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13-8-14 23:19:02
罗鹏 发表于 2013-8-14 00:20
哎,拿你没辙
收入一定这样的假设,怎么就不成啊,难道月末算进项,这个月的收入是个不确定数?
而随时 ...
假设就是对不知道的事情进行的猜测。既然收入一定会变是事实,则“收入不变”就是假假设,即过渡性假设。我阁下知道过渡是啥意思的。

所以不是你拿我没辙,而是你拿“假设”这个概念没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14 23:23:44
规划临时工 发表于 2013-8-14 19:05
不理解楼主说的……
是说效用递减规律的推导前提与该规律的应用前提不一致。

也就是说,其推导前提是一次吃饭中的n口饭之间的关系,而应用则是n次吃饭之间的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14 23:45:22
规划临时工 发表于 2013-8-14 19:06
吉芬物品真的存在吗?
高鸿业的书不是说过啊?而且这是由实践得出的,并不是编出来的。比如在地震时期也会遇到类似情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15 08:18:02
我想起了一个关于汽车车轮的表述,它的第四个车轮的“边际效用”比第一个车轮的要高么?
还是要搞清楚边际效用的定义以及所适用的范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15 14:29:04
虚竹灵风 发表于 2013-8-14 23:45
高鸿业的书不是说过啊?而且这是由实践得出的,并不是编出来的。比如在地震时期也会遇到类似情况。
举一个例子来听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15 21:44:18
wanbl 发表于 2013-8-13 23:30
其实效用在一定范围内是递增的,比如一个航班,只卖一张票时,航空公司效益最差,每多卖一张票效益就增加一 ...
很多人有个下这种看法,但是有些事情还是符合递减规律的,比如产量增加后的消费。只是递减现象不普适,我要指出的就是这一点,以及这点说民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16 15:49:19
曹国奇 发表于 2013-8-15 21:44
很多人有个下这种看法,但是有些事情还是符合递减规律的,比如产量增加后的消费。只是递减现象不普适,我 ...
      我知道先生所讲的这种情况,我说的人的需要在数量方面的规定性是概而言之的,人的需要内容很多,不同需要其在量的方面的规定性表现是不太一样的。比如,你开车到加油站给车子加油,这个量的规定性很明确,就是加满油箱。不加满对自己是很不经济的,老开到加油站去不仅是时间的浪费,也是对汽油的浪费,这里并没有什么加第一升效用最大。吃饭也一样,吃饭的量的规定性就是吃饱,不吃饱或每顿只吃一口也是不经济的,弄得一天到晚要么人被饿的不行,要么就是过一会又去餐厅吃一口,这种吃法会效用最大?还有象你家里的沙发、餐桌、柜子等等都是有确定的数量的需求的,根据你房子的大小布局和实际需要状况来决定,不是想买几件就买几件的。
   但是人的有些需要其在数量方面的这种规定性就表现出一定的弹性,比如衣服,多几件似乎并不是太大问题,还有房子,一套是够住了,但是买个两三套的似乎也不是什么坏事。象这类的需要,并不是说没有数量的规定性,而是因为衣服房子之类不会马上坏掉,今天不穿明天还可以穿,今天不住以后还可以住。表面上看人们这方面的需要似乎没有什么量的规定性,只是随着数量的增加而效用递减罢了。
