007-9-30 20:37:00的发言:

好图!不过你的Argument仍然不能成立(你的图像是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

无非两种情况:

case1:U(X1,X2)可以取到顶点,并且在顶点出dU(X1)/X1=dU(X2)/X2,且恰好为零。请问,此时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的性状是什么样的? 见下图(画得很丑,见谅),注意吃食消费者在A点达到效用最大,但此时A点是一个厌足点,其邻域内没有任何其他消费束比A点更好,于是该点不满足偏好的局部非厌足性。
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case2:U(X1,X2)可以取不到最大值,但当X1,X2趋向于无穷大时,U(X1,X2)趋近于定点,此时虽然满足偏好的局部非厌足性,但由于消费者存在着预算约束,于是X1,X2趋向于无穷大仍然无法实现。

综上,在效用函数足够良好(注意这里的良好时要满足偏好的一些比较弱的假设:理性、连续性、凸性、局部非厌足性)时,仍不能保证MU=0。


请参看87楼的图解。主流的偏好假设只是实际偏好的局部,实际的偏好和其效用函数是应当而且可以(我还认为必须)包括餍足点的。正是由于餍足点的存在,U(x1,x2)中X1、X2的取值不可能趋向于无穷大,而只能以S(Satiation)为限。静态下,消费集合上的所有元素,应当具有即时被完全消费的涵义,即选择一消费束,意味着现期要完全消费掉这束消费品。这样,任何种类的消费品都有消费的上限,就是餍足点。

但是预算线对于特定的消费集合却可以是无限向右上延伸的。(87楼的M1,M2,M3)

由此,当一个(相对于特定消费集合)充分多的预算等于餍足所需的花费时(表现为预算线过餍足点),餍足点就是最优选择,就可以达到MU=0的境况。此时,预算收入的边际效用也等于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21:30:00
以下是引用jerryliu在2007-9-30 21:12:00的发言:


偏好和效用函数和消费者选择两个理论发展有先有后,但在地位上是平起平坐的,并非前者为后者基础

先看看书吧,我想你现在的基础可以先跳过Varian的Microeconomic analysis,直接看MWG,后者两者结合在一起

MWG我也在看,一起学习吧


呵呵。其实MWG我是买了上财的影印本,但是发现它太大、太笨重,字体又小,而我又是一个性子急的人,要看一本书就喜欢一口气看到完为止,所以,MWG当作摆设放了很久了,仍只停留在闲了就翻一下的水平,还没开始呢。而我之所以想先看瓦里安的高级教程的原因,是我以前没有从头到尾系统地看过类似的微观的书,平狄克的微观虽然通看了,但觉得表述方式上与瓦里安的现代观点相差有点大,而现代观点我又没从头到尾看过,所以就想先看瓦里安高级以熟悉一些表述方式和基本定理。

嗯,以后学MWG,遇到问题要上来交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21:33:00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7-9-30 21:25:00的发言:

请参看87楼的图解。主流的偏好假设只是实际偏好的局部,实际的偏好和其效用函数是应当而且可以(我还认为必须)包括餍足点的。正是由于餍足点的存在,U(x1,x2)中X1、X2的取值不可能趋向于无穷大,而只能以S(Satiation)为限。静态下,消费集合上的所有元素,应当具有即时被完全消费的涵义,即选择一消费束,意味着现期要完全消费掉这束消费品。这样,任何种类的消费品都有消费的上限,就是餍足点。

但是预算线对于特定的消费集合却可以是无限向右上延伸的。(87楼的M1,M2,M3)

由此,当一个(相对于特定消费集合)充分多的预算等于餍足所需的花费时(表现为预算线过餍足点),餍足点就是最优选择,就可以达到MU=0的境况。此时,预算收入的边际效用也等于0。

你对局部非厌足性的理解有误

你引入厌足点是为了保证消费者最大化效用有解(也就是你说的不致使X1、X2的取值趋向于无穷大)

但实际上,规划有解是由预算约束集保证的,“有界闭集上的连续函数必存在最大值”,预算约束集为有界闭集,因此秩序要求效用函数连续即可,无须要求效用函数有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21:37:00
以下是引用statax在2007-9-30 20:40:00的发言:

ruoyan画出的图是我所举的例子 U(x)=a-b/x 在二维情形的版本啊(我指的是收敛性与凹凸性),我们可以考虑U(x)离散的序列情形(即取函数的一个收敛子序列),不妨设为 Un=U(xn)=a-b/n, n=1,2.....无穷。显然,Un收敛于a,但永远也达不到a,只能无限地接近。 也就是说,MU也不可能等于0,只是无限地接近0,要注意,MU接近0的代价是消费量是无穷的!

