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23 6
2013-08-05
中国经济到底要不要靠消费来增长
        黄育川,具体不清楚,反正现在经济学家不值钱,就统称经济学家吧,最近又说话了:中国经济增长不能靠消费!
        黄育川,具体不清楚,反正现在经济学家不值钱,就统称经济学家吧,最近又说话了:中国经济增长不能靠消费!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也挥之不去。本来大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应该更多地依靠消费驱动,因为中国经 济增长失衡几乎已成共识——消费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重已经逐步滑至35%以下,为主要经济体中的最低水平,而投资占中国GDP的比重则升至45%以上,为主要经济体中比例最高的。可是以消费驱动经济增长迟迟不见效,况且现在钱紧的很,拿什么来驱动消费?既然消费来驱动增长不好做,也难见效,很多人动摇了!包括林经济学家重提投资,黄经济学家也不甘落后了。但我不知道他们要的是闪亮的经济数据还是百姓的福祉?如果他们担心百姓的失业率而保持一定的投资,那也无可厚非。
        但是我们来看看黄经济学家是怎么说的:
事实上,只有增长不平衡的经济体才成功地进入了高收入阶段,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拉丁美洲国家,以及增长势头缓慢的东南亚国家,走的才是较 为平衡的增长路径。为 何成功的增长模式会如此失衡?答案在于结构调整,当一个经济体从依赖农业转向以城市工业和服务业为主,会发生这种调整。目前中国的城镇人口占比已经超过了 50%,而三十年前则仅为20%。在小农领域,劳动力直接创造的产值比重约达90%,而在工业或服务业领域,劳动力直接贡献的产值比例则接近于50%(其 余部分来自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随着每年数百万农民工从小农业流向工业和服务业,其对整体国民经济数据的影响是,劳动报酬在GDP中所占比重自动下滑,并 导致消费占GDP之比随之下降。
        这是他的解释,不知道他的劳动直接产值比值50%是怎么来的。大家都知道美国,绝对不是小农经济国家,劳动收入一直占国民收入的75%左右。中国以前小农经济,农民劳动直接产值比值按黄说的达90%,那么消费在中国以前达到90%了吗?我们都知道消费的主体是劳动者,那为什么中国的消费比重如此偏低?那么只能理解为中国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主导使劳动收益低或者资本比较强势霸占了劳动成果使劳动收益降低,从而使消费占GDP比重偏低。绝对不是因为黄所说的中国转入工业和服务业,消费比重就会自然降低到35%!我们知道房地产和金融钢铁能源等都是典型资本密集企业,这些资本密集企业恰恰是我们的经济支柱!中小民营企业虽然解决了大量就业,但经济总量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太低,所以收益都被资本占去了,劳动收益当然低了。这是经济结构问题,和什么转入工业服务业无关!当然税收权力等等也瓜分了劳动收益,暂且不说,那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关于黄认为经济增长不平衡经济体(投资比重大于消费)经济增长快得多,那是在原始积累阶段,经济起飞阶段。中国现在还是在原始积累阶段,起飞阶段吗?虽然较平衡的增长模式可能将经济减速,但那是可持续的!
        还有黄这里提到了劳动直接创造的产值,那么肯定还有劳动间接创造的产值!我认为劳动间接产值就是不直接产生消费品,但通过劳动可以参与分配消费品,以劳动换取富人资本要素所产生的利润,通常为服务业。这样就可以扩大劳动收入所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而美国的服务业应该是最发达的!所以即使经济进入工业和服务业阶段,劳动产值比重也不会失去平衡!扩大服务业的比重,说到底还是经济结构问题!
        还有黄这里提到了劳动直接创造的产值,那么肯定还有劳动间接创造的产值!我认为劳动间接产值就是不直接产生消费品,但通过劳动可以参与分配消费品,以劳动换取富人资本要素所产生的利润,通常为服务业。这样就可以扩大劳动收入所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而美国的服务业应该是最发达的!所以即使经济进入工业和服务业阶段,劳动产值比重也不会失去平衡!扩大服务业的比重,说到底还是经济结构问题!