   但你如果是个细心的人就会发现,需要的量的规定性依然会制约你的购买行为,因为需要的量的规定性会让你准确计算出浪费有多大。比如说住房,我们的正常需要就是一小户人家一套足矣,你买两套,不论你如何轮着住,其中必有套闲着,五十年一过,两套的使用寿命都到了,全部报废,而实际利用率却只有一半。
    所以说,需要的量的规定性制约着劳动的客观标准,需要多少你就制造多少,因为你只能消费这么多。有人说,我加速消费,我愿意浪费,我只能说:可以,但不经济,经济学是研究怎样合理的分配你的资源,你就是要反科学,那有什么办法,请自便好了。
     效用递减论者最喜欢以吃饭为例来说明,我说人在吃饱以前,每吃一口效用是递增的,不是从口感来讲,而是从效用的角度讲的,所以人们每顿都会吃饱再放碗,而不是吃一口就放碗。但在吃饱后,效用不是递减,而是效用为负,它或者造成肠胃不适,或者造成营养过剩。我所理解的效用递减,应当是指效用仍为正,只是增加的数量级相对于上一单元为少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16 17:49:16
其实一开始我是想来找关于CES效用函数的东西误打误撞进来的。
首先我承认,我没仔细看楼主的那些叙述。因为我一直对于愤青语调的话消化不了,它容易惹得别人跟着一起愤青,这样不好。
言之有误而不医容易被人看作庸医。我想,既然楼主在讨论效用的过程中提出了关于效用在次数、时间等维度上的变化的话,而各类书上确实没有把效用的概念这么细化,所以我建议楼主先把自己理解的效用的概念陈述一下。是在次数、时间还是什么维度上,消费者通过消费获得的心理上的满足,等等等等,一连串附加条件,这样让我们讨论的问题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省的辩论了半天其实都不是在说同一个东西。辩论嘛,是要在一个大家共同承认的概念基础上进行对错,不然就是婆娘骂街了。
另外,楼主帖子里一些例子我不确定是不是妥当。比如偷情什么的。我们在讨论的是经济学吧,还是别扩大化了。抽烟喝酒这类东西是因为上瘾了,首先上瘾之后的行为是不是符合理性人假设还有待于讨论,另外经济模型本来就是从简到繁,在不断增加情况的过程中修正原先假设和结论。如果楼主直接用现实这种N影响因素变量去套一个简答经济模型,不能说恰当。因为这样的话,基本那些理论都是错的,因为都会有被现实推翻的情况。
不说了,打的字多了看着也累。我去看CES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17 21:22:05
wanbl 发表于 2013-8-16 15:49
我知道先生所讲的这种情况,我说的人的需要在数量方面的规定性是概而言之的,人的需要内容很多,不 ...
我的看法和阁下一样,所以我就怀疑递减规律是否就是一个规律?在我看来递减规律仅仅是理论附和实际的一种结论,理论本身并没有推导出这个规律。事实上这个规律也只有一部分价格现象与之描述的一致,大部分价格现象与之不一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17 21:43:12
David_FH 发表于 2013-8-16 17:49
其实一开始我是想来找关于CES效用函数的东西误打误撞进来的。
首先我承认,我没仔细看楼主的那些叙述。因为 ...
很多事情换个角度看会恍然大悟,马克思递减规律和效用递减规律很可能也是如此,这如同古人和今人的日出东方夕阳西差别下一样。喷青这个字眼慎用为好,还没有证据表明现在人比马克思那代人更聪明。那代人搞不明白的事情我们也很难搞清白,这主要在于在他们观察角度能做到的事情只能是这样。要纠正别人的不足是换角度思考而非换位思考,所以我不会谈效用,也不会谈劳动价值。