关键是U(X)的解析式。“MU接近0的代价是消费量是无穷的!”这个判断是以“Un=U(xn)=a-b/n, n=1,2.....无穷”为基础的,但如果U(X)不是这样的呢?凭什么规定U(x)一定是这样形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21:40:00
以下是引用statax在2007-9-30 21:30:00的发言:

呵呵。其实MWG我是买了上财的影印本,但是发现它太大、太笨重,字体又小,而我又是一个性子急的人,要看一本书就喜欢一口气看到完为止,所以,MWG当作摆设放了很久了,仍只停留在闲了就翻一下的水平,还没开始呢。而我之所以想先看瓦里安的高级教程的原因,是我以前没有从头到尾系统地看过类似的微观的书,平狄克的微观虽然通看了,但觉得表述方式上与瓦里安的现代观点相差有点大,而现代观点我又没从头到尾看过,所以就想先看瓦里安高级以熟悉一些表述方式和基本定理。

嗯,以后学MWG,遇到问题要上来交流的。

Varian的Micro-analysis中文翻译的非常之烂,条件允许直接读英文吧,MWG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过中译本,翻译得还不错,读着挺顺的,为了提高效率,觉得第一遍先看中文版吧,毕竟MWG的书,写得像数学

欢迎来讨论拉,感觉现在的讨论还只是局限于消费者理论、厂商理论

还有诸如不确定性分析阿,局部均衡分析阿,一般均衡分析阿,委托代理分析阿,甚至更高深一些的机制设计,这样多重要的领域都还没有涉及,我们这些后生还得加倍努力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21:41:00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7-9-30 21:37:00的发言:

关键是U(X)的解析式。“MU接近0的代价是消费量是无穷的!”这个判断是以“Un=U(xn)=a-b/n, n=1,2.....无穷”为基础的,但如果U(X)不是这样的呢?凭什么规定U(x)一定是这样形式?

这只是一个例子,但足以说明问题,你可以定义一个收敛得更快的,比如是比1/x收敛得更快的更高阶无穷小,任何一个都行,如Un=U(xn)=a-b/n!,不是1/n,而n的阶乘分之一,收敛够快吧,但只要你要让它趋于0,唯有x趋于无穷才能办得到,这与1/x又有什么区别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21:44:00

经济学是在约束条件下求得效用,即满足的最大化,脱离这个资源稀缺性的前提,很多论点都会是谬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21:49:00
以下是引用jerryliu在2007-9-30 21:40:00的发言:

Varian的Micro-analysis中文翻译的非常之烂,条件允许直接读英文吧,MWG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过中译本,翻译得还不错,读着挺顺的,为了提高效率,觉得第一遍先看中文版吧,毕竟MWG的书,写得像数学

欢迎来讨论拉,感觉现在的讨论还只是局限于消费者理论、厂商理论

还有诸如不确定性分析阿,局部均衡分析阿,一般均衡分析阿,委托代理分析阿,甚至更高深一些的机制设计,这样多重要的领域都还没有涉及,我们这些后生还得加倍努力啊

原来翻译得不好,怪不得, 以我在图书馆借来翻过,也是觉得读起来很拗口。MWG中国社会科学出的我也在学院的图书馆见过,上下册的吧,看来要借来复印一本才行,那本书我们学院的图书馆是不能外借的。斑竹看过的说翻译得不错,那我要看看才行了,影印版的就是字小,密密麻麻的,看着真晕乎啊。。

微观的领域的确很多,而且象斑竹列举出来的这些都很高深,非短期内可以改观,与大家共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30 21:51:0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21:50:00
以下是引用jerryliu在2007-9-30 21:33:00的发言:

你对局部非厌足性的理解有误

你引入厌足点是为了保证消费者最大化效用有解(也就是你说的不致使X1、X2的取值趋向于无穷大)

但实际上,规划有解是由预算约束集保证的,“有界闭集上的连续函数必存在最大值”,预算约束集为有界闭集,因此秩序要求效用函数连续即可,无须要求效用函数有界

效用函数是否有界不与是否有解为条件。“无须要求效用函数有界”不是“排除效用函数有界”。我不是为了有解才引入餍足点的,而是以餍足点为外生变量生成效用函数的,因而效用函数是外生的。在这样的效用函数下,随着预算约束的放宽,规划解所对应的总效用是提高的,但不会无限高下去,会收敛于餍足点上,此处U达到了任何预算下的Umax,而MU=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21:55:00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7-9-30 21:50:00的发言:

