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3084 7
2009-09-22
田国强院长给经济学院、高等研究院全体教师的信

各位老师:

大家好!暑假刚刚过去不久,新的学年已经开始,大家又都投入到忙碌的教学科研活动中。由于不少时间在国外,不能跟大家经常接触,尽管我通过电子邮件和越洋电话每天跟校领导、职能部门及院领导班子和行管人员沟通比较多,每天花费在处理学院工作的时间也特别多,但和全体老师沟通的不够,这是我不足的地方,今后会注意。因此,我想通过信件的形式,不时地和大家沟通,首先让大家信息对称,工作透明,了解两院的发展动态和形势任务,尽可能达成共识和理念一致。

首先,衷心感谢两院行管人员、院领导班子和部分教师(如参与暑期班、夏令营工作的有关老师)在暑假里非常辛勤和忙碌的工作,大家几乎没有修什么假,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重点围绕制度性建设(17多万字的制度汇编、4万多字的培养手册)、全国性项目(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全国师资课程进修班和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政策性研究(撰写政策建议书、申报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以及常规性工作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详见递交给学校的暑期工作总结。

其次,通报一下近期以来学院在人才引进和科研成果和方面的情况。

我们今年早期引进的6位海归教师已全部到岗,其中一位是副教授李玲芳博士(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另外5位是助教授:李哲博士(多伦多大学)、杨有智博士(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周德威博士(罗彻斯特大学)、张蓓博士(纽约大学)、张敏博士(多伦多大学)。他们的介绍学院网站上有,这里就不介绍了。最近,我们又刚引进了一位非常优秀的海归副教授朱东明博士,做计量经济学的,是从北京大学申请过来的。

在科研成果方面,我们教师在国际知名期刊、国内权威期刊发文及承担国家级课题等方面最近也喜讯不断,下面是我开学两个星期以来所了解到的信息。

存量教师方面:

1、孙燕副教授有一篇文章被国际数理统计顶尖期刊Annals of Statistics接受发表,这已是她两年之内在该杂志上发表的第二篇论文;

2、夏纪军副教授有一篇文章被国内权威期刊《管理世界》接受发表;

3、常进雄副教授拿到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海归教师方面:

4、李哲助教授有一篇文章在宏观和货币银行方面最好的杂志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上接受发表;

5、朱东明副教授有一篇文章被计量经济学方面最好的杂志Journal of Econometrics接受发表,这也是他在该杂志上发表的第二篇论文,

6、龚关副教授有一篇文章被精算方面最好的杂志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接受发表;

7、李玲芳副教授有一篇文章被国际二类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接受发表。

自2005年以来,经济学院教师已经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了超过90篇论文,其中77篇署名上海财经大学。这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取得为我们冲击亚洲一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我想跟大家谈一下学院当前面临的形势与今后一个时期的任务。一直以来,我们的改革虽然走在学校的前列,但其他学院的改革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比如紧跟在我们后面的统计与管理学院的全面改革,特别是在高端科研方面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其他像金融学院的教学改革、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的人才引进、会计学院的国际刊物发表、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决策咨询都做得有声有色。我们的改革正处于一个不进则退的形势,我们必须谦虚谨慎,容不得丝毫自满松懈、驻足观望或质疑徘徊的情绪。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9-22 19:41:25
支持田院长,田院长很有思辨才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2 19:58:26
哪个学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3 09:23:21

楼主的帖子内容好像不完整吧,我来贴个完整版的
http://se.shufe.edu.cn/structure/zh/xueyuanxw_con_31385_1.htm

田国强院长给经济学院、高等研究院全体教师的信





各位老师:

大家好!暑假刚刚过去不久,新的学年已经开始,大家又都投入到忙碌的教学科研活动中。由于不少时间在国外,不能跟大家经常接触,尽管我通过电子邮件和越洋电话每天跟校领导、职能部门及院领导班子和行管人员沟通比较多,每天花费在处理学院工作的时间也特别多,但和全体老师沟通的不够,这是我不足的地方,今后会注意。因此,我想通过信件的形式,不时地和大家沟通,首先让大家信息对称,工作透明,了解两院的发展动态和形势任务,尽可能达成共识和理念一致。

首先,衷心感谢两院行管人员、院领导班子和部分教师(如参与暑期班、夏令营工作的有关老师)在暑假里非常辛勤和忙碌的工作,大家几乎没有修什么假,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重点围绕制度性建设(17多万字的制度汇编、4万多字的培养手册)、全国性项目(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全国师资课程进修班和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政策性研究(撰写政策建议书、申报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以及常规性工作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详见递交给学校的暑期工作总结。

其次,通报一下近期以来学院在人才引进和科研成果和方面的情况。

我们今年早期引进的6位海归教师已全部到岗,其中一位是副教授李玲芳博士(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另外5位是助教授:李哲博士(多伦多大学)、杨有智博士(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周德威博士(罗彻斯特大学)、张蓓博士(纽约大学)、张敏博士(多伦多大学)。他们的介绍学院网站上有,这里就不介绍了。最近,我们又刚引进了一位非常优秀的海归副教授朱东明博士,做计量经济学的,是从北京大学申请过来的。

