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现实境况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毫无差别吧。怎么来。看着周周220平方的房子,看着周周雪白的婚纱,看着周周盛大的婚礼,比较自己70平方还住着五口人,公婆,外带小叔子,你让她怎么说服自己,怎么安慰自己,是人就有攀比心,是人就有比较心,当初四年在一起朝夕相处的同学毕业没两年,这么大的差距谁也受不了。来收刺激,还不如不来。
也许从此两种人生,两条道路在不相交。何苦来呢。。。
参加周周的婚礼。听到双方父母的讲的最多的是:孩子的人生刚开始,刚起步,双方父母还得奉献,双方父母还得保驾护航。看得最多的就是双方父母摆脱双方单位领导要照顾好自己的女儿或者儿媳妇。然后就是开始拉近私人关系,相互交换名片,然后就是在端着酒杯的同时,周周的四位老人已经和我们的行长约定了下次的聚会时间。这是交际,也是现实,也是社会地位,也是心理价值的体现。周周的父母公婆还在继续为这女儿,儿媳妇夯实基础。
在周周公婆父母的眼里他们依旧是一对新人,依旧稚嫩,依旧需要他们在把基础夯实的牢固一些,再把人际关系网络建立的牢固一些。这是思维,这是现实,这对新人还是在享受着双方父母的保护奉献。结婚是个开端,双方父母依然要沿着婚姻的开端作为开始,为两个孩子借助各自家庭的优势弥补各自家庭的劣势,即便在普通人眼里他们一个家庭就很让人羡慕了,但是几个家长不约而同,还是认为应该在努力把孩子弄更好些,基础打得更牢固些。。。这就是出于这个社会比较上层的家长的想法,对自己孩子的关怀,对自己孩子的规划。。
这样周周怎么能走的不顺呢。。
反观治国
治国的父母已经觉得自己努力了,给了治国奉献,治国到了回馈弟弟的时候,治国已经长大了,治国大学毕业了,治国有工作了,治国结婚了,治国买房子了,治国你应该是让父母安心,负担起弟弟的时候了。。
对比一下吧,残酷的现实,治国的压力来源于那里,周周的舒适来源于那里。。
是治国家的穷困
是周周家的优越
这不是深层次的问题,深层次的问题,是观念,是思维,周周的父母公婆和治国的父母仅仅因为物质条件不同吗.
楼主觉得不是物质那么浅显,那么单纯,是两个思维价值体系的完全体现。。。
写到这里,楼主想分析一下这两种思维体系
治国的父母,没有错,但是相对自私,为什么,因为治国父母一生劳苦可以理解,攒钱不容易可以理解,但是吧治国弟弟在附加到治国身上,对本来还处于稚嫩承受能力有限的治国本来就活得艰难的治国,加上更大的负担。在一个相对狭小的房子里住上一对新人,一对老人,还外加一个小叔子,这么一个组合,治国和治国媳妇就可和想而知了,这里面治国的父亲觉得自己自豪,供了一个大学生,并且首付买了房子,自然该是享受治国回报的时候了,治国的孝心也觉得应当承担起,承担弟弟,也借来父母。这不简单的是一个人之常情,是一个思维框架,一个思维体系,这种思维体系可以出现无数的变种,就是让本来在城市里相对艰难的治国,背上一个更沉重的包袱。大家掰着脚趾头,也能预测治国的家庭矛盾会不会爆发,治国本来就承受不高的水平,在压上这么一个大包袱治国能过成什么样,大家自己就能揣测的出来。
治国父母不是条件不好,家境困难那么简单,指导他们的是一直思维,一种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付出必须回报,生育孩子,养育孩子,给孩子付出到一定程度上孩子必须回报。虽然漏骨,但是事实就是,也是一直推卸责任的行为,但是加上孝这就是一个体系,这种体系会有无数个变种。。。
这个思维体系的错误之处在于,父母付出的还不足以让孩子可以达到回报的程度上,就开始索取,就开始觊觎孩子的回报。这是个程度掌握的问题。但是这种思维体系下,必然孩子是老牛拉破车,一步更比一步难。
周周父母公婆采取了奉献式样的指导思维体系。。。
在帮着孩子有了房子,有了车子,有了工作,再用自己的人际关系网,为孩子夯实好基础,协调好单位领导,他们懂得这俩还是孩子,还需要在结婚后进一步奉献,让他们的路走的在平坦一些,在顺利一些,让其两个家庭的关系网,在给两个孩子曾加助力,在这种奉献的指导思维体系之下,孩子的各项必备基础打坚实之后,孩子自然在顺利的人生路上,并且切实有能力去回馈父母。。。
周周父母公婆打造的是人生的良性循环轨迹。。。 这两种思维价值体系,能注定孩子的一生走向
@ruby面面
楼主请问,对于男人来说,或者对于你来说,安全感和舒适感具体是怎样的?
