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当然制约着价值现实的质与量,但又是什么在制约着人们的消费呢?制约着人们的消费能力的正好也是价值的质与量。“价值的质”是指产品的使用价值,它的适用性与新颖性;“价值的量”是指产品的价值量,它体现为产品的市场价格。十分显然,对于一种具有潜在市场需求的质量成熟可靠的产品,它的价格高低便是制约其消费量的根本因素,价格低,人们就多消费,价格高,人们就少消费,---这不过是最显而易见的经济常识。这样,所谓“商品过剩”,从这个角度来看,显然是因为商品的价格(因而是其价值)过高的结果。马克思否定商品的绝对过剩,认为所谓过剩只是普通大众无法消费更多商品的结果,即相对过剩。比如中国的彩电过剩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中国13亿人都对彩电感到满足了吗?未必,落后的农村地区还有许多家庭没有彩电,甚至连黑白电视机也没有。他们因为还很贫穷(相对来说彩电价格就显得过贵了),所以仍消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