如果我们从财富量与合作角度观察实际,我们会发现一个规律(价格互动规律):

一部门生产率提高后,其商品价格要降低,但是与此同时其它所有商品的价格都要因此而上涨,且上涨总量与降低总量相等。工资因此而上涨。

这个规律是啥意思呢?简言之,一种商品的价格因马克思或者效用理论讲的递减时,其它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因此递减而递增。也就是说马克思和效用理论只看到递减,没看到递增,经典的递减规律只是这个规律的一部分。或者说递减与递增式互补的。没有这个互补则微观经济学的递减与宏观的GDP不能衔接。如果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递减法则运动,宏观上的GDP怎么增加?

价格互动规律已经没有将男人假设成女人、将动假设成不动之类的假假设了,只是暗含供求平衡这个假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17 22:35:27
曹国奇 发表于 2013-8-17 21:22
我的看法和阁下一样,所以我就怀疑递减规律是否就是一个规律?在我看来递减规律仅仅是理论附和实际的一种 ...
中国高校里的学生其实很可怜,书本上的理论不论正确与否都必须照背不误,否则学业就通不过。可通过了这样的学习则同样可怜,大脑成了别人的跑马场,自己基本不会独立思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19 15:07:05
效用这种东西本身就有问题,其实是一个纯粹人脑抽象出来的概念,现实中到哪找效用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19 21:39:07
QBT 发表于 2013-8-19 15:07
效用这种东西本身就有问题,其实是一个纯粹人脑抽象出来的概念,现实中到哪找效用去
效用就是一种感觉,按照形而上学的基本规定,这是不可以测量的。好比冷热,不同人的感觉不一样,同一人在不同环境心情下感觉也不一样,所以医学只测量温度,如果病人说他感觉很热很热,不止39度,那么医生会尊重病人的感觉,由此判断病人的病情比温度计判断的要严重。但是效用理论不考虑这些,不管笑话连篇。一碗饭,甲10口吃完,乙20口吃完,怎办呢?看来要国家强制规定,一碗饭只能吃15口,且要吃完饭在谈价钱,不然效用理论不成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22 15:04:42
建议看专门介绍效用论的书。一般教科书说的效用似乎只能算皮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22 17:39:33
马克思。。经济学?还包含于微观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22 22:48:20
sunyongfifth 发表于 2013-8-22 15:04
建议看专门介绍效用论的书。一般教科书说的效用似乎只能算皮毛。
看了一些,跟看马克思的一样,看不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23 08:25:06
看张尧庭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25 02:37:52
sunyongfifth 发表于 2013-8-23 08:25
看张尧庭写的。
百度讲张是搞统计经济学的,不知道这与效用递减规律有什么联系?难道阁下是说他的统计资料证明这个规律有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9 01:11:20
恭喜您的主题 边际效用递减定律的困境 被文库 经济学精彩问答文库 收录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9 10:54:47
wanbl 发表于 2013-8-16 15:49
我知道先生所讲的这种情况,我说的人的需要在数量方面的规定性是概而言之的,人的需要内容很多,不 ...
饭吃饱是总效用最大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9 23:28: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5 01:05:10
慕蓉蘅菲 发表于 2016-1-29 10:54
饭吃饱是总效用最大吧
这是13年的帖子,wanbl 不会回复你的。我来回复吧:

1、如果你是女孩,吃饱一定是效用最小,这个你懂的;
2、如果你是医生你一定会建议吃8分饱效用最大,这可是科学;
3、如果你是食客,有些餐馆你会不断去吃,然后不断付同样的钱(同一种菜谱);
4、如果你是足球运动员,那么踢进最后一个决定胜利的球奖金最高。

交易讲究公平,我的看法在主贴里面明摆着,你也拿看法出来吧。效用递减究竟要说明什么经济现象?免得前面有些人那样,自己什么看法都不谈,就知道叫我去看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5 01:08:29
leijy 发表于 2016-1-29 23:28
哈哈哈哈。还是老雷的批判到位。
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商品价值都挂牌公告。卖者不关心“著名 ...
叫你老不要来,你会要来,还是很高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5 23:14: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1 16:42:00
虚竹灵风 发表于 2013-8-3 10:47
哥们,学术讨论要客观。首先,在假设遍布的经济学领域,“绝对错误”或者“绝对正确”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
吉芬物品并没有违反需求定律,而是需求定律中只假设价格可变。Q=K(B-P),B是商品带来的消费者利益,是购买的动力,P是价格,是购买的阻力,K是盈余转化率,购买量Q由B-P这个合外力决定购买量Q。对于大多数物品,消费者利益B不变,所以有价格和购买量的反向变化关系。对于吉芬物品,奢侈品和投机品,价格改变时,这3个带来的消费者利益也发生改变。如果二者增加量之差是正值的话,那么购买量就是增加的。    吉芬物品的数学分析https://bbs.pinggu.org/thread-4568767-1-1.html     需求定律公式和需求弹性的推导https://bbs.pinggu.org/thread-4568742-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