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从何而来?---兼驳黄佶先生的谬论
黄焕金
利润从哪里来?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一直是人们热烈探索与强烈争论的课题。比如黄佶就以利润从先进机器中来而妄图“异论”资本论。实际上情况又是如何呢?
我们先从常识讲起。产品要通过出卖而获取利润,产品在市场里就必须要有相应的价格。没有价格,就谈不上有利润可言,价格太低,就不是利润,而是亏损。因此,问题的关键是: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不用想人们就会说,价格是由产品的供求决定的。那么,供求的意思又是什么呢?它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供给方面,另外一个是需求方面。供给不足则价格会涨,需求过度价格也会涨。前者我们容易理解,后者我们需要做点解释以免一直错下去。表面上看,需求过度会导致价格上涨,其实这只是表面情况而已。为什么?因为需求增大并不一定会导致价格上涨,因为会有供给的相应增大相配合(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之下)。因此,需求增大或过度会使价格上涨的实质,就是供给不足。因此,需求使价格上涨,同样可以归结为供给不足。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供给不足呢?那就是供给所需要花费的成本增大,从而导致供给不足。因为要想增大供给,就要花费更大的成本,花费更大的投入。而当这个方面有所限制时,就不能提高供给量了。比如,春节期间,坐车的人大增,而要提高运输能力,就要花费很大成本,比如,投入资金购买汽车、修路修机场等等,而这不是很容易做到的。
可见,供求决定价格的实质,就是成本决定价格。确切地说,是:众人成本决定一种产品的价格。为什么说众人成本呢?因为单个生产者的成本决定不了他的产品的市场价格,但许多(生产这种产品的)生产者的成本可以决定这个产品的价格。用我的理论概念来说,那就是:价格维护论。即一定的众人成本量,把一种产品的价格维持在一定程度上面。这是是市场经济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定律。比如,假设有10家企业竞争性地生产一种手机A,这个手机A之所以可以在市场上卖出1000元,那是因为这10家企业的大多数,其成本都接近1000元的位置。大家都耗费差不多的成本,因此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把共同产品手机A的市场价格定在1000元。现在,有M企业出头了,它通过运用更先进的机器而使成本降下来,成本降至800元或更低,那么,他的产品仍然可以按1000元出卖,于是,就显得他的机器创造了所谓更大价值。其实,这是错的,因为很显然,这机器之所以获得更大利润,那是因为其它企业还是老样子,还没运用新机器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因此,我一直说:先进机器的利润,来自于落后企业的落后生产力,因为这些落后企业的更多存在,使产品的价格维持在原先的水平上。一旦大家都陆续采用同样先进的机器,那么手机A的市场价格就会降至800元或者更低的程度,从而使最先采用的先进机器所“创造价值”的假象消除掉。
黄佶先生的所谓理论,就是一味强调首先采用先进机器的这个暂时的更大获利空间,并把它绝对抬高开来,并用它来否定马克思的价值论。但这是无法成立的。刚才说了,你首先采用先进机器所获得的利益,与其说是先进机器的贡献,不如说是其它还未采用先进机器的大量企业的贡献,因为正是它们的低效,把产品的市场价格维持在高位上,从而使先进者获取暂时的更大好处。
因此,在此要告诫黄佶先生:不要看到自己会蹦一会儿,就以为自己能够飞天了。暂时的现象不能取代规律性的长远均衡哦。
201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