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显然,事实证明在中国的目前形势下,这可能是一个真命题。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寻租行为会带来经济活动租金的耗散,不利于经济效率。我的看法是,在中国现有的体制下,腐败还没有降低经济活动的效率。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是以价格机制来度量经济活动的效益,既要求经济活动的收益大于投入的成本,从而实现资源的配置效率。中国目前仍处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其经济活动特点是产品市场(除了少数行政性垄断行业之外)已比较完善,而要素配置方式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运行机制很不完善。由于大部分土地和资本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因而要素资源的使用受到官员的行政控制,于是,当企业家发现了市场赢利机会而需要投资用地时,很容易导致寻租行为。
问题的关键是,当要素稀缺时,寻租行为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一方面,它可能会降低资源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它又可能降低取得要素的成本。因而,寻租对效率的影响取决于它所带来的效益损失和成本节约哪个更大。回到中国的情况,我们认为目前中国能够在高腐败下实现高增长,原因很可能是以寻租方式配置要素为企业带来的成本节约更大。例如同样是土地紧缺,大陆以寻租方式得到的土地成本远低于香港的公开拍卖价格,进一步来看,企业付给银行官员少量租金就可以减免很多贷款本息。从这一角度出发,应该可以为中国的增长之迷提供一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