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3743 7
2007-10-15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将于北京时间今晚7时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公布。各方的预测也已接近尾声,但正如《华尔街日报》所言“预测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出了名的困难”,最终花落谁家只能看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评委们偏好谁了。
54岁梯若尔呼声最高

作为世界唯一使用定量数据来预测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机构,汤姆森公司旗下的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今年照例给出了三组提名:赫尔普曼(ElhananHelpman)和格罗斯曼(GeneGrossman),“因为他们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贡献”;威尔森(RobertWilson)和米格罗姆(PaulMilgrom),“因为他们对拍卖机制的理论与实务的贡献”;梯若尔(JeanTirole),“因为他对产业组织和规制的研究”。截至目前,梯若尔的支持率为42%,远远超过其他两组。法国经济学家梯若尔在其20多年学术生涯中所作出的贡献足以令任何经济学家咋舌:300多篇高水平论文,11部专著,内容涉及经济学的任何重要领域。1981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的梯若尔将研究方向转向了当时正在兴起的产业组织理论。1988年,梯若尔代表作之一《产业组织理论》出版,标志着一个新理论框架的形成。他最新出版的《公司财务理论》在2002年底再次引起轰动,在公司金融理论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也有外界评论,梯若尔才54岁,对于一向偏爱经济学元老的诺贝尔奖,他会不会太年轻了点?另外两组候选人的实力也不可小觑。以色列经济学家赫尔普曼和普林斯顿大学的格罗斯曼教授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经济学家,研究方向包括特殊利益团体如何影响民主社会的决策过程。2001年两人共同撰写的《利益集团与贸易政策》一书,检验了地区和多边贸易协定可能采取的形式,以及企业为克服由政治压力引致的贸易壁垒而在国外投资的方式。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威尔森和米格罗姆在对策论和拍卖理论方面作出了特殊贡献。威尔森的价格机制研究的集大成之作《非线性定价》为他赢得了很高的荣誉;米格罗姆的经典著作《拍卖理论与实务》介绍了拍卖理论中的机制设计方法,成为了各国大学的教材。但汤姆森的预测有时不准,去年的获奖者就是它预测名单之外的人。

经济学家看好法马和巴洛

除机构外,一些经济学家也列出了自己的名单。其中,多次被提到的两人分别是法马(EugeneFama)和巴洛(RobertBarro)。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经济学大师曼昆(GregMankiw)就在博客中写道,“我认为法马是一个出色的候选人,他对证券的资产定价模型进行检验并指出了其失误。”在芝加哥大学执教多年的法马教授研究兴趣十分广泛,最突出的是金融证券的价格走势以及由个人和企业決定的资产分配关系。法马最主要的贡献是提出了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说”,自那之后的30多年来围绕它的争论就从未停止。法马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同是芝加哥大学的米勒教授合著的《财务理论》和《基础财务学》也成为了理财学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西方财务管理理论已经发展成熟。另一位热门人物巴洛现为哈佛大学教授,同时担任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巴洛主要研究政府支出与成长理论,他的著作《宏观经济学》已再版5次,被译成6国文字,是许多国家宏观经济学的首选教材。除上述两人外,也有人将诺德豪斯(WilliamNordhaus)列为候选,他率先提出了用碳排放税替换京都议定书的概念。勇于抨击布什政府经济政策的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aulKrugman)也被一些人看好。现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的克鲁格曼创建了新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解释了收入增长和不完善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在1996年他令世人大吃一惊,他出版的《流行国际主义》一书大胆预言了亚洲金融危机。不仅如此,他以深入剖析布什政府的政策而闻名,从加州能源危机、安然公司事件到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以及倒萨战争,克鲁格曼经常在大众媒体人云亦云的时候揭示布什政策背后的逻辑,与华盛顿的“御用”经济学家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0-15 12:46:00
上面这几个,最近几年每年都是热门,我觉得Fama早晚会得的,97年之后微观金融就没有得奖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5 14:07:00

诺贝尔奖在寻找最真的经济学理论

猜了一年的谜,今天将揭晓。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马上会明确归属。英国博彩公司早有相关赌盘。哪位幸存者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也许是经济学家最难预测的未来事件之一。

  据分析人士称,经济学奖评委会倾向于把奖金授予15至20年前做出开创性贡献的人。理由是经济学理论需要长时间检验。不知道为什么把时间定在15至20年,看上去这是对以往获奖人特征的归纳所得,而不是某种预测模型的演绎结果。其中如果暗藏规律,可能是经济学家出学术成绩的最佳年龄与其平均期望寿命的差。

