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741 2
2008-11-17

       此贴并非原创,也是“借花”,但我个人也认为,四万亿计划是可以缓解经济下滑,但不能解决经济增长的基本问题,也不能来复制既有高达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理由:

  第一,四万亿的规模确实很大,但这里面牵涉到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其中包含的增量部分到底是多少,因为我们知道,有很多项目包括京沪高铁和其他的一些客运专线项目,都是既定的项目,当然,由于经济刺激措施的实施,使得这些项目提前或加快,资金得到充分有效保障。另外一个问题是,四万亿投入的周期,这也存在不确定因素,因为从常识上来说,像高速铁路、核电站项目甚至社保体系建设,都不是快餐式的投入产出,高铁和核电项目都是技术复杂的工程,投入期将会远远高于高速公路。即使我们按照平均三年期计算(实际上将会远远不止),摊到每年也只有1.3万亿。我们再来算另外一笔账,中国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人民币13.7万亿元,而过去五年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在25%左右,如果没有目前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固定资产投资率失速10%的话,投资额将减少1.37万亿元,也就是说,这新增的1.3万亿元正好能补上固定资产投资减速10%的额度。

  第二,四万亿项目对民间投资的带动作用有限,而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却是十分明显。首先我们要澄清一下,政府先前说的四万亿,根据发改委的新闻发布会,实际上只有1.18万亿,政府希望以1万亿去撬动四万亿。但是从目前的项目安排来看,民间资本参与的空间相当有限,除了四川灾后重建对于民间资本来说空间较大外,铁路、核电等基础设施,民间资本几乎没有什么空间。另外,政府安排了大量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这对于持续低迷的房价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房价上涨的空间再次被封杀,两年内,房地产市场复苏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希望,保障房建设肯定将对商品房建设形成挤出效应。

  第三,生产性投入占比少,无法对社会产出形成持续的拉动效应。根据政府方面的安排,已经确立的各项投入中,真正的生产性项目占比较少。这将难以对社会需求造成持续的影响。

  第四,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已经发生变化,我们可以复制98式刺激方案,但是我们无法复制过去十年中国的社会发展阶段。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新增6万公里的高速公路,汽车产能从200万辆左右跃进到1000万辆,无线通信从起步阶段到全面普及,房地产业从进行房改到全面商品房转变,而这十年间,拉动经济增长的恰恰就是这几个主要方面,再来看一下未来几年,我们的社会需求在哪些方面?高速公路网已经基本建成,汽车产能已到极限,通信也已饱和,新的增长点在哪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1-17 18:02:00

第三点明显有问题

现在国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能过剩,小企业倒了没钱了主要原因也就没有了需求,产的东西卖不出去,从而资金链断掉了

所以这次的投入如果能多投向对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保障上才是正确的,房、学、医、就业都保证好了,老百姓当然就不用太担心了,当然就可以把手中的钱花出去了,拉起了需求,企业的产品有销路了,才能活起来。

如果只把钱投给没有需求的企业继续大产特产,结局怎样?仓库里一堆产品却卖不出去,老百姓想要但没钱,政府也不可能一直有钱去投入生产企业中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7 20:49:00

农民没有钱啊,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原因也很多,并非一时就能解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