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如此厘定价格,使得商品的出售价格偏离了其实际价格(即使考虑到用工费,材料费也应如此)。这就出现了差价,也就是商品的部分价值没有得到界定,即商品的产权没有得到有效的界定,遗留在公共领域了。而这部分价值,正是消费者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而得到的。这就使得本属于店家的价值转移到了消费者那里,如此来看,店家似乎是亏了。
但是,在现实世界中,交易费用不为零,完全界定商品的产权的费用是极高的。所以,一个商品的产权的界定程度应该由该商品的价值和其界定费用决定。当商品的价值大于其产权界定费用时则其产权将得到界定,当商品的价值小于其产权界定费用时则其产权将得不到界定。得不到界定的产权处于公共领域,任由人们去获取,但是获取这部分产权依然是需要成本的,即人们多选那些较贵的菜品,也许是不符合自己的口味,而且随着数量的增加其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
麻辣烫的价格厘定问题,正是这样。由于每个人选择的菜品的量都是较少的,按不同价格逐个称重计算,费时费力。这就是说,界定这部分产品的产权的成本是较高的,交易费用高到已经大于了出让这部分产权的价值。高出的这部分(价值)正是店家这样做节约的部分。
这样的解释还不够,为什么呢?因为如此解释充其量是说明了这样做有这样做的道理,但是如果不这样做又会是如何呢?
前面已经分析了,如果逐个按量计价,则需要更多次数的称重、度量,也就是需要购买更多的称,雇佣更多的人。而这些都是需要花钱的,即是要需要成本的。目前来看,你也许会说这部分是店家出的,与我何干?但是,我们要想一想,我们所购买的难道仅仅是那一碗麻辣烫吗?我们其实还购买了店家的劳动(这里就忽略房租,电费等与此分析无关的成本了)。那么如果按完全厘定的菜品价格交易,所花费的大量的成本(主要多出来的是厘定成本,属于交易费用)肯定是买卖双方共同承担的。而上面已经分析了,由于这部分的厘定成本太高,高的超过了这部分产权的价值,所以,不如放弃这部分产权。因此,厘定成本高出那部分产权价值的部分,就是节约的交易费用。所以,这样做总体上节约了交易费用,对买卖双方来说都有益处。
同时,我还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麻辣烫中菜品的价格普遍较低且这些菜品的价格分布不会偏离统一价格太多,尤其是高价格部分。谁看见过麻辣烫出摆着大虾,羊肉等价格较高的食品?即使有,也要单独计价吧。这正是店家为了防止过多的产权遗留在公共领域,而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
我们看其实现实的世界中,无论外部条件怎么变,人们肯定选择的是交易费用最小的那个交易方式。如果,你觉得这样做不是交易费用最小的,那么只能说你漏掉了某些局限条件。这样说是不是有些“存在即合理”的意味呢?是的,肯定是这样的。只是,这个“理”,不是某一方面的“理”,而是合乎各个方面博弈的“理”。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找到那些局限条件,来解释这种现象的合理性;或者当某个局限条件发生变化时,推断出人们的行为将如何变化。
Ps:有同学说学校食堂的麻辣烫有虾仁。但是我要告诉你,那是假的,吃起来根本没有虾仁的味道。另,我也卖弄下所学,如有疏漏或错误,还请多多指教,不要吝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