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房产价格升高很快,几乎升了二倍,大家都应当明白无误地感觉到了。有房者高兴之余掠过一丝担心:这房价咋涨得这么快,似乎预感社会的突然和异常;无房者,望天兴叹,后悔自己痛失了以前低价的购房时机。<br/><br/> 中国的通货膨胀目前己从房地产领域开始波及食品、农产品等领域,连学生食堂吃饭也贵了起来。中国本来是一个农业大国,发生如此状况,说明:一方面,中国的产业结构正在改变,另一方面,政府处理不好,中国的通货膨胀有扩大的态势。<br/><br/> 我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原因有三点:<br/><br/> 1.错误的利率政策。<br/><br/> 利息太低,导致进入房地产业门槛降低,国家、集体、个人均“大兴土木”。大批农民工都进城帮人建房去了,农民工己不在原先老家种菜养猪了,农民工进城要租房、要吃菜、吃猪肉,有能力的挣了钱还要购房,这引发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大规模迁移,以及从内陆向东南沿海的迁移,人口趋于集中,进而引发房租高、房地产业有大利可图和食品供应短缺的经济现象。短缺拉动需求,需求导致局部行业产品的价格膨胀。当局部行业膨胀强力撕开“经济平衡体”的口子时,全面通货膨胀开始了。。。。。。<br/><br/> 而通货膨胀纸币贬值将加速房地产业发展,因为人们会将存款用来购房保值,“存钱不如存房”,这将进一步破坏“基础房地产业”与“上层消费品业(如食品业)”的动态平衡,造成恶性循环。这有一点像前苏联的产业失衡:有原子弹、有“和平号”太空船,人们却无饭吃、无鞋穿。(现在有很多聪明中国商人,看中这一点,在俄做轻工品生意,很红火,连普京也红眼了,要逐中国商人)。中国现在是面临有房子、有宾馆、有国家大剧院、有奥林匹克村,人们却吃饭贵、吃肉难。一样道理。<br/><br/> 长期低利率使中国套牢在房地产业。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相比于制造业,房地产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中国眼下的另一个经济异常现象是:由于利率低,融资成本低,承担利息少,在中国大地上,不论个人还是集体,蜂拥而上,很多资金倾泻在房地产业,而一定时期社会拥有的资金有个总量,房地产业占用资金份量多了,其它产业占用的资金份量就少了。这就好象一个家庭,钱都用于建房了,其他支出就会减少。资金向房地产业全面倾斜,制造业缺乏资金,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人们普遍感到现在制造业生意难做,房租高,人工贵(劳力都被拉去做建房子的事了),招工难,几无利可言。制造业不断萎缩,失业率升高,大学毕业生越来越难找工作,毕业即失业,却肥了一个个搞职业介绍的职介所。制造业不断萎缩又使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历史形成的大量个体私营业主破产及其原先聘用的工人失业,一并加入失业大军队伍,隐藏着严重的社会失业问题。差不多是民不聊生了。<br/><br/> 综上所述,利率影响产业结构,影响产业平衡,长期不恰当的利率会导致各行业发展严重失衡。<br/><br/> 2.错误的汇率政策。<br/><br/> 政府人为操控汇率。政府应当让汇率市场化好些。比如,出口企业出口一支笔,在外国能卖1美元,政府凭什么要花上7至8元的人民币去换回出口企业出口一支笔的1美元?事实上,出口企业出口的这一支笔,如果内销,在国内,说不准只值3至5元。这表明,政府的汇率政策让出口企业占到了便宜。像出口煤碳等资源、像出口由劳力密集型产业创造的电子产品,出口单位或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挣了不少外汇。中国又是外汇管制的国家,国家不允许企业自由动用出口挣来的美元用来购买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设备。国家把出口企业挣来的美元统一收集起来,叫外汇储备(还错误地以外汇储备高为荣,而不是以美国那样藏富于民为荣)。国家按一美元换七点几元人民币的汇率,把这些出口企业挣来的美元换起来,这就要加印和发行大量人民币。现在问题来了:是一美元换七点几元人民币?还是只能换五点几元人民币?抑或只能换三点几元人民币?这谁也说不准!只能由市场说话,由市场机制本身决定,由当时综合的国内国际市场合力决定(这就是世贸组织内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并且是动态的。假设真实情况是,一美元只能换三点几元人民币,而政府用了一美元换七点几元人民币的汇率,那就滥发了纸币人民币,造成通货膨胀。<br/><br/> 中国政府若一心想守住一美元换七点几元人民币的汇率的想法是愚蠢的,也是不可能守住的。说是愚蠢的,如上面所分析,滥发纸币人民币,将造成国内通货膨胀,出口企业轻易获得了大量人民币,出于保值就会投入房地产业,拉动房地产业红火,导致国内“基础房地产业”与“上层消费品业(如食品业)”的失衡。并产生恶性循环(出口企业越有钱越建房买房越膨胀)。说是不可能守住的,是因为人民币被低估,大量外国热钱涌入(如投机股市、房地产、与在中国的外资公司合作、甚至在中国注册无实际进行实业运营的公司),外国人完全可以钻人民币汇率不合理的空子而从中获取利益,甚至,美国政府可以利用这个空子向中国发动“金融战”,让中国社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br/><br/> 此外,汇率影响内资企业与出口企业的产业平衡和双方竞争能力,长期不恰当的汇率会导致内资企业与出口企业的发展严重失衡。若汇率有利于出口企业,出口企业就能以资金多的优势获得较好和较多的厂房,以及较好的劳工(工资较高),这时,内资企业就要萎缩、倒闭,而很多个体私企的产品是内销不出口的,个体私企竞争能力下降了,就会有大批倒闭,民不聊生就会成为现实。<br/><br/> 3.体育盛事----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拉动。<br/><br/> 中国是个政治型国家,为了“国际形象”,好戴“高帽子”。2008年,体育盛事----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为了营造气氛,为此,国家开支不少,己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国家有滥发纸币的动机和可能。这方面比较敏感就不多说了。对于奥运,我的建议是,国家应适可而止。塑造国际形象、塑造国家“品牌”毕竞是长时期的事情,远非举办一次体育盛事----奥林匹克运动会就能解决的事情。对于奥运之事,建议政府奉行“有力而为、持续发展”的原则,不要一时用力过度。<br/><br/> [结语]:<br/><br/> 通货膨胀是比较可怕的社会经济现象,小幅的通货膨胀是允许的,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可怕的和异常的(如目前中国,在过去的一、二年时间内,房屋价格就突然升了二倍以上)。众所周知,严重的通货膨胀将改变社会阶层的财富分配,引发政治问题。(1949年,国民党走时,以通货膨胀手段掠夺人民财富)。<br/><br/> 从长远看,当前不当的人民币利率、汇率制度,将改变国民财富或利益分配:有财产的越来越有钱,没有财产的越来越没钱,也就是:“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利率低便宜了地主房主建房,操控性的汇率自然便宜了有自然资源或人力产品出口的单位或企业甚至“资产阶级买办商人”。政府的金融政策己明显错了,再不更改过来,两极分化从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