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1906 3
2013-07-10
       当前,在外部经济放缓的宏观环境下,相当多的中国企业由于对转型准备不足,导致大幅度的绩效下滑。转型的确是中国企业一个很难跨越的障碍。而离我们很近的韩国,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韩国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遇到了障碍,结果痛定思痛,发现只有锐意创新才能保持持续的经济增长。1993年,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提出“变革之心”,强调“除了老婆和孩子,一切都要改变”。最终,三星成长为世界创新型企业的优秀代表,韩国也走出了“中等收入陷阱”,跻身发达经济国家的行列。
       三星的成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得益于企业文化。只有企业文化及时调整,才能应对经济转型的挑战。在文化上,三星做到了将东方的集体主义文化与西方硅谷为代表的对错误的包容,鼓励大家去尝试的创新文化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企业文化的核心作用是凝聚共识,让公司在不同层面的管理和运营实践以及不同的部门在贯彻公司的战略时具有一致性。只有文化才能达到这一点。
       企业文化从哪里来?与企业的领导者有密切的关系。领导者怎么看待企业,怎么看待社会,怎么看待环境,怎么看待消费者,会深刻地影响到企业在运营中的抉择。
       要形成良性的企业文化,领导者就要站在组织之外去思考战略问题,否则企业文化就很难真正地塑造出来。我们一直强调,中国企业想走向国际,真正地市场化运作,最重要的是企业需要具备综合组织能力。而组织能力存在的前提是企业领导者要抛弃工程师的思维,抛弃一线经理的思维,站在组织的上边来看组织。
       华为是中国为数不多的“走出去”而且发展得不错的企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华为的企业文化促进了它的转型。华为的冬天比今天很多企业面临的困难更大,我认为华为能够度够难关,是融合了华为本身的文化和IBM给他灌输的新的流程文化。在国际化的环境下学习西方,但却坚定不移地执行自己的价值观。华为反对过渡强调跨文化,重视现代管理的共性,并通过文化引领吸引各类的优秀人才到华为的平台上来。华为向西方的学习也是基于对自身的理解,用适当的架构、流程规范企业。最终,通过文化的引领,企业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坚持艰苦奋斗的核心价值观。
       企业能否做到基业长青,关键是能不能形成融合百家之长的企业文化。唯有如此,企业才能不断创新,成功实现转型。

        摘自作者在全国企业文化年会(2013)上的演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7-23 10:48:35
let me have a look
its a great book
thanks so much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2 20:31:17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3 22:28:30
呜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