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shufe.edu.cn/structure/zh/deanreview/yzsd_con_130987_1.htm
田国强院长在2013年经济学院全体学生见面会上的讲话
2013年6月4日,经济学院一年一度的院长全院学生见面会又与大家见面了。自从田国强院长2004年担任经济学院院长以来,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都会相继举办全院学生见面会和新生见面会,9年来从未间断过。通过和同学们谈心,田老师希望同学们了解学院发展情况、牢记院训、内心阳光、增强自信、勇于创新,并对同学们寄予期望。
以下是今年田院长全院学生大会的讲话内容:
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
今年的见面会举办的比较迟,可能一些找工作的同学会错过,我希望通过见面会让大家了解学院的最新发展情况,增强大家学习和就业的信心。因此,明年的见面会最好安排在3月份左右。见面会的主要目的是和我们同学们沟通学院发展情况,听听大家对学院的意见和建议,信息对称。
财经类的大学不好办,财经类大学中的经济学院更不好办。提起名校,可能大家最先想到的是清华、北大、复旦、交大;在校内提起热门专业,可能先想到的是会计、金融。我们的同学都很优秀尽管从考分上来说,相对低于这些好大学、热门专业的学生。但是经过学院的培养,你们的就业率,你们受社会欢迎的程度和你们国内外升学的比例都丝毫不低于综合性大学和热门专业的学生。这得益于我们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差异化竞争战略。通过在师资、课程、培养方案、学风建设、招生举措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让我们的学生有实力有特色,打造了经院学生的品牌。
一、总体就业情况逆势而升 好于去年
今年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99万,比曾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的2011年增加了近70万人,同时受全球经济发展不景气影响,企业用人岗位需求有所下降。据说把家政这样的工作计算在内,市场上能承受的就业总数只有700多万。虽然就业形势严峻,但是我们财大的就业率在上海乃至全国都名列前茅,而我们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在学校都是数一数二的,同时国内升学(51人)、国外深造(38人)的比例也是最高的。
根据学校5月29日统计的就业数据显示,本科生方面,与去年同期相比,很多学院的就业率都不如从前,但我们学院却逆势反升,就业率超过去年,在全校就业率中排名第二。研究生方面,去年同期是就业率是85.33%,今年是92.75%,是五大学院中就业率最高的。
博士生方面的数据不太好看,只有51.52%,基本是全校最低的,这个结果并不奇怪,原因是我们对博士生的要求可以说是全国高校最高的,要求至少有一篇论文在国内权威期刊至少进入评审阶段,博士生达不到要求就不能毕业,因为我们的高标准严要求,我们博士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经树立了品牌。我前几天去北京、武汉几所大学交流,他们都跟我要博士生。
我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的博士生郭新强在找工作的时候,到浙商银行面试,该行的领导一看简历,说:“你是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毕业的啊!那里博士很难毕业的,许多要念6、7年,你如期毕业肯定很优秀,我们要。”这就是我们经院博士生的品牌!经过几年的打造,我们已经树立了品牌,大家一定要共同捍卫我们的品牌。
取得这些成绩,正如我刚才讲过的,得益于我们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差异化竞争战略。学院为本科生开设了数学分析课程,打好数理基础,数学分析特别锻炼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用的,让同学们摆脱了外面用人单位批评财大毕业生“后劲不足”的诟病,改变了只知结果不知过程,死记硬背的学习套路。我们国家副主席李源潮曾说过他最喜欢两门课,其中一门就是数学分析。数学分析是最有用的学问,它训练你不只是是什么,每一步都要问为什么是这样,并且所有你能够感觉到的问题,用数学分析一分析,很多事情难的就变成容易的了。
除了打好数理基础,我们还强化了马克思资本论原著的学习,加强了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学习,通过系统的课程体系给学生提供严格、系统的理论与科研训练,培养同学们独立学术创新能力,并具有国际交流与对话的能力。
社会上评判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的质量和认可度高不高,好不好,有两个指标:一是出国率,二是升学率。毕业的学生能不能被世界名校、国内名校所欢迎,学术能力强不强。刚才已经讲过,学院51位毕业生报送或考取研究生,38位毕业生获得国外大学的OFFER,出国深造。现在网络上有一个比较轰动的消息,我们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生,现在学院硕博连读一年级的学生胡关亮,在龚关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合作论文作为开篇论文发表在《经济研究》第4期上,其原稿就是胡关亮同学的本科毕业论文。《经济研究》是目前国内最权威的经济学期刊,在上面发文章非常难,很多学校几年都没有发一篇。而我们经济学院,今年刚过去4个月,已经发表了5篇论文,还有1篇接受发表,平了并很可能超过学校去年一年发表的总和。
