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区域经济学
2138 4
2007-10-21

    环渤海深度谋合 京津冀先行一步

    今年以来,对于环渤海地区来说,利好消息接踵而至,使得这个区域备受关注,更确切地说,是人们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环渤海区域的焦点——天津滨海新区。3月份,国务院审定同意天津城市发展规划,要把天津建成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6月初,国务院下发《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正式批准天津滨海新区成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8月3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并允许东疆港区借鉴国际惯例在通关、外汇、物流、贸易、税收等多个领域先行先试,成为我国对外高度开放的示范区。

    然而,由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组成的环渤海区域,更多地是地理区域概念,构成环渤海经济圈还有待时日。

    环渤海谋求更深层次合作

    9月13日,在北京召开的2006国际金融论坛第三届年会上,开设了一个特别专题——环渤海区域发展与合作。在这个国际背景的高层次活动中,环渤海区域发展作为中国区域经济的一个板块能够独享一席之地,其受关注程度可见一斑。

    天津市市长戴相龙在此次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指出,环渤海区域由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三个部分组成,到目前为止,环渤海更多地是地理区域概念,还不能构成环渤海经济圈,主要由于这三个地区之间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关联度较低,这也是人们将这个地方称为“环渤海地区”或“环渤海区域”,而不是“环渤海经济圈”的原因。他透露,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首先要发展京津冀都市圈,同时加强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经济往来,从而形成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中心、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形成全面参与经济一体化和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开发、开放格局。

    近几年,环渤海区域为拓宽合作领域和渠道,先后成立了“环渤海企业合作促进会”、“环渤海港口城市旅游合作组织”、“环渤海医院管理协会”、“环渤海报业媒体合作组织”、“环渤海地区金融担保网络”等区域合作行业组织,并欲在交通、公路、港口、环保、规划等区域谋求更深层次的合作。

    而今年以来,由国家发改委地区司负责编制的《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则体现了环渤海区域借助中央部门、找出突破口向更深层次合作的实质动作。8月23日,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召开了《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编制组第一次会议,提出:海洋局专家准备渤海环境保护总体目标和现状分析;建设部专家准备渤海13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厂项目清单核实及目标可行性分析;水利部专家准备滩涂开发、流域和水系分季入渤海径流量和污染物量分析;环保总局专家准备陆源工业点源排污量清单;交通部、农业部专家就溢油、面源、渔业生产及保护、生态建设和湿地保护进行问题分析;中石化、中天然气、中海油、神华集团提交有关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分析报告。

    随后,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在国家发改委网站上向广大网民广泛征求《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意见和建议。网民则对此相当关注,纷纷发表意见。目前,来自环渤海区域的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大连市规划编制组联络员和推荐的省级专家以及11个地市级专家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制规划。或许,环渤海区域合作将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层次。

    京津冀合作先行

    来自官方、民间的力量正在推动着环渤海区域间的合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京津冀的合作已走在前列。

    由铁道部、北京市、天津市共同出资建设,全线长115公里,总投资约123.4亿元的京津城际轨道已于今年7月开工,2008年6月将投入运营。届时北京至天津全程直达运行时间只需半小时左右。距离在缩短,合作在加强。

    10月11日,北京市与河北省正式签署《北京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合作备忘录》。按照协议内容,双方将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能源开发、旅游、农业等九个方面展开合作,以期促进两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

    在此之前,首钢200万吨钢铁项目落户河北迁安,北京一机床铸造车间迁到河北保定市高碑店,北京内燃机总厂铸造车间迁至河北沧州市泊头,北京白菊公司洗衣机生产基地也迁至河北霸州。在曹妃甸,唐钢和首钢将联合建设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京津冀走向融合步伐加快,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发展方向逐渐明朗。

    在国家层面上,今年由发改委负责组织编制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已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并在网上广泛征求意见。广大网民也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建议,如对京津冀都市带空间结构规划的建议,提出淡化行政区划的关系,加强合作,强化经济关系,根据发展需要尽可能超越行政区划限制,对城镇空间布局提出战略性的规划方案。建立起由国务院领导、国家发改委牵头、各行政区行政长官参加的京津冀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区域合作项目实施保障机制和制定相应制度,明确实施主体、实施办法和实施条件,形成对参与区域合作各方的有效激励和约束力。根据京津冀都市圈的情况,利用山西、内蒙古丰富的煤炭资源建造坑口电厂,满足京津冀都市圈电力需求,并在内蒙古包头一带建立重工业基地,为京津冀都市圈提供工业原材料,解决京津冀都市圈能源和原材料、环境等问题。针对不同区域,打造都市名片等。

    同时,有专家建议,根据京津冀产业发展的现状、资源禀赋以及产业发展的未来走势,产业协调发展可以考虑采取产业转移式、行业协调式、产品协作式、联合开发式和组建集团式等途径。并具体提出全面制定并落实京津冀地区产业协调发展规划;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构建京津冀产业链;加速构建京津冀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体系;加强京津冀地区人才、信息、技术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注重发挥政府在区域产业发展中的协调作用。

    10月21日,由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主持的“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二期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提出了京津冀地区为“首都地区”和新畿辅的概念,并建议首都第二机场选址天津武清太子务地区。

    种种迹象表明,在官方、民间力量的积极推动下,京津冀地区的合作正在向深层次扩展。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21 10:25:3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0-21 10:46:00
资料比较老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21 16:12:00
天津新区的发展潜力很大,  下一个浦东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23 22:00:00

诚然,地方行政主义依然是比较严重的问题. 不打破行政主义的框框,环渤海经济圈根本无从实现,充其量算是只发展京津唐经济区.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根本无以融合. 从大环境上看,固然打造一个庞大的环渤海经济圈更容易实现资源,人才,资本的有机流动,增强北方的整体竞争力,但是,也要看到环渤海地区毕竟跟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发展基础和条件不一样. 上海,香港(广深)有着天然的向心力和积聚力,天津? 从何而来? 你让欧盟驻地比利时来领导德国,法国来看看?

所以,即便要打造环渤海经济圈,也要统筹规划,不能说去牺牲两大半岛的大部分利益,劈掉大部分的规划项目,来填移到滨海河港区,就能实现所谓的北方经济中心,北方航运中心,统领北方经济,去奋勇直追.!!

要真想要办点实在可行的,还不如省掉那规划几千万吨的炼油项目,几百万吨的乙烯项目,几千万吨 的钢铁项目中的一个,100亿元(动辄一个工厂就是100亿), 你投入到两大龙头身后,那环渤海地区拥有将近2亿农民的农村地区 去 看看直接效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23 22:14:00
为了北京奥援会,首钢减产停产搬迁. 奥援会以后呢? 滨海河港区在京之东南,唐山操妃店在京之东北,到时这几十个巨无霸的钢铁,石化,乙烯,煤油等项目全部建成后,海上刮个东南季风,东北旋风,首都大北京后边又都是燕山 房山 阴山,黑压压的油烟在哪儿聚集? 这也应该能够体现 大都市的凝聚力吧? 2014,2018再申请个世界杯或者地球会, 到时候工厂再往哪儿迁? 挖坑往渤海湾里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