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大学时,有幸认识了来自美国的帕垂特教授,他给我们上英语课。
临近考试的那天,帕垂特教授仍然像往常一样,笑嘻嘻地跨进教室。不同的是,他只带了个信封。大家开玩笑地问帕垂特教授是不是把试题的答案带来了。
帕垂特意味深长地说:“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并且认真学习我们编写的教材的最后一课。”我们迫不及待地翻开了书,在课文的后面却还有一个名为《关于诚实》的真正的最后一课。内容翻译出来竟然是这样的———
(一)为什么要考试?
1.测试你对某门课的掌握程度;
2.测试你的学习技巧和记忆力;
3.评估老师的教学质量,了解哪些教得不错,哪些需要加强;
4.最重要的是,测试你是否诚实。
(二)什么是“诚实”?
人类社会正常的和必要的道德原则,正直、诚信、实在。
与诚实有关的故事和谚语:
1.“狼来了”;
2.人无诚信,好景不长;
3.来路不明的财宝一文不值;
4.诚实最明智,老实人不吃亏;
5.如果我耍花招,人们便不会信任我,我再也享受不到诚实的快乐。
(三)在这次考试中,你可以用以下方式表现你的正直,证明你的诚实:
1.即使没有老师监考,你也知道怎么做才合适;
2.会多少答多少;
3.不要作弊。
(四)假如你作弊了:
1.你伤害了老师,给师生关系蒙上了阴影;
2.你的良心就有罪了;
3.你改变了你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五)作弊的后果:
1.没收并撕毁试卷,打零分;
2.你丢脸,我们汗颜,大家都无地自容。
(六)不过———
即使你真的作弊了,我们也不会那么做,我们会装做没看见。因为,生活本身的惩罚要严厉得多。
孩子,你的信誉价值连城,你怎么舍得用一点点考分就把它出卖了?作弊的代价太高了,实在划不来!
第二天考试时,帕垂特教授又出现在考场,他还是笑眯眯的。但还是有人作弊了,而帕垂特教授真的像他说的那样,将头转向了另一边。
一个靠作弊偷来的成功怎么能算是自己的成功?一段靠作弊骗来的感情怎么可能真实?一个作弊的民族怎么可能进步和强大?
很多时候,作弊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就是所谓成功、获得、喜悦,但能做到荣辱不惊、决不作弊的话,就不仅仅是操守或骨气或善良的问题,这是为大人者的态度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