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8335 33
2005-05-30
八诺奖得主聚京城 央视直播诺贝尔奖群英会 八诺奖得主聚京城 央视直播诺贝尔奖群英会 ◇字体:[大 中 小] 法制晚报 (05/26 14:57)

8位诺奖得主齐聚北京 首次9小时直击高端经济论坛 近40位技术人员进驻现场

  本报讯(实习生 杨萌)截止到今天中午,参加“2005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北京论坛”的诺奖得主已到京过半。记者还从央视经济频道获悉,自5月30日上午9时开始,该频道将中断日播节目,全程直播论坛实况。

  历时两天、九小时全程直播高端经济论坛在央视尚属首次。央视经济频道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调集精锐力量集中封闭策划,并邀请了十二位活跃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经济学家担任各场讲座的主持人,他们与诺奖得主多为师生或同事关系。论坛直播当日,央视将有近百人参与到现场的直播活动中,光是现场技术人员就有近四十人,所有转播设备目前已准备就绪。

  担任此次直播总导演的熊波介绍:直播的核心内容是诺奖得主的现场演讲,非经济学专业的观众不用担心听不懂。除了奥斯卡获奖影片的原型纳什的关于虚拟货币的演讲外,其他的诺奖得主演讲的题目都跟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一定关系。而且他们的演讲都比较风趣,都是在其理论基础上,把他们对经济社会的一些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为了便于普通观众的理解,节目组特别制作了各位诺奖得主的人物短片。论坛间隙,节目中将穿插一些Flash,通过幽默、浅显的方式来解读他们的思想精华。

  直播期间,观众还可以登录央视对演讲的内容进行点评和提问题。届时,不但会通过主持人播报或是滚屏字幕等方式反映出来,而且会选出最有意思的一个问题,直接向诺奖得主提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5-30 16:33:00
2005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演讲嘉宾

姓名 职务 获奖理由及时间

罗伯特.福格尔 Robert W. Fogel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 因通过经济学理论及数量的方法解释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刷新了经济史的研究,从而获得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约翰.纳什 John F. Nash, Jr.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因与两位数学家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获得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詹姆斯.莫里斯 James Mirrlees 剑桥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因其信息经济学理论获199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经济激励理论已成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基石。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罗伯特.蒙代尔 Robert A. Mundell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 因对不同汇率体制下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最适宜的货币流通区域所作的分析荣膺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弗农.史密斯 Vernon L.Smith 乔治-梅森大学教授 因建立了实验室,并将其作为一种工具应用于经验经济分析中,尤其是在选择性市场机制的研究中获得了突出成就而荣膺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芬恩.基德兰德 Finn Kydland 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加利福尼亚 因在经济政策的时间连贯性和商业周期的驱动力量方面的贡献获得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爱德华·普雷斯科特 Edward Prescott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兼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研究员 因对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难题”和商业周期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所做的贡献获得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迈克尔.伍德福德Michael Woodford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 主要研究宏观经济学

艾尔波托.艾莱斯那Alberto Alesina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 主要研究政治经济学

罗伯特.巴洛 Robert Barro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 主要研究宏观经济学

夏威尔.萨拉-伊-马丁Xavier Sala-i-Martin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 主要研究宏观经济学

爱德蒙.菲尔普斯Edmund Phelps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 主要研究宏观经济学,就业与增长理论的著名代表人物,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30 16:37:00
今天中央2套直播了,明天还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30 16:46:00

不过挺郁闷,总是转播不完

要是到现场就好了

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30 17:27:00
有没有热闹发善心把诸位大师的精彩讲演的稿件铁上呀,因为 真的精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30 17:56:00

埃德蒙·菲尔普斯:《萌发、适应与采用创新:一个思考发展的思维框架》

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埃德蒙·菲尔普斯:我非常高兴能够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机会来向大家介绍我的观点,关于中国的发展战略。过去的好几年当中,我一直致力于此,我希望对于像您这样的中国经济学家来说,能够觉得有兴趣,听一下关于中国的经济政策,我们是怎样来看的,特别是关于国民储蓄,投资、进出口、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听听我们的观点。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向西方来显示他们保留经常项账户的大幅余额和贸易顺差是有原因的,首先要讨论一下经济发展的本质以及生产率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然后评估一下中国经济体制的性质。

  在此基础之上,我会对中国自1979年开放以来的经济进程,或者是发展路径给出一种解释。最后我将讲解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步骤,一个就是生产者的知识,在选择西方技术进行创新和洋为中用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第二,使用者的知识,在决定采用何种技术以及怎样消化这一过程当中的作用。

  对于一个全面意义上的个人发展,一般而言是指对于一些任务完成能力的掌握,进而是指对于个人才干的不断发现和拓展。对于这样的概念,在西方的哲学家当中有着广泛的一致,比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20世纪的贝克斯和约翰.琼斯,我想中国对于个人发展的意义也不会和他们大相径庭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个国家的每一代人都必须被组织起来,为他们的人民不断找出新的问题,而不仅仅是简单的重复旧的问题,所以经济机制应该不断地为经济注入活力。如果这就是发展的意义,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满足下面情况的一种经济定义为高度发展的经济,那就是在这个经济当中,大多数或者是所有的人都进行着解决新问题的活动,而新的问题正在持续不断地被发掘。这样做的人越多,或者是这些人参与的程度越高,经济发展的水平就越高。大家可能就会想,生产力是否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部分呢?是或者不是。当然,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对维持基本生存是必要的,但是生存、生理上的舒适并不是真正的发展。人们获得基本需要的目的在于可以思考,并获得全面发展的一种潜力,所以生产力是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生产力本身并不是可以创造发展的。如果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可以使更多的人获得令其发展的工作的时候,他们就会有着发展的机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意味着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国经济体制在促进它的发展吗?很显然,我们的回答必须是“是”。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正在承担挑战性的工作,中国的经济组织具有大家所说的国家资本主义的特点,首先我是从曼德尔教授那儿听到的这种说法。中国的机制是不是给中国创造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是不是极大提高了生产力呢?是不是让更多的人参与了解决问题的进程呢?是不是促进了个人的全面发展呢?答案是肯定的。大家现在做越来越有趣的,越来越有挑战性的,越来越有高回报的事情。对于中国的发展和前进的方向给出一个简单的模型,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做出一个公设,假定中国的计划是由各种加总变量构成的,这些加总变量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市场决定的,所以这些变量的构成可能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在微观层面上的偏好,以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的国家控制,可以是市场的,也可以是非市场的,可以包括出口、投资。我们从物质资本的思路中跳出来是有益的,这样就意味着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包括了以及学会如何用新的知识,国家或者是国有企业可以从国外购买技术,这是一种投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30 18:13:5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