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张伟霖 北京报道
9月28日,中国船舶(600150.SH)这只A股市场上的“龙头”,在300元关口终于停止了前进的步伐。
当天,中国船舶在开盘冲击历史最高价284元未果的情况下,一路震荡走软,收市报273.99元。
虽然未能在国庆前夕顺利冲上300元,但市场普遍认为中国船舶站上高地也只是剩下时间的问题。
“我们对股价不发表任何看法”,中国船舶的董秘施卫东在电话那头表示。与此同时,研究机构却在继续为中国船舶抬轿。根据中信证券的最新报告,对其股价的预测股已经飙升到320元以上。
机构挣大钱
研究机构积极唱多的同时,基金则在继续集体做多。
根据二季报,基金对中国船舶几乎完全控盘。据Wind资讯统计,共有86家主力机构持有中国船舶,持仓量总计8276万股,占流通A股81.42%,其中基金85家,保险公司1家。
“事实上,随着基金规模的扩大,在三季度时候我们仍是在继续增持中国船舶。”深圳某基金经理对记者透露。当问及投资收益时,该基金经理笑称,“我们一直伴随其成长”。该基金从2006年四季度开始就持有中国船舶,而在当时,中国船舶的前身“沪东重机”,股价仅在10元上下。
“市场普遍预测未来国际造船业将逐渐地向中国转移,国内造船业将迎来一波发展的高峰。而我们判断,这只股票当时处于结构性增长的开始阶段同时又有强势的大股东支持,这样的股票是很有爆发力的。”该基金经理指出。
而在确认将定向增发实现整体上市后,当时的沪东重机连拉7个涨停版,股价开始迅速飙升。
2007年1月31日,沪东重机攀上50元;仅两个多月后的4月10日,公司股价攻克百元大关;4个月不到的8月6日,公司股价突破200元,成为两市历史上首只200元股。
“外延性增长的特征和行业景气度的提升,是支持其不断上涨的重要基础。”南方某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总监指出。
在早期对其建仓的基金则是赚了个盘满钵满。这其中南方系与嘉实系基金是最大的赢家。嘉实旗下的基金泰和、基金丰和、嘉实成长收益基金持有该股占股票投资市值之和高达27.89%,位居第一。而南方系旗下更是从一季度持股最多时达到1000万股,整个南方系基金更是共有5只基金持有中国船舶。
金钱效应带来的“羊群效应”,并最终让中国船舶的持股基金从一季度的22家增加到了二季度的85家。
“这种主力扎堆的现象则让中国船舶加速实现了价值。”上述投资总监指出。
估值高低尚待年报
那么中船究竟值多少钱?
在中信证券的研究报告称,对中国船舶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给予2008年30至35倍市盈率计算,对应合理股价为222至259元。考虑到公司未来收购集团优质资产的预期,公司合理股价应当为320元,并给予“买入”的投资评级。
“我们的看法是目前价位与预期符合。”上海一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据其透露,该基金的研发小组对其的估值为,2007年每股收益达到4.6~5元,2008年为7元以上,2009年将超过9元大关。
“评估的标准很简单,我们看到的是中船国际已经到手的订单。”而公开信息显示,作为中国造船业龙头,中国船舶目前订单十分饱满,生产任务在2010年前基本排满,将确保股份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增长。
该基金经理指出,在企业的成长性表现出来后,就要看PEG,当成长性比较稳定或者成长性开始回落以后,才是看市盈率和市净率来对企业进行估值。他强调说,在任何时候都用市盈率高低来指导投资是不合适的做法。
南方一基金公司投资总监指出,中国船舶本身高估,还是市场存在高估?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只有等到年报出来以后,才能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但该总监指出,目前公司对于高价股保持审慎的态度,对于旗下的研究部门对于某些高价股已经不在研究之列。
中国船舶二季度排名前十的主力机构
机构名称 机构类型 持股数(万) 占流通股本
丰和价值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 490.00 4.82
泰和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 420.46 4.14
南方绩优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 390.02 3.84
南方稳健成长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 375.20 3.69
南方高增长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 340.00 3.35
科瑞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 340.00 3.35
南方稳健成长贰号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 312.56 3.08
嘉实稳健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 300.53 2.96
信达澳银领先增长股票型 基金 296.25 2.91
证券投资基金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保险 273.74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