在科研成果方面,我们教师在国际知名期刊、国内权威期刊发文及承担国家级课题等方面最近也喜讯不断,下面是我开学两个星期以来所了解到的信息。

存量教师方面:

1、孙燕副教授有一篇文章被国际数理统计顶尖期刊Annals of Statistics接受发表,这已是她两年之内在该杂志上发表的第二篇论文;

2、夏纪军副教授有一篇文章被国内权威期刊《管理世界》接受发表;

3、常进雄副教授拿到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海归教师方面:

4、李哲助教授有一篇文章在宏观和货币银行方面最好的杂志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上接受发表;

5、朱东明副教授有一篇文章被计量经济学方面最好的杂志Journal of Econometrics接受发表,这也是他在该杂志上发表的第二篇论文,

6、龚关副教授有一篇文章被精算方面最好的杂志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接受发表;

7、李玲芳副教授有一篇文章被国际二类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接受发表;

8、郑兵勇副教授有一篇文章被国际三类经济学期刊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接受发表。

自2005年以来,经济学院教师已经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了超过90篇论文,其中77篇署名上海财经大学。这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取得为我们冲击亚洲一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我想跟大家谈一下学院当前面临的形势与今后一个时期的任务。一直以来,我们的改革虽然走在学校的前列,但其他学院的改革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比如紧跟在我们后面的统计与管理学院的全面改革,特别是在高端科研方面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其他像金融学院的教学改革、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的人才引进、会计学院的国际刊物发表、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决策咨询都做得有声有色。我们的改革正处于一个不进则退的形势,我们必须谦虚谨慎,容不得丝毫自满松懈、驻足观望或质疑徘徊的情绪。在此,我对学院全体教师提两点希望,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推动学院教育改革发展事业不断前进。

一是进一步做好教学工作。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作为教师最基本的职责所在,为国家培养大批具有扎实理论基础、高效生产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知识自我更新能力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我们学院最根本的目标任务,我们所做的一切的一切,如学科建设、高水平教师引进、对学生的“德”和“才”方面的教育,都是围绕着这个根本目标进行的。希望我们的老师要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为国家育人的理念宗旨,着力改善教学方式方法,传授让学生当下满意且终身受用的知识本领,同时注意自身师德锤炼,在做人做事方面为我们学生做出好榜样。对一些教学评价持续低下,明显不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学院会采取对口指导的办法予以帮助。如果依然得不到提高,出于对学生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考虑,学院将和学校方面一道不得不做其他安排。

二是进一步做好科研工作。教学是立院之本,科研是强院之路。近年来,学院在国际知名和国内权威刊物上发文基本保持着一个喜人的势头,但相当部分教师还没有动起来,特别是在拿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上,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份量来看都差强人意。这与学院提供的良好科研教学办公条件是不相称的,我们的硬件条件即使在国外也很少有超过的。但是,由于人才引进工作的持续深入,学院大楼的办公室分配已经捉襟见肘,出于合理高效配置资源的考虑,学院将根据科研教学绩效和办公室闲置情况进行必要的办公室合并。学院方面正在考虑,打算像常任轨海归教师那样和国外通常的做法,让存量教师今后每年也通过表格和回答的方式,从科研、教学、服务三个方面自己给出报告,作为今后年度考核和岗位聘任的依据之一。

归结到一点,就是希望经济学院和高等研究院的全体老师积极行动起来,特别是我们的中青年老师,要有一种时不我与的紧迫感、压力感甚至是危机感。在当前全院、全校乃至全国的学科建设和教育改革事业蓬勃发展形势下,中央及其部委、上海市都非常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连党管干部的中组部现在也在大力抓党管人才的工作,如正在实施的“千人计划”项目,我们学院如果跟不上这个发展的步伐就会失去改革的先机,走向末路,我们个人如果跟不上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同样不会有大的发展,有落伍于时代的可能和危机。

老师们,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总动力。事实已经越来越表明,我们的教育工作和改革以及和个人的发展是与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相合拍的,甚至在一些方面还率先实践了国家发展战略,如在海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引进、狠抓学科建设和全方位教学改革等方面。改革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不是什么大思路、大趋势的问题,适应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长效机制框架已经建立起来了,关键就是看我们能不能切实落实和形成学院文化规范,奋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各位老师能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让自己有大发展。只要我们大家共同一点点地去做,一点点地积累,慢慢就会形成一种无欲无纲的理念习惯和制度文化。

最后,祝愿各位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田国强

2009年9月16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3 09:30:55
3# minkayani
上海财经大学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3 11:52:48
呵呵,总而言之,项目要多拿,论文要多出,学生要多招,看来老田给了钱之后就开始催着要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