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天启:我们对股票很关心,也很着急,现在股票这种情况不仅对股民不利,对国家也不利。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刚才讲了很多,我个人的看法主要是有三个方面促成的。
第一,我们的股票市场本身先天不足,是市场经济的早产儿,我们酝酿故交市场是80年代中期个别企业才开发了股票,我们的市场经济理论是92年确定的,也就是说没有确定市场经济的时候先出现了股票市场。大家担心股票市场会担心国有资产的流失,所以出现了股权分置的现象。
第二,政府失信。这是很重要的原因。当时出现了股权分裂政府是有承诺的,有三分之一上市,有三分之二不上市的,没有说的三分之二可以上市,结果最后又出来上市,这一上市市场承受不了,因为两边的差别很大。
第三,政府使用与民争利,他总想用很少的资产去换很多的钱,去圈钱。减持必然有一个价格,这个价格怎么做,很简单就是用市场价来减持。我跟证监会说你们连经济基本的常识都违背,哪有可能把两三块钱的净资产卖十几块钱,那是不可能的。到现在起不来,因为群众对股票已经失去了信心,很多的股民头退出来了,这个现象非常不好。
讨论全流通问题怎么解决我认为非常关键,这个问题如果拖久了绝对不利。华生提了很多好的观点,一是双轨制,一是资产经营责任制。价格双轨制实际上是实践了,是被迫实行的。价格要解决,还是要用计划经济来解决,有两种解决的办法,当初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根本性不通,了论是很好的,但是实际根本没法操作。首先价格是多少弄不清楚。
后来有一个价格公关,还是没有办法,所以这个没有行通,所以只好搞双轨制。
要解决的是全流通的问题,有其他的办法很难解决,补偿等等这些都很难做到,没有一个人敢做出这种决策,如果做出的话人家肯定会攻击你,说拿国有资产去送人。损失了没有办法,用国有股减持的办法,损失÷了几千亿上千亿大家没有意见,但是如果送人了绝对行不通。所以新股新办法,老股拉办法,政府承老股这个办法,流通股该怎么流通作为明文规定下来,从某月某日起新上市的股份基本是全流通,政府可能还能接受。
你自己出价,你减持的时候,比如市场是15块,你净资产是3块,你自己出个价,如果三天卖不出去,别人卖给你,有这条限制他就不敢出高价了,否则的话最后全部抓到他手里去。这是非常好的,而且飞涨简单,只要领导只要同意,采取分散解决的方法。这比较公平合理。如果说你出十块人家不买,三天以后别人用十块卖给你,你必须回购,他要认真地考虑,我什么价格能够出去,这样不会吃大亏,这是比较简单,比较好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