  由此看来,经济学奖评委会在寻找最真的经济学理论。而最真的经济学理论一定可以被检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意思是说可检验性就等于真理性。这句话给出一个时间顺序。先是理论,接着是实践,最后是检验。中国人期望中国人拿到各种诺贝尔奖,别的奖不说,经济学奖有难度。因为29年的经济改革历程中,实践常常走在理论前面。于是,理论变成经验总结,而不是科学预言。

  只有理论预言的事件发生或者不发生时,人们才会对理论的真伪有可靠的判断。依据理论所作预言必须包含事件发生的确切时间与地点。经济学理论的困难在于,对未来事件发生时间的预测总存在这样那样的模糊性。所以有笑话说,一直看跌或坚持看涨,都能成为经济学家。

  关于投资者教育的真理是,投资有风险。经济学家也总结了许多关于何种情况下投资风险较大的“理论”。问题是,没有一个“理论”没有例外,“理论”不能确定何时投资一定成功或者失败。甚至,“理论”一诞生就意味着自己无效了。因为,不同于自然科学理论,投资“理论”会影响其研究对象的运动规律,投资者通过学习“理论”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所以,学习所谓投资“理论”并非最有效的投资者教育。

  最简单而有效的投资“理论”是在尽可能多掌握信息的前提下,从众。但再多信息也不会透露其他投资者脑袋里的投资“理论”和风险偏好。趁着夜黑风高冲锋陷阵,天一亮,硝烟散尽,周围可能是成千上万人,也可能空无一人。投资“理论”一向有巴菲特老师格雷厄姆为代表的“真实价值派”与凯恩斯为代表的“选美派”。我以为,真实价值确实存在,但不一定与投资收益有关。当错的人太多时,对的“理论”无法有所作为。

  曾与人合著《股价的可预测性》的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莱夫·格兰杰认为,寻找股票的真实价值好比大海捞针。他对过热股市的建议是“如果你觉得股市有泡沫,不要‘满仓’。”但是,仅凭躲过风险能学会谨慎么?

  都在猜巴菲特为什么减持中石油,惟一没人公开谈及的,就是巴菲特也可能做错了。不妨跟巴菲特对赌,在他减持时买入。永远不曾与巴老对赌过的人,是不会真正信奉他的理论。好的学生,应该通过论证与老师相反的观点进行学习。当然,学习一定要付代价。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说,有些时候,即便证明自己正确也毫无快感可言。确实如此。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和其他管理层的决策者也得有这种思想准备,即或流血才是最有效的投资者教育。惟一需要管理层做的,是保证“政府干预市场”不出现在投资失败的原因清单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5 15:19:00
以下是引用sfhsky在2007-10-15 11:04:00的发言:

经济学家看好法马和巴洛

除机构外,一些经济学家也列出了自己的名单。其中,多次被提到的两人分别是法马(EugeneFama)和巴洛(RobertBarro)。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经济学大师曼昆(GregMankiw)就在博客中写道,“我认为法马是一个出色的候选人,他对证券的资产定价模型进行检验并指出了其失误。”

曼昆什么时候拿了诺奖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5 15:51:00
以下是引用zzg343在2007-10-15 15:19:00的发言:

曼昆什么时候拿了诺奖啊?

曼昆没拿过,报纸弄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5 19:10:00

近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成就

2006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就业与增长理论的著名代表人物埃德蒙•菲尔普斯,以表彰他在加深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关系的理解方面所做的贡献,

  2005年,以色列经济学家罗伯特-奥曼和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谢林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两位经济学家“因通过博弈论分析加强了我们对冲突和合作的理解”所作出的贡献而获得了1千万瑞典克朗的奖金,他们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解释价格战和贸易战这样的经济冲突以及为何一些社区在运营共同拥有的资源方面更具成效”。

  2004年,出生在挪威的经济学家基德兰德和美国经济学家普雷斯科特获得了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两位经济学家因对动态宏观经济学所作出的贡献而获得了1千万瑞典克朗的奖金。他们的研究工作解释了经济政策和技术的变化是如何驱动商业循环的。

  2003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恩格尔和英国经济学家克莱夫•格兰杰获得200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授予这两位经济学家这个桂冠时称:“今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发明了处理许多经济时间序列两个关键特性的统计方法:时间变化的变更率和非平稳性。”

  200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卡恩曼(拥有美国和以色列双重国籍)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弗农-史密斯。丹尼尔-卡赫内曼将源于心理学的综合洞察力应用于经济学的研究,从而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维农-史密斯为实验经济学奠定了基础,他发展了一整套实验研究方法,并设定了经济学研究实验的可靠标准。

  2001年,三位美国教授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由于在“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领域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而分享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0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詹姆斯-J-赫克曼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丹尼尔-L-麦克法登,以表彰他们在微观计量经济学领域所作出的贡献。

  1999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伯特-芒德尔,因为他对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最优货币区域做出了影响深远的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