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买卖与欺骗
我们每个人在购买商品时都有过被骗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呢?商品在我们的价值分析中是有价值的,为什么在购买中反而产生被骗的感觉呢?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商品买卖与行骗进行分析。
商品在从工厂进入市场的一刹那之间就构成了买与卖的关系。是买卖还是欺骗也就形成了。对商品的满意度最终决定了你对该笔交易是买卖还是欺骗。
所以,对商品的满意度也就成为该商品在市场的价格表现。同类产品的商品价格在市场表现也就有所不同。(它同样符合商品的基本价值,就是附加在商品上的劳动量和劳动时间决定了它的最终市场价格表现。)比如商品的外观、使用功能、商品的质量、使用方式,便捷、颜色、大小、材质、使用年限,价格等。
只要有一样不符你的要求,你就会有一种被骗的感觉。商品广告就是充分的告知产品的各种用途,但夸大其辞的宣传与虚假效果也必然成为人民大众攻击的对象了。
正确认知商品的价值
商品的价值主要来源是其使用价值。一只茶杯的使用价值是其能盛少量的水,然后可单手拿起来喝水。如果需要二手端起来盛水的器皿,那就不叫茶杯,而叫水盆或水缸了。当然,对那些尚未成年的儿童、病人、老人等行动不便的人,喝茶时还是需要二手拿起比较合适的。
那么,茶杯使用价值就在于可盛少量的水,并单手拿起。
那么,茶杯除了具有可盛少量水的价值,还有没有其他价值呢?当然,茶杯还具有其它附加价值是肯定的。比如:茶杯的材料价值不一。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茶杯。土烧制的瓷杯,紫砂杯;用塑料压制的塑料杯;用钢铁制的搪瓷杯,不锈钢杯;用石英砂炼制的玻璃杯;也有用木头、竹子制作的茶杯等等。
除了茶杯具有材料附加值外,茶杯还具有工艺价值。比如:茶杯的式样;有的茶杯有把,有的茶杯没把;比如茶杯上印制的各种花纹,花、鸟、鱼、虫,文人诗句,名画等。
当然,它们再怎么变化,那也万变不离其“宗”——盛水的基本价值。如果你在商场里选购琳琅满目的茶杯时,只注意好看,而不注重基本使用价值,等拿回家使用才发现,原来茶杯上有洞或损裂现象,这时你也只能大骂商人的奸诈了。其实问题在于自身只关注于虚表,而不关注本质的原因。在现实社会中,我们观察一个人,不也喜欢犯同样的错误吗?朋友的奸诈,老婆的出墙,丈夫的花心,官员的贪腐。不都是对人的本质考察的不周而给自己和社会带来危害吗?否则只能证明自己也是那奸诈贪腐之人,只是为了满足狼狈为奸之需要了吧。
所以,我们在选购商品时,首先关注的是使用价值。比如手机:我们在挑选手机时,首先要插入自己的电话芯片,看是否可通话,其次观注通话质量。然后再关注其它各种功能,如摄像照相功能、上网功能、游戏功能、音响功能、外观、使用携带是否方便、电池、充电是否完好、整体机型是否美观大方、使用中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男人、女人、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他们在挑选手机时都有各自的需求,这样,我们在挑选手机时,我们只注重自己需要的那一面而忽视其他,当拿回家使用时,只要有一方面不合自己的意,你就会感到被骗的感觉了。而这时你不再关注当初购买设定的目标,而只关注手机上的毛病了。所以,这种被骗的感觉是灵魂上的偏差,而非手机问题,那种需要绝对完美的人自身也不一定是绝对完美的,而真正的骗子反而利用这些“完美”的人的需要,而设计行骗了。投其所好,是最好的也是最容易行骗伎俩。那种认为什么都好,喜欢占小便宜的人也同样摆脱不了被骗的经历。
关键的一点是:当我们挑选一件商品时,只要能满足我们最基本的使用价值,只要价格合适,那就物有所值,不属于被骗之列。
王亮2013年6月24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