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3-6-21 11:47:48
人家博士哎,,,肯定有才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1 11:50:46
鸟叔 发表于 2013-6-21 09:09
朋友,你没上过大学吧?
呵呵一笑,真不知道谁没上过大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1 11:51:18
这个人的故事已经说了好几年了,怎么没有篇像样的文章发表出来呀,要不给大家看看博士论文也行呀,没有见过的东西就要我们崇拜,这和崇拜鬼神没有差别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1 11:53:10
精神可嘉!值得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1 12:10:54
牛人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1 12:20:13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1 12:51:06
gxlao 发表于 2013-6-21 11:51
这个人的故事已经说了好几年了,怎么没有篇像样的文章发表出来呀,要不给大家看看博士论文也行呀,没有见过的东 ...
09年CNKI上就可以下载到这篇博士论文了,1楼现在也把这篇论文传上来了。你若有心,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这篇博士论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1 12:58:24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1 13:39:41
数理逻辑的专门的课程,或许称为数理经济更合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1 13:40:14
数理逻辑是专门的课程,或许称为数理经济更合适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术道德监督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from^^uid=55719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1 13:40:29
一笑而过,大家臆断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1 13:56:22
xuexi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1 13:59:23
精神值得敬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1 14:20:29
呵呵。佩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1 14:32:38
量子奥秘 发表于 2013-6-20 15:26
很佩服这样的耐心从事写作。
不过新兴古典的方法确实很难成为主流,首先就是缺乏一种数学美。一个方法如果 ...
怎么缺乏数学美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1 14:44:34
如果博士都如这般认真,也算是国家之福了。难得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1 14:55:06
值得尊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1 15:20:12
zhaoyaming 发表于 2013-6-21 14:32
怎么缺乏数学美了???
所谓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实际上只是将新古典学派的最大求约束法推广到角点解。
比如新古典学派求解一个最优化问题,直接上拉格朗日乘子法,而不管定义域,只要有内解就可以了。例如,求“一个从事律师还是官员的工作” 的最优化问题,新古典学派解出来的解是:这个人用多少精力从事律师并同时用多少精力从事官员(类似于博弈论的混合策略)。
而新兴古典学派,也即是杨小凯的方法,则有一点不一样。他的这种方法要求求角点解,因此必定要考虑一个最优化问题的定义域,当然内点解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看做角点解的特殊情况。对于上面“一个从事律师还是官员的工作”,角点解求出来就只能是这个人“用完全的精力从事律师”或者“用完全的精力从事官员”(类似于博弈论的纯策略),这也就是杨小凯所说的“社会分工”出现了。

从以上新古典和新兴古典的方法比较,你显然可以看到,一个最优化方法,在新兴古典学派看来无论何时都必须考虑定义域的所有情况(因为角点解必定涉及边角,这时微积分可能用不上)。这是非常累赘的,特别是在现实中的大量最优化问题如果微积分用不上,就必须另寻他法(比如你所知道的运筹学最初等的单纯形法)。你有没有想过用单纯形法去证明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解的存在性??那肯定是异常的繁琐无比。而新兴古典学派要做的事情就是这个。
新古典学派则不同,它几乎只要求微积分可以良好应用的情况。
因此我所说的新兴古典缺乏美感的原因就是,它的方法太看重定义域的具体细节,而甚至放弃微积分。一个数学架构如果离开了微积分的良好应用,美学价值必定大打折扣。在数学的近300分支中,凡是与微积分挂不上钩的基本上都被放流在主流讨论之外。
因此我在阅读了杨小凯教授的超边际分析著作之后,就马上对其成为主流的可能性大打折扣。

这位写了80万字的博士前辈的论文内容,我看来实际上就是追随杨小凯的所谓“新兴古典”方法,即进一步探讨可能的角点解的求法。只不过这位前辈与杨小凯刚开始的工作有一些不同,就是这位前辈更善于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去求解“角点解”,他声称如此下去可以突破非线性的约束。
就我对数学领域的了解来看,突破非线性绝非计算机编程可以解决,而是涉及到更深刻的数学理念,而这种理念也离不开微积分。

最后提一点,黄有光教授专程来答辩,我猜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位前辈博士在继续新兴古典的研究(全世界研究新兴古典的人估计已经很少很少很少了),这位博士的突出点是利用计算机编程可以更好的求解一些模型的角点解。这位博士甚至认为自己创造了“新方法”? 杨小凯教授去世了,黄有光教授作为新兴古典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看到后辈可以继续过世老友的工作并且找到了计算机上的新工具,一定会来。这也看得出,黄有光教授是一位有情有义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1 15:20:45
留着学术界将会给学术界带来光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1 15:35:02
看看看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1 15:38:38
在ckki上找到他的两篇文章,一篇发江西社会科学,一篇发江财的当代财经,看了里边的内容,水平很一般。
不知道有没有发英文的,如果有请楼主明示。
如果只凭这两篇文章,只能够算比较低水平的混毕业而已,比天下为菊差远了,不知道如何崇拜这样的人呢,虽然精神可嘉,但是学术研究是精英的游戏,他可能真不合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1 15:54:50
嗯,挺佩服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1 16:00:2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1 16:08:59
也许就是应该搞学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1 16:13:13
虽然时间很久了,但是还是表示敬佩。不过很是辛苦,无论出处在哪,总是不负他的一番潜心钻研。没有后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1 16:15:20
学界若多写这种醉心学术之人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1 16:17:04
敬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1 16:28:51
gxlao 发表于 2013-6-21 15:38
在ckki上找到他的两篇文章,一篇发江西社会科学,一篇发江财的当代财经,看了里边的内容,水平很一般。
不 ...
在CNKI上能查到的陈军昌的两篇论文,”企业分工的度量与模拟研究“及”企业技术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原创性贡献来看,只有比天下为菊目前的文章更多。天下为菊目前的文章还处于扒拉下国外的文章和模型,然后用中国工业企业库的数据跑一下,还达不到有多少学术原创性(但不否认天下为菊的学习的渐进过程、进取精神,以及在运用上的创新。对不起了,菊兄)。

博士论文的好坏不能完全用其博士期间发了什么样的文章来衡量。绝大部分国外经济学博士在读博期间也没发啥好文章,难道他们都是低水平博士?博士毕业论文才是体现其学术价值、反映其读博期间学术水平的集大成者。

如果说陈军昌的博士论文不是足够优秀,作为这个领域的国际大牛黄有光不会自费千里迢迢从美国赶过来参与他的毕业答辩,澳大利亚Monash大学新兴古典学派的庞春教授也不会去。这是判断他这篇博士论文是否足够好、作者是否是”低水平混毕业“的一个标志。我们不妨用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博士论文:相关领域的国际大牛对我们的毕业论文侧目。

不妨认真读下陈军昌的论文。就没水平的我来说,光是看他的行文、对文献的把握和论述以及致谢部分,我已经就佩服得不得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1 16:35:10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1 16:42:39
额  佩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