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262 0
2013-08-14
糖精,学名为邻磺苯甲酰亚胺,市售糖精实际是糖精钠。糖精曾经是世界上唯一被广为使用的甜味剂,是甜味剂中的“传奇”。而如今,糖精已是英雄迟暮,市场正迅速萎缩。    糖精之所以不断被替代,主要是自身存在无法弥补的不足:
    糖精的安全性近年来饱受争议。糖精作为古老的甜味剂,其安全性在近年来却饱受争议,各国包括我国都对糖精的使用有着严格的限制。
    表1:糖精安全性饱受争议

    表2:我国对于糖精的生产和销售有着严格的规定

    糖精本身的甜味不足,促使糖精在与新兴甜味剂之间的竞争落败。它的“甜味”并不纯正,吃过之后的“余味”很差,浓度高了还有苦味。
    阿斯巴甜于1965年被发现,1981年被美国FDA批准使用。继糖精后,阿斯巴甜一直称霸于甜味剂市场。但同样,随着新兴甜味剂的崛起,阿斯巴甜也将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
    阿斯巴甜的问题,主要是在于其稳定性不佳,安全性也受到一定质疑:
    稳定性不佳。常温条件下,阿斯巴甜只有在PH3-5之间才较为稳定,而在高温条件下,阿斯巴甜极易发生环化作用,损失甜味明显。不够稳定极大地限制了阿斯巴甜的使用范围。
    图1:25摄氏度水溶液中,只有PH3-5之间阿斯巴甜较为稳定

    图2:高温下阿斯巴甜较容易发生环化作用(不稳定)

    阿斯巴甜的安全性同样受到一定争议。阿斯巴甜虽被广为应用,但至今安全性尚存在争议。欧盟正在对阿斯巴甜进行新一轮的论证,结果将在2013年5月出炉。无论结果如何,阿斯巴甜退出市场已是大势所趋。
    表3:阿斯巴甜的安全性受到一定争议


甜味剂行业市场现状分析:http://www.tianinfo.com/news/news5825.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