胡关亮进财大后,前两年放羊了,结果分班之前的平均绩点只有2.82,被分到比较冷门的世界经济方向。在上了龚关的《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之后,按照课程要求看了QJE的相关文章,萌发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同时龚关老师指导他论文写作,胡关亮同学开始努力,奋发图强,不但在龚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而且还考上了我们的劳动经济学硕博连读项目,是目前硕博连读班上最好的学生之一,在我的高微2课程班上期中考试是成绩最好的。
学院为大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品牌,希望同学们努力,不辜负校园里最美好的大学时光,能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二、学院最新国际排名亚洲一流 世界百强
近期,国内外媒体、社会特别是科学界、教育界纷纷热议的一个话题是在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中落选的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却于今年当选美国科学院和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双料外籍院士。无独有偶,我们的理论经济学学科去年在教育部的学科评估中被评为第10,清华大学位列第16。而在荷兰蒂尔堡大学公布的2012年全球经济学科最新排名中,有948所大学榜上有名,上海财经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以世界第69和第88的排名跻身世界百强。其中我们学校是亚洲第6,大中华区第1,清华大学是亚洲第8,大中华区第2。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进入国内一级学科排名前10的高校如排名第3的武汉大学、排名第9的中山大学则根本未进入该榜单排名,而国际排名比较靠前的上海交通大学在该榜单中排名国内第5,世界第151,而在国内一级学科排名中却未进榜,国内大学两种排名的情况差异巨大。
在国际上,看一个学科是否是一流就看两个最关键的核心指标:1、学科成员在国际顶尖和一流期刊的论文发表及其引用率情况如何,这也是检测其理论创新贡献度的客观指标。2、学科所汇聚的本领域内公认的有影响力、有重大理论创新、对学科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世界知名学者有多少。世界上找不到一所一流研究型大学和一流学科在这些方面不是靠前的。
然而,国内现有大学及其学科评价体系中,这两个指标基本没有作为核心导向指标体现出来,即使是应用性研究也没有对追求卓越、尖端的激励和牵引,由此导致国内外大学和学科排名的巨大反差,以及国内教育科研资源的错配和浪费,极大地打击了国内那些励志打造世界一流的大学和学科的积极性。
最近,我写了一份建议《对中国大学及其学科评价体系的反思与建议》,准备投递给中央、部委领导和985、211高校的书记、校长。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改变国内现有的评价体系。
当然我们也知道自身的不足,有忧患危机感,荷兰蒂尔堡大学的排名没有考虑论文引用率,我们在这个方面也确实比较薄弱,因为我们的师资,尤其是海归教师都很年轻,让他们刚刚发表的论文就有大量的引用是不可能的。但这反过来也恰恰是我们的优势,反映了我们年轻老师在学术科研上的巨大潜力。办一所大学需要三个必备条件,一流的学生,一流的师资和一流的课程体系。我们的学生很优秀;我们的课程体系都是参照北美一流大学课程设置和培养要求;我们的师资队伍也非常强,目前,学院的海归教师占学院全体老师的比例已经达到60%以上,在国内经管学院的师资队伍中,这一比例仅低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学院老师的教学、科研考核标准可能是全校最严格的。
学院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院老师的努力,希望同学们能尊师重教,见面即使不熟识也能打声招呼,尊重老师。这就是我接下来想讲的,希望同学们能具备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和综合素质。
三、培养学生具有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及综合素质
我们的目标是把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都培养成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这就需要同学们具备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和综合素质。
1、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
经济学院的德育方针就是:诚信、包容、感恩、奉献。我认为这是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
“对人以诚,处事以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同学们在平时学习、考试及论文写作过程中尤其要讲究诚信。在这方面,我们有非常严格的制度,也颇有收获。几年前,本科论文抄袭现象非常严重,当时我们的规定是推迟2个月毕业,可能同学们是觉得2个月无所谓,大概有30个学生没有及时毕业。虽然说其他学校至少有一半学生论文抄袭,但我们觉得必须抓这件事情,前年我们规定抄袭论文者推迟半年毕业,这样一来,本科只有5、6个同学铤而走险。推迟半年毕业后,大家都很着急,因为半年时间肯定会影响就业和读研,因此有同学要跟我吵闹,有家长向我求情和威胁,但这样做都没有用,我们制定了规定,就必须遵守,再规定下一年抄袭的学生推迟一年毕业。去年本科抄袭论文者就1人,其实这个同学由于没有修完应修课程,本来就要推迟毕业。今年本科抄袭论文者就没有了。林肯说过“你可以欺骗一个人一辈子,你也可以欺骗所有人一时,但你不能欺骗所有人一辈子。”长远来讲,老实人是不会吃亏的,人都喜欢跟真诚的人打交道。
