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17039 69
2013-05-19
当下的商科学生普遍接受这样一种教育
面对一个商业项目,首先确定目标,然后估定问题,预测各种可能性,估算成功率,再做决定,最后才付诸行动去实施
      而在现实的工作中,上述的方法会有严重的弊端。各种预测和评估在没有真实执行项目之前是很难进行的,执行时若发现方案出现偏差,而后执行出现偏差,此时的方案就会成为桎梏执行的鸡肋,食不得弃不得
      那么,管理人员在现实工作中是如何进行决策和执行的呢?
      凭直觉
      一个高层管理人员凭直觉处理工作,听起来十分荒谬,请容我解释
一:管理人员的直觉不是任意的,非理智的,而是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历练,对行业的深入把握培养出来的一种对问题表现出     迅速反应的能力。
二:直觉把一些零散的数据和实际情况进行组合,管理人员能迅速辨别方向。
三:有些管理者也应用直觉来检验更理性化分析的结果。大部分高层管理人员熟知传统的决策分析模式和工具,那些使用这些正式的系统化方法做出决定的人经常会对一种情况保持警惕,那就是有时此方法得出的结论和他们对正确行为的感觉不符。最后,管理者可通过直觉绕开深奥的分析而快速产生一个可能的解决办法。这么使用时,直觉几乎是一个瞬间的思维过程,这一模式为管理者所熟悉。
      这种靠直觉来执行项目的一个特点是,思考和行动是高度一致的。管理者先靠直觉作出执行的第一步,而后利用反馈的信息再分析,分析的结果再矫正执行。在这执行-分析的循环中,方案能够精准地高效进行
      由于管理者们经常面对许多不确定的情况,他们鼓励采取各种行动来对问题作一番深入了解。他们藉此对问题做出更深的体会。一言以蔽之:行动是确定问题的一部分,而不只是解决问题的步骤

    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来自于美国一篇文献,作为一位工作了5年的人来说,看了之后十分认同。如今社会浮躁,各种花哨的策划书遍地都是,又有多少是可以执行的呢?我侄子就读于广东某所高校,今日参加一个关于什么策划书的大赛,让我给些意见,还给出了上年度冠军的作品。看后唏嘘不已,如此冠军步入社会又是谁的功过?希望大家思考一下。

职场人分享系列第一部
毕业季,精算从业5年还原真实而平凡的保险精算行业,附5年来薪酬变化,有问必答
职场人分享系列第二部
关于考研考证和薪酬制度同学们的误区,一个沉稳精算人的分析   职场人分享系列第四部
详解人力资源部运作,附精算面试指南
职场人分享系列第五部:
真实解读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事实和你想的总不一样  
职场人分享系列第六部:

帮助坛友评估能否从事精算的可能性

职场人分享系列第七部:

思维训练之逻辑推理纠误,想进银行的进

职场人分享系列第八部:

说一说我税后2w的精算师同学

职场人分享系列第九部:

用逻辑推理推敲精算岗是如何招人的


                                                                                                                                                                        paul









补充内容 (2013-7-12 15:40):
职场人分享系列第十部:
逻辑思维训练之,体制内单位与体制外单位有什么不同?详解薪酬体制,写给准大四学生
https://bbs.pinggu.org/thread-2528570-1-1.html

补充内容 (2013-7-12 22:05):
职场人分享系列第十一部:
成为优异精算师的现实条件https://bbs.pinggu.org/thread-2528965-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5-19 12:22:21
如果大家对哪个方面有兴趣,我会继续发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9 13:00:55
直觉毕竟是有经验人士的专利,对于刚出社会的学子,哪里来的直觉!所以,直觉是需要经验的积累的。而对于大多数应届毕业生来说,只能依据比较成熟的计划,慢慢积累经验,养成自己对市场或是行业的直觉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9 15:19:40
,觉得楼主说的真的好,有时候有些生活小问题我们想着想着,都不会去做了,还不如行动来的实在。何况那些大的项目呢?但是行动有的却不是全部,有时会出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9 17:57:58
楼主的见解,看了很有启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9 18:15:43
楼主能不能讲讲会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