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当你在与“博弈论”博弈时,如果你确定地感觉博弈论并不“博大精深”以至“无用”(payoff很不“理想”),你的占优策略就是赶快离开它,不要再让它耽误你宝贵的时间与精力(这段时间与精力可能让你获得其他更多的知识)——这是博弈论要告诉你的。
理性人为一个既不感兴趣又不能带来利益(英语中兴趣与利益都是“interest”)的博弈论而奋斗(此即一种博弈),“走为上”是占优策略,否则颇有“不理性”之嫌。
版主说的很有道理。在下对于博弈论可以说是知之甚少,因此并不能确定它是金子还是黄土。只是,在母校时,博弈论方面的学者蒲勇健老师曾针对博弈论的怀疑者提出了一个例子,但是也是没有详细说明。版主有没有博弈论方面的应用案例提供,在下感激不尽。
博弈还不就是寻找一种均衡,不过这中均衡不能通过市场实现
我想还是那句老话最管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数学之所以是实用的工具,因为物理中用到了数学,并且从小到汽车行驶,大到卫星上天都在验证着物理学的科学性。而现在我们且先不管归纳法需要多少实例来证明博弈论的科学性,而只是要求能有一个实际的应用事例,这样的要求都无法满足!我想,我们要搞的研究最终目的是什么?是发展科学,推动社会进步,是对理论的扬弃。如果说一个理论,前提是没有意义的,即使结果正确,那就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
只要我们想预测人的行为,我们总要对“人的行为的可预测性”做出某种假设,理性就是保证这种可预测性的一种概念。如果坚持“人心难度”(无法形成内在一致的预测逻辑),就不应该有任何有关人的行为的理论,任何这方面的尝试也就是徒劳的了,因为这是要在坚持“人心难度”的前提下得出“人心可度”的结论。
版主说的是有道理的,任何学科任何理论都是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的,类似的有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我想,包括经济学、博弈论和组织行为学都曾经而且直到现在仍被部分学者质疑它们的科学性,其原因皆在于其应用范围太有限,经济学尚能为国民经济发展献策并确实地解决了部分问题,而博弈论就难以寻到其适用之地了
博弈论是一种研究方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当然不只博弈论,很多领域用博弈论并不方便。所以楼主不学它也没有关系。但象机制设置等,用博弈论方法做就非常方便,用其它理论就很难做了。
有一个参考资料。你可以看一下。
http://home.uchicago.edu/~rmyerson/research/jelnash.pdf
这里好像有一个中文的翻译稿,是哪位斑竹翻的。 我印象在置顶的帖子里。
如果说博弈论没有他的适用之地,这说明你对博弈论还知之甚少,如果你能对博弈论有更深的认识的话,你也就不会说出这句话了,因为现实中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都在有意无意中应用了博弈论,这里我可以给你推荐一本比较接近现实的博弈论的书——《身边的博弈论:博弈论与经济信息学浅说》,你看了之后也就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了。
还是应该增加和深入对人性的了解吧...
<冰鉴>就不错...其实就是策略与对人性了解的同意