包容的心态也很重要,用经济学解释,很多矛盾都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因此凡事不要斤斤计较,抱着包容的心态一定能化解众多误会。博弈论里的核心思想有两个:系统思维和换位思考。希望大家包容一些,为人处事能换位思考,这也有利于大家建立良好的校友关系。
感恩的意识,就是要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感恩老师。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含辛茹苦地抚养我们长大,一定要感恩父母。一个人的命运是和国家、社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现在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家也不会向现在这样能上大学。因此,同学们一定要有集体责任感、荣誉感。西点军校的校训就是“责任、荣誉、国家”,这也是我们学院对大家的要求。
同时,我希望同学们有奉献的精神,不要被现在有些不好的风气所影响,比如说老人摔倒了不敢扶起来,当然这跟法官的判案有关系,但我希望你们能在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见义勇为,雪中送炭。三年前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我们经济学院的捐款占全校相当一部分的捐款。对此,我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
2、国际化视野
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我们正从第二大经济体逐步向第一大经济体迈进。邓小平很早就已经指出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国际化办学、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没有?大家一定要有这样战略眼光。
3、沟通力和领导力
我不希望同学们成为书呆子,希望大家多参加社会实践,多建立校友关系,这点非常重要,同时注意培养自己的领导力,就是作为领导要有引领和指导的能力。在你们以后的人生中,无论是做科研、行政还是做管理,我都希望你们不只是当好一个兵,而是成为一个管理者,甚至是一个领导者。
4、创新力
创新能力就是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这项素质非常重要,我希望同学们的眼光和知识不要仅局限于书本上,不要一味接受,要多动脑筋,多思考,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要吐故纳新。学知识我希望大家能做到将“有学术的思想”和“有思想的学术”两者有机结合,在我看来,现在很多博士生没有什么思想,这是不行的。而上世纪八十年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候,则是光有思想而没有学术,也不行。必须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5、分析能力
我们学院非常注重分析能力的培养,对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理论非常看重,本科生也要学数学分析。在商学院中加强数学知识训练是一个趋势,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都已经这样做,因为商学和经济学在很多情况下不能拿社会做实验,需要研究者有前瞻性眼光和预测,因此内在逻辑分析能力非常重要。
6、终身学习和自我完善能力
学校学到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而且有些知识会过时,可以说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能用到大学知识的20%就算多的,但我认为即使学到的知识没有用,也会培养人的素质、素养,甚至对一个人气质的养成也会有很大影响,现在同学们刚入学,看起来还像个高中生,几年后就会有大学生的气质,那是因为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有了自信,气质就发生了变化。
另外,光学知识还不行,要培养自我知识更新能力,我们学院无论是对本科生、硕士还是博士,都非常注重基本训练,目的就是培养大家的自我学习能力。同时,我也希望经济学院的同学们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做到这两点之前应先打牢基础。
我对大家的要求比较高,你们可能暂时不能理解我的苦心,也可能觉得自己达不到要求,不要紧,这是我们的参照系,我们只需要朝着这个100分的方向努力。如果目标只是60分,其结果就有可能不及格,而如果目标是100分,努力一下结果可能就达到了80分、90分。也就是孔子、孙子等人所说的,取其上,得其中;取其中,得其下;取其下,必败!这也是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基准问题,经济学并不是跟社会脱节的学科,它也不仅仅是理想状态,它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参照系,也就是努力的方向。方向决定目标,一个人的眼光有多大,目标有多大,就决定了你能做什么样的事情。现在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企业都很重视员工的愿景考察,我也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愿景,能够好好规划自己人生的目标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