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有个观点:一个国家,当它的企业与产业缺乏竞争力,从而造成经济疲弱时,往往就需要ZF采取刺激经济的各种措施。而ZF所采取的这些措施包含着许多副作用,其中,通过增发货币的形式而进行的刺激措施,是最有可能导致泡沫经济的因素,每当这种泡沫足够大而货币又不得不收缩时,泡沫就破裂,从而导致资产贬值的危机。如果ZF是用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那么ZF就最容易背负债务负担,日本在80年代衰退后采取了大量的财政刺激政策,从而使日本背负巨大的债务。2012年底,日本国债与GDP之比已经达到230%。而此基础上,再经安倍的资产购买计划,又使日本国债迅速彭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到2013年3月,日本公共债务总规模将达到该国经济总量的236%
可见,关键的核心问题是缺乏竞争力,而竞争力具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产品创新,另外一个是成本价格,如果产品长期没有什么创新以创造相应的需求,那么经济就会疲弱,同样,如果成本价格一直过高,也会削弱竞争力,日本现在大搞汇率战,强力把日元贬值,无非就是让日本的出口产品价格降低以增强竞争力。日本的现有产品在品质上是优的,但在新产品创新上并没有太大出色,从而没有为日本产品创造出相应的需求。竞争力不足,就没有相应需求,就需要ZF救市与托市,而这种救市,一方面导致国家负债日益巨大,另一方面又因货币泛滥而造成泡沫危机,这种泡沫容易聚集在股市、房地产行业等方面,使其价格过高,而在过高价格不能维持后,又调头向下,从而造成资产贬值危机及金融危机。
在我看来,日本此次也是这个逻辑,日本经长期财政刺激后,本身已经累积了巨大的债务,现在安倍再大搞扩大债务性的宽松货币政策(即通过日本央行购买国债而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在得一时之效后便因债务更大化而面临收益率上升的局面,收益率上升即说明债务更难以为继了,而如果没有新的债务承担,就等于没有新的刺激措施,这样,原先经刺激而有效的经济,就会迅速下滑。这应该就是此次日本所发生“日经指数暴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