效用函数是否有界不与是否有解为条件。“无须要求效用函数有界”不是“排除效用函数有界”。我不是为了有解才引入餍足点的,而是以餍足点为外生变量生成效用函数的,因而效用函数是外生的。在这样的效用函数下,随着预算约束的放宽,规划解所对应的总效用是提高的,但不会无限高下去,会收敛于餍足点上,此处U达到了任何预算下的Umax,而MU=0。

你要是为了得到MU=0而将效用函数外生化,这样的理论有意义吗?会被人骂的很惨的

要知道经济学家为了证明效用函数的存在性花费了多少心血,才将效用函数建立在满足一系列假说的偏好的基础上,不要为了凑结论而建模型,这是兵家大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22:14:00
以下是引用卡尔先在2007-9-30 21:44:00的发言:

经济学是在约束条件下求得效用,即满足的最大化,脱离这个资源稀缺性的前提,很多论点都会是谬误

你的这个说法在经济学教育科研网也有人提出来过了。

我想这样分析一下:

饭是能吃饱的,“饱了”说明你已经厌足,而此时你还有钱去消费其他商品,所以说,“饭”在这里不是希缺的,所以根本不应该将它纳入到消费者选择当中去。————这个逻辑似乎有道理,至少对于富人来说,他们不会因为吃几顿饭而考虑很多以至于怎么样节省,除非它是守财奴。

这样一来,楼主的这个“吃饭”消费,就和呼吸新鲜空气类似,没有必要分析它与其他商品的关系了,即楼主提出的这个命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资源不是稀缺的,不管边际效用如何,边际成本是0,所以不会影响对其他商品的选择,也就不必要用MU1/p1=MU2/p2的框架来分析了。

兜了一圈,我又说,“饭”的确是要钱的啊,并且,除了“饭”这种低价品外,大多生活日用品(洗涤剂、卫生纸、香皂,。。。。),都是和饭是同一类的,难道所有这些都不是稀缺的吗?难道一个人的消费决策只需关心是否买车、买房、孩子上学费用。。。除了这些大头,其他都不是稀缺的了,看来生活中没有细节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22:26:00

所以,我打算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

情况一: 我的收入足够使我不至于挨饿,每顿都能吃得饱。这时,无论其它商品是什么,我的生命第一需要是吃饱,而我又有钱能使自己吃饱。 因此,“吃饭”不管是不是稀缺的,都不需要作为一种商品与其他商品列入选择的范畴了。————因此,“饭不存在稀缺性”是我们应排除的假设。

情况二: 我的收不高,吃饭也要精打细算,虽然也能吃得饱,但要仔细考虑花在吃上面的钱与花在其他方面的钱。

我假定楼主提出的问题是在“情况二”下来讨论,排除“情况一”,以使楼主的话题得以继续!

所以,如果有提资源非稀缺性方面观点的,请先回复本贴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30 22:28:0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22:49:00
以下是引用jerryliu在2007-9-30 21:55:00的发言:

你要是为了得到MU=0而将效用函数外生化,这样的理论有意义吗?会被人骂的很惨的

要知道经济学家为了证明效用函数的存在性花费了多少心血,才将效用函数建立在满足一系列假说的偏好的基础上,不要为了凑结论而建模型,这是兵家大忌!

想问一下,是否包括了餍足点,效用函数就不存在了?或者,不包括餍足点是效用函数存在的必要条件,哪里有这样的证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22:53:00
以下是引用ssmmb在2007-9-30 13:47:00的发言:

实际上西经提出“理性人”的假设的初衷就是看到了现实中是不存在这种“理性人”的,如果它认为现实中的人都是它认为的那种“理性人”还多此一举搞出一个“理性人”假设做什么?

其实,这充分反映了西经对决定市场运行的关键性因素——“人”的认识还很不完全,对人的行为和选择问题也没有更深刻的认识。提出各种假设或约束条件只是一种修补漏洞的办法,但理论适用就很局限性,这是目前西经的软肋。

非常同意你的观点。理性人设定,对于经济学来说,既是不必要的,也是对经济存在的歪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23:03:00
以下是引用statax在2007-9-30 21:41:00的发言:

这只是一个例子,但足以说明问题,你可以定义一个收敛得更快的,比如是比1/x收敛得更快的更高阶无穷小,任何一个都行,如Un=U(xn)=a-b/n!,不是1/n,而n的阶乘分之一,收敛够快吧,但只要你要让它趋于0,唯有x趋于无穷才能办得到,这与1/x又有什么区别呢?

U(x)=X(1-X/2a),X趋于a时,U趋于最大值a/2,这里X不必要趋于无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