       再来看黄的原话:可持续的增长只有通过增加生产要素 ——即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和提高生产率才能实现。目前中国的劳动力数量趋于下降(虽然劳动力质量尚有提升空间),投资率也已达到上限(虽然投资结构一 定会发生变化)。因此,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目前面临的挑战是,进一步推进旨在提高生产率的改革。
        这里明显自相矛盾。可持续增长既然只有增加生产要素,那么改进生产率是什么?那是改进生产要素效率,明显和增加生产要素有本质区别。提高劳动力质量不是改进生产率吗?难道只有改进技术和管理?技术创新其实很难,现在引进也很难了,基础技术我们已经有了,高科技人家封锁。现在管理和劳动力还有很大的空间。企业现代化管理基本中国也做到了,但市场管理和制度设计中国还有很大的空间,这也是改革的红利吧!改革就是改进制度!制度就是为了有效管理。中国的劳动力素质还很低,无论工人还是农民,对他们进行很好的职业化教育,他们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人均最富裕的丹麦职业培训做的最好。不是中国的百姓不行,是没把他们教好!
        这里明显自相矛盾。可持续增长既然只有增加生产要素,那么改进生产率是什么?那是改进生产要素效率,明显和增加生产要素有本质区别。提高劳动力质量不是改进生产率吗?难道只有改进技术和管理?技术创新其实很难,现在引进也很难了,基础技术我们已经有了,高科技人家封锁。现在管理和劳动力还有很大的空间。企业现代化管理基本中国也做到了,但市场管理和制度设计中国还有很大的空间,这也是改革的红利吧!改革就是改进制度!制度就是为了有效管理。中国的劳动力素质还很低,无论工人还是农民,对他们进行很好的职业化教育,他们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人均最富裕的丹麦职业培训做的最好。不是中国的百姓不行,是没把他们教好!
       黄认为如果中国政府的措施得当,那么经济结构再平衡最终将作为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副产品而发生,而不必将其当成一个核心目标。那就是目前不用调整投资和消费比重,现在是投资主导经济增长,那么黄认为还应该继续!那么以投资来主导经济增长可行吗?
        举个例子,比如投资建个金字塔,绝对是大投资,产生的GDP根据投入的建筑成本100亿和建筑公司利润10亿明显可以算出来GDP为110亿,可是这110亿GDP给百姓带来多大的效用呢?金字塔可以旅游观光,可是百姓迫切需要住房、医疗、教育、安全食品。这就是投资和消费的区别。投资的东西不一定是百姓迫切需要,消费带动的生产才是百姓需要的。投资带动的生产有盲目性,比如造城运动形成的鬼城,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鬼城的房子作为投资品,失去了投资价值就会一文不值,还可能是负收益,消费品如果在保质期内,即使暂时库存有余,生产过剩,但迟早会被消费掉!而海南的烂尾楼不仅毫无价值,还要花掉额外的成本去推到重来。这就是投资带动生产和消费带动生产的区别。如果是消费带动扩大生产刺激投资,那么这样的投资就会减少许多盲目。为了投资而投资,为了GDP而投资,虽有亮丽的数据,其实得不偿失!就比如推到一幢适宜居住的房子,重建一幢新房子,虽然产生了巨大的GDP,但对于居住者来说,并没有感到多少效用的增加,如果质量不过关,那是倒退!社会总效用的增加才是百姓福利的增加,效用针对的就是消费,能够消费的东西才有效用,所有生产都应该以消费为终点,不然生产就是无效的!以投资带动的增长如果脱离了消费,这样的增长也是无效的。这样无效的增长,数据再漂亮有何用?所以只有保就业所扩大的投资才是可以理解的。
        凯恩斯曾经所提的投资是为了保就业不是保增长!就业能保证消费,增长却不一定!我们是应该为了增长而增长?为了增长而靠投资吗?这不是舍本逐末吗?以投资主导增长论可以休矣!
        凯恩斯曾经所提的投资是为了保就业不是保增长!就业能保证消费,增长却不一定!我们是应该为了增长而增长?为了增长而靠投资吗?这不是舍本逐末吗?以投资主导增长论可以休矣!
        凯恩斯曾经所提的投资是为了保就业不是保增长!就业能保证消费,增长却不一定!我们是应该为了增长而增长?为了增长而靠投资吗?这不是舍本逐末吗?以投资主导增长论可以休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8-5 23:00:27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5 23:00:51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8 16:42:57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8 17:13:20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9 13:17:46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