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惠誉报道,中国信贷泡沫在现代世界史上罕见。
英国《每日电讯报》的埃文斯•普斯查德说,惠誉说信贷规模已达到极限,中国会发现很难再像过去那几次一样摆脱过度投资带来的困境,这意味着更艰难的时期还没有到来。
自雷曼倒闭以来,中国的信贷总额从9万亿美元上升至23万亿美元,在短短5年中复制了整个美国的商业银行系统的规模。
中国的信贷占GDP比率在五年内从75%上升至200%,而美国次贷危机及日本90年代初经济泡沫破裂前的该比值大约为40%。
下面是中国信贷四张图:
(一)越来越多的信贷增长提供越来越少的经济增长。
图1.
(二)理财产品
在中国,理财产品很受欢迎,是由混合资产支持的一个提供利息的零售产品,作为普通投资或储蓄的替代品,但是并没有保证。
我们看到在2013年理财产品发行放缓,但是惠誉的朱夏莲说,理财产品将继续构成对银行的风险,因为占了相当数量的资金。
惠誉认为,现金支付压力带来的主要风险集中在理财产品短期特点,流动性差的资产,流动性高的理财产品投资者,以及与银行资产负债不匹配的资产。
图2.
(三)发行总量上升,接近每天115种产品
图3.
(四)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迹象表明了流动压力
通常认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可表明流动性,近期油价上涨表明流动性紧缩,摩根士丹利的理查德•徐写道,为期三天的假日后两个星期的SHIBOR利率与回购率并没有明显缓解,一个月利率甚至飙升了80bps,这意味着最近流动性紧缩,也可能是更严格监管与假日效应相关。
图4.
这四张图表达了中国信贷风险与最近流动性趋紧。(龚蕾/译)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网站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传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