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403 18
2005-05-31
张五常专栏:   我不同意《新闻周刊》的估计,说国民总收入中国要在2039年才追上美国。我认为以实质总收入算,只要中国开放金融与取消国营垄断,5年可以追上   张五常(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1997年当选美国西部经济学会 会长,这一职位是第一次授予美国本土之外的经济学家)   恨不得这几年恐怖活动没有发生过,恨不得保护主义不会抬头,恨不得地球上没有压力团体,也恨不得所有政客都忙于打高尔夫球去。这样想,因为我恨不得能见到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经济大观园。   最近美国的《新闻周刊》以中国为封面故事,标题为《中国的世纪》,封面人物是一笑倾城的章子怡。内文把中国的经济发展说得天花乱坠,大有传媒本色。   读内文,认为作者对中国的情况一知半解。奇怪,昔日拿破仑说千万不要吵醒的巨人,今天被吵醒了;老外还在吵,但懒得去作点比较深入的体会。是个复杂的大国,不容易理解,20多年来的发展是经济研究的大好题材。然而,问津的学者那么少,可见高斯当年认为经济学者对真实世界没有兴趣,不是空口说白话。   《新闻周刊》把不值得夸张的夸张,但把值得夸张的低估了。他们的数字显示,25年来中国的国民收入增长7倍。究竟中国的实质国民收入上升了多少倍?个人猜测,是20倍以上。熟知中国25年前的实际情况的人多半会同意20倍是低估了。(这只是说平均实质增长率是每年12%以上。)   有几方面的统计困难。开放前,尤其是文革期间,北京偏于把数字夸大,开放后痛改前非,偏于低估。个体户及农民于农业之外的收入,虽然大幅提升了,大部分没有算进国民收入之内。最重要是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大幅跃升,而质量是不容易算进数字统计的。是的,产品不论,其他不说,只论酒店或食肆间的侍应多笑几下,工资没有提升,实质国民收入是增加了。   1998年,一位来自加州大学的研究俄罗斯的经济教授到港大演说,比较中、俄的发展,提到上海,说那里的增长率大约是每年百分之九强。我问:“怎么可能呢?全世界17%的建筑起重机在上海,破了任何城市的纪录好几倍,而5年间上海兴建的商业大厦,等于香港50年。”他立刻同意统计数字有问题。   以美元算,国与国之间的物价差距也是实质收入算错数的一个原因。《新闻周刊》说2015年中国的国民收入会追上日本。这是指国民总收入,不可能对。中国人口是日本的10倍,10年之后中国的人均实质收入只有日本的1/10吗?智商何在?我认为撇开上述提到的低估因素,单看以美元算中、日的物价差距,今天中国的实质国民“总收入”已经超越日本。当然,人均的实质收入要追近日本还要一长段时期,行差踏错三几步可能永远追不上。但30年来日本的经济政策不对头,人均的实质收入被中国追上是可能的。   应该不可能追上的是美国的人均实质收入。尽管美国的好些经济政策大可商榷,而又不幸地惹上恐怖活动的麻烦。但地大物博,人民知识高,在实质人均收入上,中国能达到美国的一半是了不起的成就了。应该可以达到再加一点。也是没有可靠数据的猜测,十多年前一些经济学者朋友认为,在人均实质收入上,日本的最佳时刻可能达到美国的8成。去年我凭日本的经验,胡乱地算一下——指明要大事开放金融,取消国营垄断等——大约需要18年。   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以上。我不同意《新闻周刊》的估计,说国民总收入中国要在2039年才追上美国。我认为以实质总收入算,只要中国开放金融与取消国营垄断,5年可以追上。那是说,5年后中国的人均实质收入,大约略低于美国的1/4。考虑到美国还有不少贫民,不到1/4算是可怜了。急速增长不一定有大成。1980年代初期我说,如果中国大事改革产权制度,每年增长50%,持续10年,不足为奇。听者说我发神经。我的响应,是从零上升百分之一千还是零,从微不足道上升百分之五十还是微不足道。今天看中国经济,这边看引以为喜,那边看引以为忧。如果没有政治或战争等左右,来一个自由贸易的世界经济大观园,主角最可能是中国。   《新闻周刊》的封面虽然夸张,但不少老外的确这样看。为什么呢?发展得快,工业产品满布地球——是其中一些原因。但最重要是中国有13亿人口,经济起飞看来是不可能的事,而真的起飞是对想像力的挑战了。相对比例,中国比铁达尼邮轮还要大,行得动吗?30多年前波音747巨机新造成,一位朋友怎样也不肯坐,说不相信这样大的飞机可以安全升降。   这些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挑战不少人的想像力。20多年来,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会撞冰山而沉没的朋友无数。掉了眼镜,心有不甘,其中不少到今天仍然不相信中国的增长是真实的。“是虚假的现象,是泡沫,一定会破灭!”他们说。炎黄子孙也这样说,老外的想像力应付不了。这是老外喜欢把中国夸张地高谈阔论的原因。1981年,我白纸黑字地推断了中国会走的路,除了走得比我推断的快,其他彷佛是把历史预先写成了。最近重读自己昔日之见,很欣赏当时写下:中国改革最困难的地方,是垄断权容易维护的国营企业。幸而言中,也不幸言中。   中国人的优点是聪明,吃得起苦;中国人的缺点是不清洁,知识不足。家母在生时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可能因为这样,今天中国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了不起。可惜世界上除了经济还有政治。后者的存在,使我们无从观察整个世界产出竞争的大观园会是怎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5-31 17:54:00

开放金融取消垄断是对头的,增长速度能有多快只能让历史证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31 20:05:00

张大牛不愧是大牛

又一次语出惊人

不过具体时间恐怕不好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31 20:06:00
中国目前物价水平,人民可以支配的所得,人民的生活水准可以说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31 20:13:00

这种话谁都能说,因为有那么多限定条件。不过说了也是废话。炒作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1 00:02:00

[转帖]张五常:开放金融取消垄断 5年可追上美国

开放金融取消垄断谈何容易.会引发多少体制上的改革和经济利益的再调整问题.

我国现有的金融市场,抵御外来风险的能力还不够,要完全放开金融会产生很大的危害.

张五常的话有的有道理,但不能当作真理.有的非主流经济学家就公开说过张是美国安排在中国的间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