-----------------------------
简单的说:安全感可以理解为你所处环境的你的物质保障能力,拥有自己的房子,即便贷款,换房贷的不至于形成压力,家庭夫妻双方的收入在出去日常生活开支,养育孩子,孝敬老人,必要的社会的应酬每月还有一定的数额存起来,作为保障。
舒适感更多是精神需求,一份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工作,在同年龄阶段薪资待遇属于领先,有着社会上大多单位都提供的节假日休息,家庭有精神休息度假计划,不至于使得夫妻双方完全的生活就是为了赚钱,每个人的能力不同,要求自然有高有低,简单泛泛而论,但是大体上可以理解我安全感是物质保障,舒适感是精神状态。
@kikitsai
LZ写得贴真让人深思呀,可否麻烦就下面的两点问题多说说:
在社交时的洒桌上,该如何劝酒的?
另看你在前面说治国送礼送的扔货----关于这点你说送礼该如何摸脉送呀?如何选礼物,价值大小?如果是送钱,怎样判断金额呢》觉得这个是大大的学问。
非常谢谢!
-----------------------------
呵呵,自寻你身边你觉得优秀的长辈。
@扑克查理曼 317楼 2013-03-21 18:51:11
对了楼主,能讲讲在社会上为人处世的一些道理么?万分感谢啊!
-----------------------------
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去看看你身边你敬佩的亲友,或者你单位你欣赏的同事,或者你单位你佩服的领导,找定这么几个,然后细心观察他们接人待物,为人处世模仿他们优秀的地方,改进自己不足的地方。三星的成功之道“卓越从模仿优秀开始”。希望你能借鉴。
@仿佛是昨天klose 470楼 2013-03-25 02:52:03
不要说你有些朋友来自农村的,现在混得很好。其中的辛苦谁知道,其实失败多少次谁知道,你只说看到他现在混的很好,却没有看到他的辛苦。而且他这混得好也是有限度的,到了那个高度之后,再也上不去了,因为以他的背景地位,没有其他人的提点,只能到那个高度了。
-----------------------------
一语中的。。。。 师兄“宝宝哥”的故事。。。。
宝宝哥,是楼主的一个学长,当年楼主刚考上楼主所在城市的这所百年学府的时候,是当时宝宝哥这个大四学长,接待了作为大学新生的楼主,这大概是十年前了,但是现在想起来,记忆依旧深刻。
宝宝哥,因为名字里面有个宝字,那时候他们宿舍的人都喜欢叫他“宝宝”,因为宝宝哥学习很好,最大的优点是,人很干净,宿舍的卫生一直都是宝宝哥,打扫,在这点宝宝从来没有怨言,也从来没和舍友计较,因为楼主刚上大学的时候,是宝宝接待的新生,自然和宝宝哥走的很近。
这样也形成了大一的楼主,和大四的宝宝成了关系相当不错的朋友,宝宝有个很漂亮的女友,叫丽丽,那时候楼主很羡慕宝宝哥,觉得宝宝快毕业了,还有个漂亮女友,楼主觉得宝宝哥毕业以后,就能过上很幸福的生活。
每次,在校园见到宝宝和他的女友,我都会起哄,问姐姐啥时候准备嫁给宝宝啊,我觉得起哄挺开心,他们听到我的起哄也挺甜蜜。10年前的楼主那时候还是属于活宝的类型,经常后者脸皮跑去宝宝哥的宿舍,混吃混喝。
那是一个单纯的年纪,快乐的时间段,那时候除了生活费不太够花,和考试偶尔让楼主担心犯愁,别的真是简单不能在简单,快乐不能在快乐。
楼主的大一新生岁月,也是宝宝哥的毕业抉择的大四。宝宝学习不错,但是宝宝那时候在打扑克,踢球的时候,楼主经常听到宝宝哥说:丽丽要考研究生,也动员宝宝考本校的研究生,宝宝一直在和他的朋友,同学,舍友谈论这个话题。
楼主年龄的关系,那时候是不太理解,研究生和毕业工作之间的差别的,那时候的意识还觉得研究生一定很棒,大概研究生一毕业,所学专业的用人单位,大概就是应该会像抢一样把这些研究生抢走,然后就给他们一个吓人的高工资,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就是楼主当时的眼光。也是楼主当时幼稚的见识。但是宝宝他们好像从来不那么觉得,他们一直在讨论三年的社会经历重要,还是研究生的学位更让人认可。无论怎么说,爱情的力量对年轻的大学生来讲,那是原动力,和分发力,宝宝一直晚上在复习,那时候宝宝是很努力的。
时间就这么过着,楼主大一下学期的时候,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宝宝给楼主宿舍电话,要楼主去跟着吃饭,聚一下,原因是宝宝和丽丽都考上本校,本学院的研究生,值得祝贺,楼主那时候心里真的觉得宝宝和丽丽很牛,楼主那时候的单纯真的让楼主好怀念。当然那是一场大醉,连当时单纯的楼主也跟着喝了一个不亦乐乎,好像宝宝已经踏上了幸福生活。原来宝宝宿舍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同学,只有宝宝自己考上了,更幸福的是宝宝的女友丽丽也考上了研究生。楼主觉得宝宝真命好,当时的楼主觉得宝宝肯定是天底下最幸运的人。
就这样,宝宝宿舍的人在欢天喜地的迎接毕业,忙忙碌碌的找工作的时候,宝宝哥已经确定在这个学习,还要多待三年,那时候的宝宝也最快乐,那时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