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资源指标快速增长,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蓄积量和活立木蓄积量等指标是衡量林业资源多寡的重要指标。
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1.95亿hm2较第六次普查数据上涨11.7%,森林覆盖率20.4%,森林蓄积137.2亿m3,较第六次普查上涨10.2%。通过历次清查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林业资源近期处于一个平稳上升的格局。
林业资源的总体增长趋势为采伐限额提供了一定的增长空间,对林木产品需求市场来说具有一定利多影响。
图1:我国森林蓄积量呈稳定增长的趋势

图2:我国森林面积不断扩大

1、国家、集体所有林业资源优势明显
第七次清查数据显示:我国有林地面积18138.09万hm2。按土地权属分,国有7246.77万hm2,占39.95%;集体10891.32万hm2,占60.05%;按林木权属分,国有7143.58万hm2,占39.38%;集体5176.99万hm2,占28.54%;个体5817.52万hm2,占32.08%。通过分类可以看出:我国林业资源主要归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但是竹林和经济林面积主要归属于个体所有,所以个体林业经营企业在经济林和竹林产品的经营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有林地面积中,公益林和商品林各占52.41%和47.59%。公益林比例有所上升,说明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得到加强,对林业企业来说拥有的商品林的数量多少也就成为其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表1:国家和集体所有林业资源比例较大

2、林业资金投入增速远超过国家财政支出增速
2003年《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出台,明确了林业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之路。与之相呼应,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十分迅速。2001-2011年间林业投资总额从2001年的209.6亿元增到2011年的2632.6亿元,十年间投资规模扩大到原来的12.6倍;并且林业投资的增速要远高于同期GDP和ZF财政支出增速。
林业投入的主要方向有营林投资和森工投资两类。两者比例的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国家林业宏观政策的走向。2001年以后伴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退耕还林等),营林投资在林业投资中的占比逐年扩大;后期又逐渐走弱,说明国家对林业的生态环境和林业经济两手抓仍是政策的主要方向。林业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依旧很大。
我们同样可以看出2013年林业投资中国家投资占比仍处于主导地位,但是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我们认为在总体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国家投资比例依然减小,说明民间和国外资本对林业领域的投资热情越来越高,也正是这些资金的进入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图3:我国林业总产值近几年成平稳增长趋势
图4:营林投资和森工投资比近几年不断下降

3、第二产业仍为林业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我国林业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1998年,全国林业总产值为2727.8亿元;2006年达到1.07万亿,2010年突破2万亿元,达到2.28万亿;2011年达到3.06万亿元。据悉,我国林业产业产值达到1万亿用了57年,从1万亿到2万亿用了4年,从2万亿到3万亿仅用了1年。
通过各个产业占比的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不同的产业的增长速度不同,1998年我国林业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结构比例为70:26:4,2005年为51:41.7,2011年为36:55:9。相比较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较快,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最大,但是处于递减状态,第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要快于第一产业。我们判断林业产业发展将更倾斜于二、三产业,第一产业受生态保护政策的影响,进入门槛更高、资源依赖性更强、产业积聚的速度更快;林业资源拥有量将成为第一产业经营企业发展的命脉。
图5:我国林业总产值近几年成平稳增长趋势

图6:第二产业所占比不断扩大
我国林业行业投资规模现状分析:
http://www.tianinfo.com/news/news4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