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528 5
2013-06-07

---奉劝学生读点经典

最近,我问了几位毕业生,大学里你读了什么最难忘的经典之书呢?也问了几位没毕业的学生同样问题。但是,令我遗憾的是,几乎都没有让我振奋的消息。

想想也是,现在的学生认真的去考证、考研、考公务员去了,散漫的呢去看卡通漫画以及玩网络游戏去了,或者在手机上看网络小说去了;穷的兼职去了,富的“潇洒”去了;因此,无论“好生”还是“差生”都没空去体验经典之作,实属正常。

但是,我们的大学生如果只有技能而缺乏“精神”,会幸福么?更不用说那些连技能也不好好操练的孩子了。我以我的人生经验而言,人只要有了精神生活、即使暂时缺乏技能也能挺过去。我曾经有很长时间的抑郁,但靠着大学读文学经典打下的写作基础,在受挫与“遭罪”的时候通过“写诗”等“升华”了自我,从而获得了“化烦恼为智慧”的点点进步。因此,我奉劝我的学生们,一定要读点经典。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掉进网游、网络小说等流俗的陷阱里而难以自拔,以致考试挂科、或者作业抄袭、论文剽窃从而不能按时毕业等呢?因为流俗的东西有如下罂粟般诡异的特点:

第一,讲了一些时下的热门投机技巧,让你觉得“混社会”很有用;

第二,里面有****、暴力等刺激,让你觉得“过瘾”;

第三,具有智力“挑战性”,例如侦破、布局、阴谋诡计等;

第四,具有心理补偿作用,例如让你恍惚自己是那厉害的、成功的主人公;

第五,具有“重口味”的新鲜刺激劲,满足人们的求新求异的心理需要。

总之,流俗的东西是容易让人“上瘾”的东西、是刺激人的感官胜于培育理性的东西、是让人消磨斗志、松懈意志力的东西、是让你从人群中孤立出来和从人际上疏离出来的东西,是让你变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东西。

那么,什么是经典呢?我认为,经典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   揭露真相,不会让你做梦;

第二,   揭示真理,不会让你迷信;

第三,   展示激情,不会让你颓废;

第四,   创造美丽,不会让你愚昧;

第五,   融入生活,不会让你冷漠;

第六,   启迪智慧,不会让你害怕;

第七,   提升人格,不会让你孤僻。

总之,经典可以让你反复阅读,让你在真善美中成长自己,让你变得自主、自立、自强、自信、自觉,让你学会爱、学会好好做人、学会好好做事。我最喜欢读的经典是《安徒生童话选》,那是比圣经而要真善美的经典。

人是符号动物,你脑子里装了什么,你往往就真成了什么,年轻人尤其如此。因此,我希望,我们的学生们多读经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6-7 02:11:12
功利的忙考试,浮躁的赶作业。经典在梦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7 02:47:46
呵呵,蛮经典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7 07:51:53
哈哈哈  你不做就很痛苦,你做了就很后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7 10:24:59
是的,用理来化情。

说教的作用有限,尤其是现在这个到处鼓吹成功学的商业社会,学生们在懵懂中被社会功利意识套上枷锁,义无反顾的投向外在鲜花,内里压榨的大熔炉中,终生在欺骗、厮杀的竞争中寻求虚假而短暂的所谓快乐,漠视生命本真的价值,抛弃走向真理的权力,成为睁着眼的瞎子,活着的死人。

“经典”是那些放下枷锁觉悟者的感悟,可以成为手段,成为凭借,让学生们获得力量,进而使其走出限制,使迎接真实生活成为可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9 10:47:01
总之一句话:实用主义毒害太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