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769 2
2007-10-29

     现今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专用交通工具,比如说摩托车,买来普通的四五千元,而一年的路费保险费及燃料费,维修保养费也应该达到车价本身的1/3以上,虽然摩托车作为了私有财产,但是其使用效率是参差不齐的,其财产的使用价值在三年之内.(虽然说三年之后会继续可用,但是保养和燃料消耗量的成本增加)为了达到使用效率最大化,通常我们是积极发展地方公共交通,本来说支持公共交通是达到效率组合最大化的表现,而我们的偏爱是私有交通工具,这样一来私有交通工具数量的递增同样在运输上造成了阻塞,并不见得私有车的优势,四轮机动车辆的问题更加突出.

   如何才能完善公共交通建设?背后需要什么特定条件支持?现今我们支持的汽车产业发展路线是否正确,市场需求下,许多盲目上马的生产计划,我国不可能追求1/3人拥有车的目标吧,那1/3的人数相当于4亿辆车,(估算三口人组合一个家庭)

并且其车使用拥挤于城市之间.因为农村交通并不发达.到时候其管理成本是需要车主来承担还是我们整个社会去买单呢?

    现在有个全球性无车日,而我国各大城市并不重视,再过二十年,我们要不要氧气打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29 10:54:3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0-29 13:16:00

无车日的机会成本也不小啊~~  这个问题我认为奈特在回应庇古的两条公路的例子的时候已经探讨过了,再往下说就是科斯定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30 22:05:00
是个沉重的话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